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在院前心肺复苏时的疗效。方法78例院前心脏骤停的病人,随机分肾上腺素组(A)43例,加压素20u+肾上腺素组(B)15例,加压素40u+肾上腺素组(C)20例。结果自主心律恢复率和恢复时间分别是,A组14.0%,(9.1±2.8)min;B组33.3%,(5.6±2.3)min;C组40.0%,(5.0±2.4)min。统计学分析B、C组优越于A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有利于提高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潘琴山 《现代保健》2012,(22):149-150
心肺复苏(CPR)是医学急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4年WHO统计,每天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为7200人。平均每天12。就有一人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骤停0~4s。在众多病例中,有很大部分患者或急救者因为没有专业的急救知识致患者病情延误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不治。本文旨在探讨心肺复苏的发展和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2011版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复苏中患者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复苏开始5~10min时的数据作为统计资料)、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住院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OSC率及住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40%与25%、21%).P<0.05.两组复苏期间主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萨勃心肺复苏机克服了徒手心肺复苏中因为医护人员或患者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使心肺复苏更趋标准有效.萨勃心肺复苏机能提高血液灌注压,增加每搏输出量,提高心脑的血氧供应,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目前是作为评估患者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如何有效地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也是现在院前急救人员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内容。下面本文将从心肺复苏术的标准出发,对院前心肺复苏流程进展、药物使用进展以及安全防护进展等内容做一个研究,希望能对有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字S-120-90-2-100-30;2-5的理解和熟记,即可牢记和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的全部内容和重要步骤.在医院临床教学及实际应用中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急救模拟人用于医院在校学生的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中,探讨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总结适合医院学生特点的心肺复苏术培训模式.方法:将5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复苏安妮带显示器/计算机报告仪进行培训,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课堂基础理论学习+多媒体演示课件观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练习),统计分析2组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运用专门针对心肺复苏术急救复苏培训的产品(复苏安妮带显示器/计算机报告仪)进行规范化的现场CPR培训后,学生的满意度和成绩显著提高.结论:应用急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教学能获得接近临床实际的操作经验,提高心肺复苏成绩,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场急救工作是由通信、运输、急救医疗三大基本要素组成的急救单元完成。在整个现场急救过程中,三者必须密切配合,有机地.结合为一整体,才能保证医疗急救操作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提高心脏骤停病人院前救治的综合水平以及影响心脏骤停院前救治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对目标人群中心脏骤停病人进行院前心肺复苏术,用院前心肺复苏术临床效果研究调查346份病例资料。结果:按照院前心肺复苏的条件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发现在呼救反应时间长短、有无旁观者参与、有无电击除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道开放后使用球囊面罩和气管插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骤停病人在呼救反应时间小于10分钟、现场有旁观者参与复苏、早期启用电除颤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0月公布了最新的《2015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以下简称为《2015更新》)。本指南采用了新的系统性审查流程和新的建议级别(COR)及证据水平(LOE)。同时,对其中儿童基础生命支持(PBLS)部分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儿科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的掌握,笔者拟简要介绍《2015更新》中,关于PBLS部分的主要更新内容,包括:①明确PBLS的适用人群;②重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C-A-B)的CPR操作顺序;③提供新的专业人员单人和多人施救流程;④限定胸外按压深度:青少年不超过6 cm;⑤建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⑥比较传统CPR与单纯胸外按压式CPR的优势与劣势;⑦强调高质量的CPR等,旨在提高临床对患儿进行CPR的成功率及患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取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球囊面罩辅助人工呼吸治疗,观察组给予气管插管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其“模式”一词有2种含义:一是指急救的观念,即“模式是人们认识和解决某类问题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是一种思想观念、理念或指导思想。如“英美模式(Anglo-Americanmodel)”的急救观念就是“将病人带往医院”,而“法德模式(Fran-co-Germanmodel)”的急救观念则是“将医院带给病人”,这种意义上的急救模式被称为“急救医疗服务模式(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model,EMS mod-e1)”。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现代复苏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显示出护理工作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繁多复杂的复苏措施,不是全靠医生所能做到的,医护之间的紧密配合,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急而不漏的去遵循其程序进行逐项、逐条配合医生按A、B、C、D(A:打开通道,B:人工呼吸,C:心脏体外按摩,D:电击除颤)的步骤救治。 1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团队综合演练在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救小组10个,进行为期1个月的CPR团队综合演练培训,分析比较在培训前后急救小组的技术操作成绩和团队综合素能成绩。