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OS病人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天鼎、缺盆、巨骨等穴,配合阿是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以局封为主的非手术方法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及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力水平(5分记录法)、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平均缺损水平、P100波时峰潜时、振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对照组30例(30只眼)。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患眼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球后注射地塞米松+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口服维生素B1、腺苷辅酶B12,并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并口服活血通络颗粒。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力、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21例(21只眼),有效8例(8只眼),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临床显效14例(14只眼),有效9例(9只眼),总有效率7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颗粒能够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并改善视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84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44眼)例,对照组40(40眼)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则加用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1天后的临床疗效、视力、视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视力分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视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颈椎病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风池、天柱及颈部夹脊穴,与单纯针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的I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4).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的I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4).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的I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4).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强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将AION患者46例(49眼)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26眼)与对照组21例(23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对数视力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视野明显改善(P0.05)。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甲强龙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以局部封闭为主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逍遥散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整军  张智军 《河北中医》2005,27(2):131-132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10例 11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 5 8只眼和对照组 5 6只眼。 2组患者同时临床常规用药治疗 ,治疗组加服逍遥散治疗 ,治疗 15~ 30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 2 8.6 % ,治疗组显效率 5 1.7% ,2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6 .5 0 7,P <0 .0 5 )。结论 消遥散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三联针法,即针刺、穴位注射、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5%、60.9%,优于对照组的65.0%、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徐天舒 《中国针灸》2005,25(4):253-254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注射结合体针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求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2例病人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结合体针组(治疗组)及药物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注入足三里、三阴交,并针刺合谷、太冲、关元、气海、太阳、风池,于经前10天开始治疗,每3天1次;对照组口服安定及谷维素,常规剂量,于经前10天每天服用,连续服至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体针方法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好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臻 《中国针灸》2008,28(5):337-339
目的:观察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穴位注射组10例,针刺组15例.穴位注射组注射BTX-A,取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点或其周围腧穴为注射点;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取穴同穴位注射组.随访2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起效时间.结果:穴位注射组痊愈率为50.0%,起效时间为(3.75±1.65)天;针刺组分别为0和(12.47±5.33)天.2组各项指标比较,穴位注射组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晓哲 《中国针灸》2008,28(4):248-250
目的:探讨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穴取睛明、球后、承泣等;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腺苷钴胺局部穴位注射。2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1.7%,电针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加穴位注射组中脑瘤发病在2周之内手术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2周以上手术者(P〈0.01);术后1月之内针刺治疗者疗效优于1月以上针刺者(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是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及早诊断与手术、针刺及时的干预治疗都关系到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庞国军  张挺  汤佩飞 《中国针灸》2003,23(12):717-718
目的 :寻求治疗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 :1 68例术后尿潴留患者 ,随机分为穴注组 58例、针刺组 62例及肌注组 48例 ,分别给予新斯的明 0 5mg三阴交穴位注射、三阴交针刺、新斯的明 1mg臀部肌肉注射 ,观察、比较 3组的治愈率。结果 :穴注组治愈率 79 3 % ,分别与针刺组治愈率 61 3 %和肌注组治愈率 60 4%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优于三阴交针刺及常规西药注射  相似文献   

17.
李砚青 《针刺研究》2006,31(6):359-361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综合疗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人)和对照组(41人),治疗组采用头针、体针、穴位注射及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石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石氏评分总分、吞咽饮水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16.35±3.96、2.67±1.10及2.61±1.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综合疗法能有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效果优于单纯服用西药。  相似文献   

18.
曹阳  张燕敏 《中国针灸》2005,25(12):857-859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药穴位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5.5%、总有效率86.4%,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和6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具有降低高脂血症、提高血浆蛋白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中药穴位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活血明目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明目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34例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作患眼颞侧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组36例用活血明目汤口服,治疗2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3%,对照组7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明目汤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疗效相似,但更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杨国荣  赵援非 《河北中医》2007,29(5):449-450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脑梗死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复视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痊愈率为5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痊愈率28.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脑梗死后复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