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HBV中基因变异(YMDD变异)情况。探讨YMDD变异出现的机制及肝损害情况。方法对140例HBV DNA阳性,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检测YMDD及肝功能等指标。结果140例慢性HBV感染者有20例自然发生YMDD变异,野生株与变异株引起的肝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株与变异株的HBeAg阳性率及抗HB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YMDD变异株作为一个准种与野毒株同时存在感染个体,YMDD变异与肝损害无关,与HBeAg阳性率及抗HBe阳性率亦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患者血清病毒载量(HBV DNA)和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BCP区核苷酸(nt)1762A→T和1764G→A联合突变。结果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的含量(P<0.01);BCP变异阳性组HBV 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变异阴性组高(P<0.01);BCP变异阳性组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BCP变异可引起HBeAg阴转,病毒复制水平提高;HBV血清标志物联合HBV DNA同步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BCP变异可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3.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变异情况,为临床乙肝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北京市海淀医院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496例,其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0例,非活动期HBV感染者196例,取血液及肝组织样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丙氨酸谷丙转移酶(ALT)、HBV DNA定量检测;HBV前C区G1896A变异检测;肝组织学检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均检测到HBV DNA,其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检出率100%(296/296),平均值为4.90±1.49log10拷贝数/毫升,非活动期HBV感染者组检出率42.0%(84/200)平均值为3.22±0.59 log10拷贝数/毫升,两组比较HBV DNA载量差异有显著性;在HBV DNA载量>1000拷贝/ml的病例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的乙肝病毒存在前C区G1896A变异,发生率为83.8%(248/296),非活动期HBV感染组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也存在变异,发生率为33.3%...  相似文献   

4.
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YMDD变异与HBV基因准种存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HBV中基因变异(YMDD变异)情况,探讨YMDD变异出现的机制及肝损害情况。方法对140例HBVDNA阳性,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检测YMDD及肝功能等指标。结果140例慢性HBV感染者有20例自然发生YMDD变异,野生株与变异株引起的肝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株与变异株的HBeAg阳性率及抗HB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YMDD变异株作为一个准种与野毒株同时存在感染个体,YMDD变异与肝损害无关,与HBeAg阳性率及抗HBe阳性率亦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PCRmnh-ELISA法对HBV DNA YMDD变异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249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肝患者,男187例,女62例,其中HBeAg阳性198例,阴性59例,采用PCRmnh-ELISA法进行YMDD变异株检测,并进行了肝功能及HBV DNA的随访。结果249例患者中,43例YMDD变异阳性,阳性率为17.3%,其中YVDD变异33例,YIDD变异10例。YMDD变株阳性结果中,29例ALT水平呈现反复现象,占阳性结果中的67.4%,34例患者HBV DNA反跳,占阳性结果中的79.1%。结论HBV DNA YMDD变异是拉米夫定产生耐药,使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变异的主要形式可能是YVDD,变异的发生率与E抗原阳性率无关,与治疗前的HBV D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HBeAg阴性的HBV感染产妇与母婴传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eAg检测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及其存在的前C区1896位终止变异株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产妇血中HBV-DNA载量,对HBV-DNA阳性者及其感染的婴儿,利用错配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测定HBV前C区1896位终止变异.结果 HBeAg阴性产妇HBV的母婴传播率为5.75%,而且母婴传播概率与产妇血中HBV载量密切相关,高载量组(≥106拷贝/ml)的传播率为34.7%,明显高于低载量组(104~106拷贝/ml)的17.1%和低于检测值组的0.46%(P<0.01),进一步对存在HBV前C区终止变异的产妇及其所感染的新生儿的HBV基因分析,发现5例野生株占优势的HBV感染产妇,所感染的婴儿均为野生株,4例变异株占优势的产妇,其感染的婴儿2例为变异株感染,2例为野生株感染.结论 HBeAg阴性的HBV感染产妇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性与其体内的HBV-DNA载量密切相关,对于存在前C区终止变异的HBV感染产妇,在母婴传播过程中,野生株比变异株更容易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7.
