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医药学术的旗帜和灵魂。两千多年来,建构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理论,指导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理论创新,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医学成就。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坚持中医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根本保证。现代以来,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年前景12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 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 年前景12 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李大宁  桑滨生 《中医杂志》2012,53(9):721-723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医药学术的旗帜和灵魂,中医理论创新需认真遵循中医理论发展的规律.为加强中医理论建设与研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并着眼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中医理论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认为中医理论创新不足是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近代西方医学发展的冲击、中医理论特性的禁锢、中西医结合方法上的偏差不断依靠政策扶持的现状为近代中医理论创新滞后的主要原因。此外,中医药的发展还缺少自我批判精神,仍存在发展观上自身认识不足、对安全性事件处理不够妥善等问题。因此,提出当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重视在继承、质疑、批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摆脱"救急"和"扶贫"式思路,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中药不良反应和毒理学的研究,注重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要素应当有这样三种:产生于中医临床实践观察、效验的经验要素;产生于对经验材料的消化和概括以及层次不同的抽象的理论要素;反映疾病现象客观事物整体状态超越了个体而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成分的结构要素。这三种要素是相互交融的。其中的结构要素能够把理论要素与经验要素之间统一地组合起来,构成再现着复杂疾病客体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知识不可缺少的研究和阐述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对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状况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方式,包括科学诠释的解析说明性研究、基于文献梳理的理论建构性研究、通过实践升华的理论创新性研究、提炼科学问题的发现创新性研究四类.提出在总结历代学术思想基础上的教材建设与相关辞书、标准的编著是中医理论体系丰富、规范及框架建构的主体,面对现代重大疾病的中医诊疗实践是中医理论创新的动力,凝炼科学问题、结合中医临床、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实验研究是中医理论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的来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论证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中药的临床新用上;以"反治调平衡"学说和中药外治新用为切入点,阐述了现代中医药理论创新。结果:中药临床新用广泛,但缺乏归纳和系统研究;中药新用系统性分析,是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结论:归纳、分析中药临床新用,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出中医理论创新与理论中医学研究这一课题,并从解释能力、先导作用、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医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进而指出中医理论研究的新开展应当遵循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法,即以哲学为指导,以多学科研究为手段,在批判地继承中医学理论与方法论体系的基础上,辩证地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提供的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药理论概念的内涵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及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使之逐渐成为专业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晰、理论层次明确、表述严格缜密的规范化中医理论,既是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医学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典理论是中医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中西医并重,中西药联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始终是发展中西医药的真理。阴阳五行,四诊八钢、辨证施治及以气为本和中医气化理论同现代医学的融会贯通是完善现代医疗保健新模式的必然途径。气基因合一,中医理论数字化,中药自制剂原生态化,必将推动和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于中医药辨证施治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天人合一,对待者数,流后者气、主宰者理。以气为本,始终是辨证施治的不二法则。  相似文献   

1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医经验的载体,其配伍规、组方原则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方剂药理研究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病因、病机、中药药味及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方剂的研究难度很大。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加以研究对推进中医药理论现代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现代药理学技术对方剂加以研究分析时应注重,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运用现代系统论思想,采用现代科学手段,由简到繁,由宏观到微观,促使药理学与中医理论科学结合,从而全面揭示中药方剂防病治病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近年来对于方剂药理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方研究、拆方研究、同类方剂对比研究、方剂剂型研究、煎服法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将方剂药理研究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复方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效的推进了方剂学发展。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及优势,但有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医整体观念、现代技术研究脱离中医理论存在局限性,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等,因此通过对以上实验研究方法加以探讨总结,明确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以期促进方剂研究更加合理有效的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避免局限性,促进方剂药理研究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肾主骨,生髓"方面,其理论的阐述与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探讨传统中医学古代理论和现代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加强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骨质疏松症机制的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治骨质疏松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直是关系理论发展方向与路径的关键问题。2020~2021年中医理论在方法论上呈现出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点,象数思维仍然是中医原创思维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是当代研究的总指导,在此基础上主要从诠释学、发生学、现象学、隐喻认知、质性方法、系统科学等角度开展研究,研究思路多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中医的独特理论进行阐释、辨析与构建,使得中医理论的内涵得到明晰,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类型多属于定性的、思维认知层面的方法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遵循中医药原创思维,以多元融合、辩证统一的态度,积极运用现代技术与方法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医药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两者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医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碰撞和对话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人们在深入到细胞乃至分子层次认识各种生命现象的同时,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带动下,对中医药的认识也得到不少新的启发。本文通过对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与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阴阳平衡理论的微观表现,以期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一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要遵循中医药发展创新的四项基本原则;三要注意总结中医理论专题的组织和管理经验;四要更好地发挥专题专家组对中医理论专题实施的主导作用;五要做好成果梳理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近二十年2型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在中医药理论、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中药作用机制进行了评述,对研究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着重分析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当前研究的缺陷,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和将来研究的方向,认为现代研究应将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将现代医药知识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融合。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2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若干意见",指出中医药理论是中医药学的基础与核心,充分肯定中医理论对于中医学的指导意义。为了准确有效地落实文件精神,推进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于2016年3月4日召开专家座谈会。副校长季光、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怀琼、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严世芸、段逸山、王庆其、严隽陶,基础医学院院长陈晓以及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其忠、文献研究所所长梁尚华、针推学院徐平教授、中  相似文献   

19.
黄疸病的中医治疗观,从古代的"利湿退黄"演变为与现代医学认识相结合的"利胆退黄"。通过分析二者的机制及之间的关联性,阐释中医理论存在的缺陷、中医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的关系。认为可通过对中药的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归纳,发展中医药理论,使得理论与临床的接轨更为契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更易为现代科学体系所理解和接纳。  相似文献   

20.
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体系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推进中医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运用中国所具有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共同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经验,以及现代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药学蕴含的生命科学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争取在与中医药科学内涵相关的若干问题上取得突破;加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诠释中医药理论,并指导创新药物的开发;探索建立系统和综合的医学方法学体系,对个体生命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转归过程进行认知和干预,促进中西医药学的优势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