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对术后复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后复发,其中右侧3例,左侧1例,双侧1例,手术病理为良性嗜铬细胞瘤,均在CT引导下行局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结果 治疗后30 d CT复查5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所有病例已随访9~42个月,患者血压一直正常,未再发阵发性头晕、头痛及发作性晕厥等症状.尿香草扁桃酸正常.结论 CT引导下局部无水乙醇消融疗法治疗术后复发嗜铬细胞瘤,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是非常具有临床价值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介入治疗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对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例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注射治疗,其中嗜铬细胞瘤5例、醛固酮瘤1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醛固酮、血钾及尿儿茶酚胺的变化。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坏死情况。结果 5例嗜铬细胞瘤经治疗后6-19个月随访,未发生阵发性血压增高,尿儿茶酚胺正常。15例醛固酮瘤治疗后5-7d,血醛固酮降至正常,血钾升至正常。其中1例在首次治疗后7个月时,血醛固酮再次升高,血钾再次降低,经再次治疗后血醛固酮、血钾转为正常。治疗后7-15d,13例血压降至正常;1例需口服小剂量降压药使血压维持正常,1个月后不服任何降压药血压降至正常。另1例醛固酮瘤在治疗后血压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需服用小剂量降压药才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治疗后7-15d CT复查,15肿瘤全部坏死,5例绝大部分坏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对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及费用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两种肾上腺功能性肿瘤乙醇介入治疗方法,即经导管动脉内乙醇介入疗法治疗醛固酮瘤、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乙醇介入疗法治疗醛固酮瘤和嗜铬细胞瘤。详细评价了它们的疗效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66例共73枚病灶中,位于右侧肾上腺23例,左侧肾上腺36例,双侧肾上腺7例共14枚。良性嗜铬细胞瘤57例共64枚,平均直径4.3cm,其中圆形或卵圆形52枚,形态不规则12枚,瘤体内坏死54枚,无坏死10枚,瘤体内钙化3枚。恶性嗜铬细胞瘤9例共9枚,平均直径7.6cm,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4枚,不规则形5枚,9枚瘤体均发生坏死及包膜浸润,瘤体内钙化1枚,5例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肺部转移,1例肾脏浸润。増强后66例瘤体实质成分明显强化,部分延迟扫描进一步强化。结论肾上腺区瘤体的大小、形态、坏死、周围浸润及转移、强化方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9例嗜铬细胞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肿瘤位于肾上腺的27例,位于肾上腺外2例;有高血压症状者24例,平均176/112mmHg。均行尿24h香草苦杏仁酸(VMA)测定。结果:本组采用开放手术切除22例,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其中良性28例,恶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术前准备极为重要,应在充分降压、扩容及治疗并发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应严密监测血压,预防及正确处理手术并发症。术后应持续动态监测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6.
多发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多发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嗜铬细胞瘤9例,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Von Hippel-Lindau病1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30s)和门脉期(70~80s)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注射流率3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共18个病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肾细胞肾癌1例(Von Hippel-Lindau病),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良性病灶13个,恶性病灶5个。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5个,不规则形3个。直径3.2~13.7cm,平均5.6cm。病灶直径<5.0cm3个,5.0~10.0cm13个,>10cm2个。肿瘤实质成分平扫CT值为34.2~53.0HU,平均42.7HU;动脉期CT值63.7~91.5HU,平均80.7HU;门脉期CT值75.1~126.4HU,平均98.1HU。8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个病灶中,6例两侧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2例两侧大小不同,坏死、囊变不同,但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结论:多发嗜铬细胞瘤包括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脏器嗜铬细胞瘤,多位于双侧肾上腺,CT表现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仿,同一病例不同肿瘤的大小、形态、坏死囊变、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相仿,少数肿瘤大小不同,坏死囊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容积穿梭扫描模式(VS)肾上腺CT灌注的可行性,并研究其灌注值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39例,将其分为3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嗜铬细胞瘤组,同时收集10例正常肾上腺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各项灌注值[局部血流量(BF)、局部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与对侧正常肾上腺灌注值的差异,比较4组间各项灌注值的差异。结果肾上腺良性病变组 BF、BV 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肾上腺组织(t=-3.439、-2.355;P =0.003、0.030);肾上腺恶性病变组 BF、BV 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肾上腺组织(t =-3.059、-3.118;P =0.018、0.017);嗜铬细胞瘤组仅 PS 值略高于对侧正常肾上腺组织(t =2.314,P =0.049)。4组间比较:BV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嗜铬细胞瘤组>正常肾上腺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P <0.05);对于 BF 值,正常肾上腺组及嗜铬细胞瘤组分别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P <0.05);嗜铬细胞瘤组的 PS 值高于其余3组(P <0.05)。结论容积穿梭肾上腺 CT 灌注对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31例MG,男13例,女18例,年龄10-54岁,平均34岁。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表现等作出诊断。按Osseerman分型:Ⅰ型19例、Ⅲ型7例、Ⅳ型5例。胸腺增生25例,小胸腺瘤5例,正常胸腺1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取胸骨旁为穿刺点,用22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入胸腺,分次注射无水乙醇,直到胸腺瘤或整个增生、正常胸腺充满乙醇为止。结果:治疗后即刻CT扫描,示胸腺内充满高密度影(乙醇混含对比剂),3-4 周CT复查,25例胸腺增生和1例正常胸腺坏死,5例小胸腺瘤坏死。31例MG胸腺乙醇消融治疗后3个月CT复查,胸腺上下径、前后径与治疗前比较分别缩小了59.2%,68.6%,73.2%。30例MG于治疗后2天内部见效,其中23例在治疗后眼睑即能明显睁开。治疗后随访4年,显著好转23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MG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易行,并发症少,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临床手术治疗异位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提供定性和准确解剖定位.材料和方法:对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的131例患者行131I-MIBG全身显像,发现其中10例肾上腺以外部位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对该部位进行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断层显像,分别获得SPECT发射断层图像、CT透射断层图像及准确定位的融合图像.结果:对131I-MIBG全身显像发现异位及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不能明确解剖定位的病例,经SPECT/CT图像融合断层显像后,均获得明确的准确解剖定位.结论: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能够定性并准确定位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9个病灶),其中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嗜咯细胞瘤1例,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3例。肿瘤直径2.0~4.5cm。治疗时在超声引导下将水冷式微波天线置入肿瘤内,肿瘤直径<2cm者使用一根微波天线,肿瘤直径>2cm者使用2根微波天线。邻近肠道的肾上腺肿瘤,在微波辐射时瘤周测温,保持治疗温度<54℃,同时辅以瘤周无水乙醇注射(5~8ml)以增强疗效。微波消融后3d内行超声造影观察有无残存肿瘤,造影无肿瘤残存者于治疗后第1、3个月,随后每3~4个月行增强CT/MR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病灶在1次消融后完全坏死,1例病灶在2次消融后完全坏死,微波消融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期内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治疗局限性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