很多研究表明,约有2/3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携带者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中出现了耐药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HBV变异株核心前/核心启动区的逆转使HBeAg阴性显型/基因型高达30%。在这一研究中,对26例感染HBV患者(24例HBeAg阴性,25例为基因型D,1例为基因型A,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DNA复制水平与HBeAg、HBsA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乙肝患者,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HBeAg与HBsAg,以荧光定量PCR测定HBV DNA水平。统计HBeAg、HBsAg阳性率,比较HBeAg、HBsAg阴性与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与平均拷贝数。结果HBeAg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与平均拷贝数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5)。HBsAg阳性患者的平均拷贝数高于HBsAg阴性患者(P<0.05)。HBeAg和HBsAg均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与平均拷贝数均高于HBeAg、HBsAg单一阳性患者(P<0.05)。HBeAg阳性与HBsAg阳性均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BeAg与HBsAg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 DNA复制水平,特别是高水平HBeAg,与HBV DN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Ag阴性变异株对HBeAg作为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指标实用性的影响。方法在确定HBeAg阴性变异株与手术中HBV传染源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病毒变异对HBeAg作为监控指标的影响。结果HBeAg阴性手术组的HBV传染性强度〈HBeAg阴性肝病组〈HBeAg阳性手术组;传染性聚集范围依次为(0~10^2)、(10^2~10^5)、(10^5~10^9)ID/ml;有53.60%的HBeAg阴性手术患者病毒复制静止,60.00%的HBeAg阴性肝病患者病毒活跃复制,45.16%的HBeAg阳性手术患者存在高水平病毒血症;HBeAg阴性手术组和肝病组的手术中HBV传染源分别为3.20%和22.50%,其最大传染性依次为10^1和10^2 ID,均为变异毒株携带者。结论HBeAg阴性变异株对HBeAg作为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指标的实用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HBeAg不同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HBV RNA表达水平、检出率分析以及与HBV DNA、HBsAg的相关性,探索血清HBV RNA在CHB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月—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253例,包括HBeAg阳性的患者103例和HBeAg的阴性患者150例,检测血清HBV RNA定量,并分析其与HBsAg、HBV DNA等的相关性。结果 在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HBV RNA及HBV D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阳性患者的HBV RNA、HBV DNA、HBsAg、ALT、AST定量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5、0.669,P<0.001);HBeAg阴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6、0.375,P<0.001)。在CHB未治患者中HBV RNA与HB...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BeAg阴性CHB患者检测pre-S1Ag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同时做pre-S1Ag、HBcAb-IgM及HBcDNA定量且HBsAg阳性的患者的资料160份,其中HBeAg阳性39例、HBeAg阴性121例,分析pre-S1Ag的表达与HBcAb-IgM及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中pre-S1Ag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HBeAg阳性CHB患者(P<0.05)。121例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中pre-S1Ag检测阳性率为35.5%,与HBc-IgM检测阳性率(38.8%)一致(P>0.05);pre-S1Ag阳性组HBV DNA检测率低于pre-S1Ag阴性组HBV DNA检测率,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可以作为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指标,但其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表达的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步了解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的关联,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方法320份血清样品采集于沈阳市传染病院。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用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HBeAg阳性,HBV—DNA的检出率为96.23%(51/53);HBsAg阳性,其他HBVM阴性,HBV—DNA的检出率为37.93%(11/29);HBsAg、抗-HBc和抗-HBe3项均阳性,HBV—DNA的检出率为52.38%(11/21);抗-HBc和抗-HBe两项均阳性,HBV—DNA的检出率为23.53%(4/17);HBVM全阴性,HBV—DNA的检出率为10.22%(14/137);抗-HBs阳性,其他HBVM阴性,HBV—DNA未检出。结论HBeAg阳性,是HBV复制的佐证,具传染性;“小三阳”,乙型肝炎恢复期,仍有52.38%(11/21)的传染性;血清中除仅抗-HBs阳性,作为保护性抗体,无传染性外,其他HBVM阳性,均有-定量的HBV复制,仍须防范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位基因突变与HBV的感染和复制以及血清ALT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44例不同e系统表达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2抗原(Pres2Ag)及其抗体(Pres2Ab),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VA,PCR固相杂交法测定前C区1896变异株前C区1896变异的存在状况,并对AL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前C区1896变异株在HBeAg与抗-HBe阳性标本中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33%和46.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凡前C区1896阳性样本,一般HBeAg阴性,抗-HBe阳性,且HBV-DNA的值很高,与HBeAg( )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DNA阳性标本Pres2Ag阳性率为81.8%;Pres2Ab为零;且ALT异常水平达(105±207) U/L. 结论HBV-DNA的病毒含量,前C区1896变异导致抗HBe阳性以及前S2蛋白的存在与HBV的感染和复制有密切关系;提示由前C区1896变异引起的抗-HBe阳性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更容易引起ALT升高,证实HBV活性复制是肝细胞持续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特点以及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和阳性各60例)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eAg阴性和阳性组患者HBV DNA水平,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前C区G1896A变异及BCP区A1762T和G1764A变异,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的水平。