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 (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RAPD)是视交叉前瞳孔传入纤维受损的体征。 RAPD的检测有助于多种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的诊断。我们采用中性滤光片定量检测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detachment,RRD)患者手术眼手术前后的 RAPD,并分析其与RRD手术后手术眼矫正视力、中心 30°蓝黄视野的关系 ,探讨RAPD对 RRD手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47例 RRD选自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眼科住院患者。入选标准为 :单眼 RRD,10~ 70岁 ,无眼科手术史、无黄…  相似文献   

2.
孙刘琴  姜德咏 《眼科研究》2000,18(5):448-450
目的 探讨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RAPD)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中性滤光片定量检测RAPD,分析RAPD与视网膜缺血及视力受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3例单眼CRVO病人,其中10例缺血型CRVO的RAPD均≥0.9logU;23例非缺血型CRVO中20例RAPD≤0.3logU,无1例大于0.9logU。RAPD与视网膜缺血及视力受损程度高度相关。结论 RAPD是早期单眼CRVO分型诊断的敏感指标,0.9logU可作为分型诊断的参考“界值”。  相似文献   

3.
瞳孔检查是眼科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具有客观、无创、可重复性强的优点。许多眼科疾病的早期都会表现出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RAPD)。而近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RAPD检查逐步实现定量和精细化,操作也更加简便。这就为许多致盲眼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客观检测指标。我们对近年来致盲眼病RAPD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4.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由视网膜裂孔引起的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属于眼科急症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致盲率接近100%。手术是治疗RRD的重要方式。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及视网膜复位技术的提高,RRD复位术获得了较高的解剖学成功率,但在临床中,患者视觉体验仍不理想。本文主要对RRD视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维护患者视功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SB)术或玻璃体切除(PPV)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视网膜脱离范围累及黄斑部的15~30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75例75眼,PVR等级B^C1级,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者行PPV术(PPV组,35眼),赤道部前视网膜裂孔者行SB术(SB组,40眼)。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微结构变化。结果:相较于SB组,PPV组术后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的可能性为2.812倍(P=0.020),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可能性为0.115倍(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层间积液的可能性无差异(P=0.700),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发生椭圆体带和内界膜断裂、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的可能性均逐渐降低。术后两组患者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和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BCVA逐渐改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SB组患者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增厚幅度较大,BCVA恢复更佳。结论:椭圆体带和内界膜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层间积液、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SB或PPV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 angiography,OCTA)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微结构和微血管形态进行深入研究。OCT/OCTA检查参数,如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状态、视网膜下积液、外层视网膜褶皱、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前膜、黄斑裂孔、术前黄斑状态、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均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相关。作为视功能检查的补充,OCT/OCTA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的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506-512)  相似文献   

7.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的对侧眼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975例RRD连续病例散瞳常规检查对侧眼的眼底情况。结果双眼RRD的发生率为14.7%,对侧眼有严重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44.8%,发现裂孔有42眼占4.3%。结论对每一位RRD患者对侧眼仔细检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治疗,这是减少RRD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静态三维超声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静态三维超声重建的方法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立体结构形态和视网膜裂孔。方法应用Hpsonos 1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以计算机控制的步进马达带动7.0MHz换能器采集二维图像,经Tomtec计算机成像系统重建三维图像。结果在13例14只眼中成功完成了静态三维超声重建,显示了视网膜的立体结构及部分视网膜裂孔。结论静态三维超声重建可提高对视网膜脱离的空间结构关系的认识能力,为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发现视网膜裂孔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24-25)  相似文献   

9.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现代手术技术和眼科设备的进步,术后解剖复位率越来越高,但视功能的恢复却不尽人意。本文主要对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功能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术前评估预后、术中避免损伤、术后维护视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脱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目前主要通过间接检眼镜、OCT、眼部超声等手段,辅助确诊RRD,以及观察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情况。最佳矫正视力是最常用于评估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指标。然而部分患者术后未达最佳矫正视力。本文主要对影响RRD复位术后视功能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反应缺陷(relativeafferentpupillarydefect,RAPD)是视交叉前瞳孔对光反应传入纤维受损的共同特征。我们利用由两片光学偏振片组合而成的衰减器将RAPD检测定量化,对32例单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e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例缺血型CRVO的RAPD均>0.75对数单位,其中10例(77%)>0.9对数单位;19例非缺血型CRVO的RAPD均<0.75对数单位,其中16例(84%)<0.6对数单位,表明RAPD是CRVO分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的新发患者登记方法收集病例资料,对131例原发性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在充分散瞳下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绘制眼底模式图。结果:131例中有54例(41.2%)检出与视网膜脱离相关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其中以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最为多见,占32.8%,视网膜干性裂孔的发生率为9.9%,双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8.4%。  相似文献   

