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的措施,且广泛适用于临床[1].然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VAP发病率为30%~55%[3].机械通气期间,镇静剂的使用抑制了患者咳嗽反射,插管和牙垫的不仅口腔分泌物增多,细菌繁殖能力增强,而且给口腔护理带来诸多不便,这些均有利于口咽部细菌定植.在加拿大16个ICU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结果表明,吸入口咽部定植的病原菌是引发VAP的潜在、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通过观察实施口腔护理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和VAP发生率改变等方面,探讨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延长了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并增加了病死率.VAP根据其发生时间可分为早发性VAP(E-AP)与晚发性VAP(L-VAP),但划分天数无统一规定,美国胸科协会2005年的指南推荐,早发性VAP (E-VAP)与晚发性VAP(L-VAP)的划分天数为4d,机械通气时间≤4d为E-VAP,>4 d为L-VAP. 1 VAP的危险因素 1.1 口咽部细菌定植与气管插管 口咽部细菌定植为VAP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任玲等报道40例口咽部微生物定植中有52.72%发生了V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管和支气管上皮黏膜完整性丧失,黏膜清除能力下降,气管插管使定植菌接种于肺并发生增殖.Sivent等[4]研究显示,100例头颅外伤患者中,68.0%患者气管插管<24 h发现气管内有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这是引起E-VA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气囊上液体成分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关系. 方法 对气管插管后确诊为VAP的患者,进行气囊上液、下呼吸道、口腔分泌物、胃液培养,并进行菌群对比,找出相关性. 结果下呼吸道分泌物与气囊上液的细菌成分为正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气囊上液是引起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囊上液的细菌大多数来源于胃腔和口腔细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MV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8.0%~60.0%,病死率高达30.0%~70.0%[1].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VAP预防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将气管插管MV患者口腔护理干预对VAP影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所谓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VAP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为在发生肺炎前48 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48 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48 h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确定气管插管48h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气管插管48h内的机械通气患者,确定有无肺炎的临床指征,记录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因呼吸或心脏停搏或意识水平减低而插管者与其他原因相比发生肺炎有显著相关性(P<0.01);多次吸引、急诊插管、应用镇静剂、心肺复苏、Glasgow昏迷指数<9,与插管后肺炎发生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时间因素可被认为是对患者分层及选用VAP预防药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72 h后发生的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形式,VAP可引起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机械通气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8.
何丽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733-173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呼吸机启动24h或气管插管拔管48h内发生的肺炎。根据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9%~24%,病死率为24%-50%。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肺部感染由高危病原菌(铜绿假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引起时,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因此,加强VAP的预防与治疗是提高原发病治愈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近期,对我科32例发生VAP的患者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对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目标性监测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后使用机械通气>48 h患者,以2011年1-12月为干预前,2012年1-12月为干预组后,采用集束化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通过集束化干预后,床头抬高30~45度、声门下吸引、手卫生、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消毒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干预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40%,干预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68‰,经卡方检验,干预前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因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呼吸机启动48 h以后至人工气道拔管后48 h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临床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随着呼吸机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医院的ICU和CCU后,VA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69%,机械通气每增加1 d,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2,3].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7,自引:17,他引:4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率为15%~60%,死亡率为25%~76%,是造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炎.临床分为早发性VAP(<4 d)和晚发性VAP(≥5 d)[2].VAP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近年来人们在重症监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呼吸机肺炎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48h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  相似文献   

13.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急诊ICU、神经外科ICU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为VAP组与无VAP组.每隔24~48 h采集两组患者胃液、口咽部、下呼吸道标本,同时采集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气管接口端前10 cm内壁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对与VAP相关的1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VAP发病率为60.24%.咽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胃液pH值≥4.0、持续使用呼吸机时间≥6d、APACHEⅡ评分〉15分是VAP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所谓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 ,而于入院 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VAP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为在发生肺炎前 48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 48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1 流行病学国际上多数报道HAP的发病率为 0 .5 %~1 .0 % ,在西方国家居医院感染的第 2~ 4位 ;ICU内发病率为 1 5 %~ 2 0 % ,其中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高达1 8%~60 % ,病死率在 50 %以上 ;不同年份、不同作者报道的VAP发病率、病死率有较大的差异 …  相似文献   

15.
孙梅 《现代保健》2008,(35):41-43
目的 通过对20例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目标性监测,观察和分析引起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探究有效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最佳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对VAP病例的一般资料、有关发病情况、细菌学及有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预后等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 机械通气48h以上180例患者,2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1%;使用呼吸机后在5d内发生肺炎的6例,占30%;在5d后发生肺炎的14例,占70%。20例VAP患者经对症及支持治疗,19例病情缓解、脱机,抢救成功率占80%,死亡1例,病死率为20%。结论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而必须重视。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是维持机械通气有效能的重要保证,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一个重要途径。口腔内细菌清除后4—6h又再生长,故应坚持每天口腔护理4次。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等病人最常用的抢救方法之一。而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下简称VAP)的患病率为9%-68%,相关病死率高达50%~70%,严重影响该类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VAP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呼吸道细菌培养有67%与口腔细菌培养菌株相同。因此,口腔护理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感染和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儿临床资料共计75例,根据诊断依据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和非VAP组,对患儿的性别、胎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吸引次数等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5例患儿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病例共28例,死亡7例,死亡率25.0%;非VAP患儿47例,死亡2例,死亡率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等6个临床变量与VAP的发生影响较小,两组患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次数与VAP的发生呈正相关(OR1=11.138,CI1=3.285~37.763;OR2=3.422,CI2=1.075~10.898;P0.05)。结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内VAP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儿童VAP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时,及时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过程中合并的肺炎,临床上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1].如何有效的降低,甚至是杜绝VAP的发生,已成为治疗危重病患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VAP的研究发现,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口臭,保持外观整洁,口腔清洁化的护理项目称为口腔护理,是现今杜绝VAP不可缺少的治疗.如果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彻底清洁口腔内细菌真菌等各类致病菌的定植,防止其因误吸等导致下行感染引发VAP的发生,可以有效的缩短危重病患者的治疗疗程.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VAP的发生,笔者针对口插管接呼吸机的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后行口腔擦洗,再进行口腔冲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5,(8):92-93
目的口腔定植细菌是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观察不同气管插管前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的影响,揭示其预防早发性VAP的机制。方法将入住ICU的152名患者随机分为A(49例)、B(51例)、C(52例)三组,分别为洗必泰口腔清洁组、牙刷刷牙组及联合干预组,观察各组早发性VAP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早发性VAP的发生率C组低于A、B组,差异显著(p<0.05);ICU住院天数C组最短,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C组低于A、B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予洗必泰口腔擦洗联合刷牙清洁口腔可以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15%,死亡率达38%[1].因此预防与控制VAP尤为重要.现就VAP预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