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治疗带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评价磁治疗带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48例接受髋膝周围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术后应用磁治疗带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术后4-7d行患侧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8例发生DVT占33.3%,预防组中1例占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治疗带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及其周围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治疗、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地效果,1例药物治疗效果一般。结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手术前后应多加预防,同时应根据血栓部位和病情长短选择个性化地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0.27%(15/5616),阴式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90%(3/333),仰卧位手术发生率为0.09%(12/13333),15例均行彩超检查证实为静脉血栓,经抗凝、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妇科手术后应积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发生应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4.
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9%。经治疗后,治愈4例,并发脑栓塞导致智力障碍1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提高其预防、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11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归纳出针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肺栓塞的预防护理措施。结论: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护理可减少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泵运动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230例和对照组230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肌泵运动措施,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的情况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10.43%,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2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17%,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1,P〈0.01)。结论肌泵运动措施简便易掌握,为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补液、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保护血管同时使用下肢弹力袜(GEC)和间歇充气加压泵(IPC)等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及股、腘静脉血流速度.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和2.5%,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股、腘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将54例髋部术后患者随机分成速碧凝组(LMWH组)和对照组,其中LMWH组26例,术后使用速避碧预防治疗,并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对照组28例,术后不采取抗凝措施;两组手术后7、14d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LMWH组中有4例(15.4%)发生DVT,对照组中有12例(42.8%)发生DVT,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部手术后早期预防性的应用速碧凝,并加强早期功能锻炼,对减少DVT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妇科2011年6—8月收治的180例的腹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11月收治的1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进行物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腹腔镜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7例保守治疗,1例行左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并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下肢静脉血栓为严重并发症,腹腔镜手术后所致气腹时更易发生。预防此并发症方面,降低气腹压,术前选择病例及术中体位,手术时间及术后早期活动;抗凝药物的使用均有重要意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31例开颅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患肢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占93.55%。其中26例复查彩超.15例栓塞血管完全再通,11例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侧支循环增加。1例镰旁脑膜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链激酶溶栓3天出现血尿及脑出血破入脑室,停药后好转出院;1例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开颅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扩容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医用弹力袜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检索1975年12月至2013年4月公开发表的所有弹力袜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 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9项,样本数共1378例;共有14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30%.其中应用弹力袜组687例,有4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4%;对照组691例,有13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弹力袜组可以显著减少腹部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论 应用医用弹力袜可明显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上海市浦东医院骨一病区进行下肢手术患者36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6例及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3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15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间断充气加压泵辅助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髋部手术后卧床72 h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主动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主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使用间断充气加压泵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髋部手术后卧床72 h以上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间断充气加压泵辅助治疗,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骨科髋部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髋部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利伐沙班,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在腹部手术、骨科手术、产后以及创伤后、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中40%~65%会并发DVT,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尤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及创伤患者多长期卧床,极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传统措施的基础上,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系统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长春西汀注射液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8例人工关节置换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抗凝治疗,所有病例1周后均行下肢血管B超检查,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者尽早行静脉造影进行确诊并予以治疗。【结果】实验组57例,有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1%);对照组41例有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6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出现5例,实验组无一例出现。【结论】术后预防性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对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治疗及气压治疗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予运动及气压治疗,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动治疗及气压治疗可有效的防止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5.9%;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3%。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4 h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足踝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 h内配合不间断人力挤压腓肠肌.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力挤压腓肠肌有助于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