13.
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关键,自二十年代开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以来,不断研究改进,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由电凝-冷凝-光凝,这些方法的不断进步,其对视网膜的损伤也越来越轻,对术后视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小,眼内不同组织中的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氪激光能发射红、黄、黄绿及绿色的激光,为不同浑浊程度及眼底不同部位的激光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和相关手术引起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VRQoL)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存质量量表(CLVQOL)测量92例单眼RRD手术患者手术前和随访期末的VRQoL。 结果 量表的克郎巴赫α系数大于0.7。手术前CLVQOL得分最低的条目均在维“调节能力”。手术后量表得分明显提高。手术引起条目得分改变最大的均在维“调节能力”。影响手术前CLVQOL量表得分和手术引起的得分改变的首要独立因素分别是患眼手术前视力和患眼视力改变。 结论 CLVQOL量表可以敏感反映单眼RRD手术患者VRQoL状况。单眼患RRD者的生活满意程度急剧下降。手术后VRQoL明显提高,特别是调节能力,但在完成一些精细工作和日常家务活动时仍有困难。通过提高视力、及时手术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有利于单眼RRD患者VRQoL的改善。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06-10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黄斑区微结构改变及其与BC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RRD患者79例79只眼纳入研究。根据视网膜脱离范围是否累及黄斑区将患眼分为累及黄斑组、未累及黄斑组,分别为51、28只眼。对侧健康眼设为正常对照组。患者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23G PPV联合硅油填充手术。首次PPV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手术前及硅油取出手术后3个月,行BCVA、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OCTA仪测量黄斑区视网膜浅层FAZ面积,同时观察黄斑前膜、黄斑水肿、视网膜下液、椭圆体带和外界膜完整性等黄斑区微结构改变。FAZ面积和BCVA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斑区微结构改变与BCVA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硅油取出手术后3个月,累及黄斑组、未累及黄斑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FAZ面积分别为(0.447±0.041)、(0.409±0.034)、(0.335±0.027)mm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累及黄斑组、未累及黄斑组患眼FAZ面积均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148,P<0.05)。累及黄斑组、未累及黄斑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800±0.180、0.386±0.160;椭圆体带断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7,P=0.00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FAZ面积、椭圆体带断裂发生率与手术后BCVA呈正相关(r=0.329、0.290,P=0.003、0.010)。结论RRD患眼手术后FAZ面积扩大;FAZ面积、椭圆体带断裂与手术后BCV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视网膜下液(SR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探讨MMPs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关系。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定量检测88例RRD患者的SRFMMP-2和MMP-9的活性水平,PVR A组21例,PVRB组37例,PVR C组30例,其中包括伴有脉络膜脱离RRD8例,术后随访PVR复发11例。结果 88例RRD患者的SRF均有MMP-2活性水平升高,33例有MMP-9的表达,8例RRD伴有脉络膜脱离,有6例(75%)MMP-9活性水平升高,术后PVR复发11例SRF均有MMP-9活性水平升高。结论RRD患者的SRF有MMP-2和MMP-9的表达,MMP-9活性水平升高可能与PVR的发生有关,可能成为预测术后PVR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何花  张虹 《眼科新进展》2004,24(1):45-47
目的 观察并评估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复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4 6例 4 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 2组。复位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治疗组则是复位术前及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手术前后均以视力和采用Tubinger自动视野分析仪 0°~ 80°范围的快速阈值程序测定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值作为指标来判断视网膜功能 ,并比较 2组患者RD复位术后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视力进步 4例 ,不变 19例。治疗组术后视力进步 6例 ,不变 17例。 2组比较术后视力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组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术后全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明显提高 ,平均缺失敏感度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术后平均光敏感度的提高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平均缺失敏感度的下降亦呈显著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术后视网膜功能的恢复具有改善作用 ,这一新的治疗途径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区组织形态学改变与手术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9只眼进行光相干层扫描(OCT)检查,根据OCT显示的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形态,分为神经上皮水肿(水肿组)、神经上皮层间分离(分离组)、神经上皮囊样变性(囊样变组)3组,对3组之间视网膜脱离时间、手术前后视力以及OCT检测的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相关指数的秩和及多重比较检验。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视力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视力、视网膜脱离时间及神经上皮层厚度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组与囊样变组患者在视网膜脱离时间及神经上皮层厚度方面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脱离时间、手术后视力均与OCT检测的神经上皮层厚度有相关关系。视网膜脱离时间越长,脱离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越明显,手术后视力愈差。(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83-8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对917例无症状视网膜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的状态、对侧眼玻璃体状态、裂孔的类型和位置、预防性治疗的方法;术后随诊时间6mo~5a;记录术后视网膜和玻璃体的情况,视网膜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例数,形成的时间和新裂孔发生时玻璃体的状态、新发生裂孔的类型和位置、治疗的方法。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裂孔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近视、部分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高度相关,裂孔以变性萎缩孔多见,马蹄孔次之;裂孔常发生的位置依次是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象限。术后发现对侧眼视网膜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共21例(2.3%),形成的时间平均为21.6mo(7d~3a),平均年龄41.3岁,15例(71.4%)为男性,全部为近视眼,其中16例(76.2%)高度近视(大于6.00D),全部为有透明晶状体眼,病变类型:15例(71.4%)为变性萎缩孔,6例(28.6%)为马蹄孔伴随广泛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变性区大于6个钟点),术前部分PVD2例(9.5%),无明显的色素颗粒。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后,部分PVD伴色素颗粒18例(85.7%),全部均为马蹄形裂孔,马蹄孔伴后缘卷边2例(9.5%),9例(42.9%)新裂孔形成的位置位于激光光凝区的边缘,12例(57.1%)位于正常或未治疗的视网膜上,发展为视网膜脱离18例(85.7%),累及黄斑6例(28.6%),16例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环扎和外加压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单纯视网膜裂孔3例(14.3%),再次行氩激光光凝术,术后平均随访6mo。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疗效好;中青年高度近视不伴随PVD是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预防性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新裂孔形成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