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43例恶性腹腔积液置管引流注药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腹腔置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结果:本组置管43例次,其中导管阻塞9例次(20.9%),导管滑脱3例次(6.9%),轻度穿刺点炎症4例次(9.3%),未见导管断裂,近期腹腔积液完全清除15例(34.8%),部分清除28例(65.1%)。结i5:加强对腹腔置管的护理是本组治疗的关键,此方法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疗效佳,腹腔置管引流注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热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58例服用中药的同时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将顺铂(DDP)及5-氟尿嘧啶(5-Fu)稀释后经体腔热灌注机加热并注入胸腔内治疗,每周1次,共4用。结果完全缓解(CR)36例,部分缓解(豫)18例,无效(Nc)4例,总有效率93.1%。毒副反应轻。结论:中药内服配合胸腔内热灌注化疗药物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3.
陈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87-2287,2293
目的观察经皮心包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对15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心包腔,持续引流心包积液,待充分引流后注入顺铂。结果 2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87%,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持续引流恶性心包积液后注入顺铂的方法较传统反复穿刺引流具有损伤小、疗效好、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总结心包腔内置管联合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2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行B超下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后心包内注入顺铂、丝裂霉素、白细胞介素-2、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进行化疗。结果23例患者中CR 18例(78%),PR 4例(17%),PD 1例(4%),有效率95%。结论心包腔内置管联合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陈敏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3):2110-2111,2114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BLM)局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致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先对20例NSCLC恶性心包积液患者B超定位后行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心包积液引流基本干净后,于心包腔内一次注入博莱霉素60mg加生理盐水20ml。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疗效,心包积液变化参考WHO癌性渗液疗效判定结果。结果:累计引流出心包积液量450-3300ml。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20例;部分缓解(PR)11/20例;无效(NC)2/20例;总有效率(CR+PR)为90%。毒副反应小,少数患者有轻度发热、恶心和胸痛。结论博莱霉素局部治疗NSCLC恶性心包积液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措施,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恶性胸腔积液引流及腔内灌注药物的护理。方法:对125例胸腔积液的患者行胸腔内留置单腔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及腔内灌注药物;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保留导管通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药物毒副反应。结果:本组125例CR47例(37.6%),PR58例(46.4),PD11例(8.8%),NC9例(7.2%),DCR(CR+PR)为/84%。通过加强置管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提高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熟练掌握护理要点、及时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及胸腔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经皮穿刺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抽吸或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并做好导管留置期间护理.结果:通过加强置管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提高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护士掌握此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有关知识,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16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1.8±13.4岁,所有患者均心脏彩超检查为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在超声室采用二维B超直接介导下穿刺置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分析显示,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研究对象采用心包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完全缓解患者为22例,占88.00%,部分缓解患者为2例,占8.00%,无效患者为1例,占4.00%,其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后均无出现继发性感染、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心包缩窄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化疗药物及复方苦参序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置管引流,并序贯注入化疗药物(顺铂或羟喜树碱)和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每周1~2次。结果:胸腔置管引流化疗序贯中药苦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达88.1%,不良反应轻。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化疗及中药序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价钱便宜的优势,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中等量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行心包积液引流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19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均无组织脏器损伤、感染、心律失常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中、术后病情观察,特别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脱落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