结果:在培训1个月后,对10个急救小组模拟考核成绩进行总结发现,培训后技术操作成绩和团队综合素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团队综合演练培训能有效提高急救小组院前CPR的技术操作能力、团队指挥能力、默契配合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及心理素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院前急救CP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采用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和标准人工心肺复苏(CPR)的效果,评价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66例(复苏机CPR组),行标准人工CPR 57例(人工CPR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复苏机CPR组有效率[24.2%(16/66)]与人工CPR组[ 24.6%(14/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 0.05).复苏机CPR组和人工CPR组有效患者复苏时间分别为(8.4±1.2)、(7.5±1.1)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患者复苏时间分别为(61.3±36.6)、(32.7±7.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白复苏效果与标准人工C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它在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缓解患者亲属的焦虑、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减少医患纠纷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和高级生命支持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心肺复苏的预后总体很差,院内心肺复苏的存活率为10.9%。30%,院外则更差。有的作者认为考虑所有因素,存活率为7%-8%。不幸的是,上述存活率指的是总的存活率,如果以神经功能全部或几乎全部恢复为标准,则存活率更低。Newman等认为,所有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92%-93%死亡,2%。3%存活者有中至重度神经功能损害。存活率如此低的原因,James等人归因于以下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①终末期患者即使使用有效的复苏措施也证明是不太可能成功复苏;②紧急治疗期内有效的治疗措施未及时给予;③治疗方法无效或不理想。以上可见,除无法干预外,我们可通过积极的药物或其他措施予以治疗,以期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药物治疗已有一定进展,现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观察组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对照组应用标准心肺复苏机,药物应用完全相同.比较两组在抢救中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方面的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31.5%、存活率72.6%明显高于对照组20.5%、3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收缩压(91.6±6.2)mmHg、血氧饱和度(98.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输液置管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42例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资料(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53~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骨髓腔置管组,比较3组建立补液通道所用的时间、置管补液后血压恢复的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结果骨髓腔输液通道所用时间短为(2.03±0.44)min,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组(3.51±2.57)min,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01±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组成功置管后血压恢复时间较其他两组缩短[(12.33±0.95)min vs(14.97±2.02)min,(13.97±1.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成功率[100%(10/10)]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83.5%(10/12)]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87.5%(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其他两组(0% vs 6.25%,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建立骨髓腔内通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时效性最佳,值得在心肺复苏患者救治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剂量胞二磷胆碱在心肺脑复苏救治中的作用、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心脏骤停后经心肺脑复苏成功1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57例,均给予肾上腺素等复苏兴奋药物、降颅压、亚低温、激素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25g+10%葡萄糖3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1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2.00 g,余同对照组.两组于入院即刻及治疗后第3、7、14及21天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监测溶血磷脂酸(LPA)和酸性磷脂酸(A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4及21天GCS评分显著升高(P< 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LPA水平[(2.98±0.28)μmol/L]显著降低,治疗后第21天LPA水平[(1.85±0.21)μmol/L]进一步降低,与入院即刻[(3.75±0.22)μ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1天,治疗组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45±0.23)μmol/L比(5.20±0.21)μmol/L](P< 0.01).结论 大剂量胞二磷胆碱可明显改善心肺脑复苏的神经功能,是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心肺脑复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低钾血症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近5年来,抢救成功的5例严重低钾血症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显示心脏骤停(心室纤颤)发生后即刻(1~2分钟)实施正规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给予微量泵或输液泵超常规高浓度补钾,5例复苏成功,其中4例存活,1例死于复苏后MODS.结论在早期正规心肺复苏的基础上,采用超常规、高浓度补钾是救治严重低血钾所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主要方法,可提高其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