结果 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V前C区和BCP区变异总检出率为60.00%(72/120),其中HBeAg阴性组变异检出率为80.00%(48/60),HBeAg阳性组变异检出率为40.00%(24/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0.00,P=0.000)。HBeAg阴性组G1896A变异(38.33%)和联合变异(G1896A、A1762T和G1764A同时变异,25.00%)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16.67%、0.00%)(分别x~2=7.06,P=0.008;x~2=17.14,P=0.000)。变异组血清IFN-7水平为(102.33±27.20)pg/mL,明显高于无变异组(79.18±16.43)pg/mL及对照组(35.77±4.23)pg/mL(分别t=5.72,t=19.33,均P=0.000);变异组血清IL-10水平为(28.13±7.00)pg/mL,明显高于无变异组(13.91±5.42)pg/mL及对照组(13.68±2.27)pg/mL(分别t=12.50,t=15.65,均P=0.000)。结论 G1896A变异和联合变异更常见于HBeAg阴性CHB;G1896A和A1762T/G1764A变异与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活动期患者HBV DNA水平与HBeAg状态的分布和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调查337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载量.ME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同时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不同Child-Pugh分级和肝癌患者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患者中不同HBV DNA水平和HBeAg状态患者的比例.结果 80.4%(271/337)患者HBV DNA阳性,31.5%(106/337)患者HBeAg阳性,68.5%(231/337)患者HBeAg阴性.HBV DNA水平越高者中HBeAg阳性者比例越高,HBeAg阴性者比例越低;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V DNA 3~4 lg拷贝/ml患者中肝癌的比例高于HBV DNA<3 lg拷贝/ml患者(P=0.014)和≥7 lg拷贝/ml患者(P=0.009);HBeAg阴性患者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HBeA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阳性,且2/3患者HBeAg阴性.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前C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BeAg阴性、抗-HBe阳性可由前C变异造成,也可由其他原因造成.HBeAg阳性患者也有前C变异.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前C变异株感染是有效的,但缺乏持久疗效.前C变异与暴发型肝炎有关,能增加患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荧光定量PCR检测289例乙型肝炎病毒DNA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探讨血清HBV—DNA检测结果与HBV抗原抗体(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标志物(HBV—M)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289例乙肝患者血样。结果122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血样中,HBV—DNA阳性检出率98.4%;89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血样中,HBV—DNA阳性检出率42.7%;27例HBsAg、HBcAb均阳性血样中,HBV—DNA阳性检出率29.6%;6例HBV—M全阴性血样中,1例HBV—DNA呈弱阳性。结论只有检测HBV—DNA才能确定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强、弱等的确定依据,在追踪患者预后及流行病学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剖析住院患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为制定护理人员HBV职业感染的防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992例连续入院的住院患者入院时取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于-40℃保存备用.使用ELISA法检测每份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使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所有HBsAg阳性患者和100例连续入院的HBsAg阴性患者血液的HBV DNA.将n-PCR检测HBV DNA低限作为一个HBV感染剂量,使用n-PCR极量稀释法检出每份HBV DNA阳性血清所含的HBV感染剂量/ml,以此作为HBV传染性或病毒浓度的指标.结果 992例住院患者中156例HBsAg阳性(HBsAg阳性者),依据HBeAg是否阳性将HBsAg阳性者分为HBeAg阳性和阴性2种类型,HBeAg阳性者31例(19.87%),阴性者125例(80.13%).73.7% 的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病毒浓度范围为0~109感染剂量/ml,26.3%的 HBsAg阳性者HBV DNA阴性,病毒浓度在n-PCR的检测阈值之下.9%的HBsAg阴性者HBV DNA阳性,病毒浓度范围在0~104感染剂量/ml,最大传染性较HBsAg阳性者小105感染剂量/ml.HBeAg阳性者的病毒浓度范围在102~109 感染剂量/ml,阴性者在0~106 感染剂量/ml;HBeAg阳性者的病毒浓度较阴性者高103倍.结论住院患者中存在隐匿性和HBsAg阳性2种HBV携带状态,两者的最大HBV浓度相差105感染剂量/ml;HBeAg阳性者是HBV携带者中传染性较强部分,病毒浓度较阴性者高103倍.这些特点可为制定护理人员HBV职业感染的防护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情况。方法收集HBV感染者血清标本132份(HBV DNA均阳性),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 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BCP 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 RFLP)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51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BCP T1762/A1764双变异检出率为27.45%,81例HBeAg阴性患者BCP T1762/A1764双变异检出率为62.9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5.79,P=0.00)。 BCP T1762/A1764双变异的HBV感染者B基因型检出率为33.85%,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检出率66.15%(χ2=24.25,P=0.00)。结论HBV感染者普遍存在BCP T1762/A1764双变异,以C基因型感染者多见。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其DNA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PreS<,1>检测与分析.结果 PrS1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组中检出率为84.21%,高于其在HBeAg阴性组中的检出率32.98%(P<0.01);HBV DNA阳性组中PreS1阳性率为92.45%,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的17.72%(P<0.01).HBeAg与HBV DNA均阳性模式的PreS1阳性率在乙型肝炎所有血清标志模式中最高,达90.63%.结论 HBV PreS1与具有病毒复制活动性意义的指标(HBeAg和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HBV PreS1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