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大容量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的适宜方法 ;研究CML DCs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并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能力。方法 用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初诊CML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s) ;单采的CML PBMNCS转入组织培养袋 ,加入重组人粒 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和重组人白介素 4 (rhIL 4 ) ,培养诱导 7d ;在诱导前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表面HLA DR、CD1a、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 ;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CML DCs和CML PBMNCs刺激自体和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用ELISA法检测在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R)时T细胞分泌的IFN γ浓度。结果 用血细胞分离机收集的CML PBMNCs ,在组织培养袋内经细胞因子培养诱导 ,HLA DR、CD1a、CD80、CD86的表达均有明显上调 ,细胞形态也表现典型的DC特征 ;CML DCs能显著刺激自体和异体T细胞增殖 ,而CML PBM NCs仅能刺激异体T细胞的增殖 ,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很弱 ;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时分泌的IFN γ浓度 ,CML DCs组为 (877± 2 14 )pg/mL ;CML BPMNCs组仅为 (14± 1.7) pg/mL。 结论 单采的CML PBMNCs转入组织培养袋 ,加入rhGM CSF和rhIL 4 ,可收获大容量的CML DCs;CML DCs在体外具有显著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34例AML患者(初治病例31例,复治病例3例)、正常对照20例血浆中sCD40L水平。结果 1.AML患者血浆sCD40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01)。2.AML患者化疗前组sCD40L水平低于化疗后组(<0.01)。3.AML患者化疗后组sCD40L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01)。结论 sCD40L在AML患者血浆中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化疗后较化疗前血浆水平升高,表明sCD40L有可能能参与3AML的发生、发展,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虽然近几十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有了重大突破,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生物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型模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树突状细胞(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能激活静息期的T细胞,诱发天然免疫功能,进而杀伤肿瘤细胞,因此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当前对DC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细胞免疫逃逸、DC的来源和特点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尤其以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树突状细胞 (DC)诱导 T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分离 AML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 ,在含有 GM- CSF、IL- 4、TNF- α等刺激因子的培养体系中培养7~ 14 d,通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鉴定 DC。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获取白血病抗原肽 ,分别以白血病抗原肽及白血病抗原肽 - HSP90复合物方式脉冲 DC,再将 DC与自体 T淋巴细胞共同孵育 ,以乳酸脱氢酶的方法检测经不同抗原方式激活的自体 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 MNC中培养出 DC为 (6~11)× 10 4 / 10 6 MNC,经两种抗原方式激活的自体 T淋巴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6 2 .0 7±8.2 9) %和 (35 .33± 9.0 4 ) % ;体外培养的 AML 患者外周血 MNC可诱导分化出大量 DC。结论 单纯白血病抗原肽与白血病抗原肽 - HSP90复合物方式脉冲的 DC均能够激活自体白血病特异性 T淋巴细胞 ,但后者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时发现,8例(14.2%)AML细胞除表达髓系抗原外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48例AML细胞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Ly ̄+AML组于初诊时肝、脾肿大较Ly ̄-AML组常见,外周白细胞数较Ly ̄-AML组高。8例Ly ̄+AML中仅2例完全缓解(CR),到达CR天数多于Ly ̄-AML组。笔者认为Ly ̄+AML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应根据AML免疫表型特点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人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了3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及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另取8例健康人骨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治疗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外,CD40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CD40较其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CR患者接近对照者,两未缓解(NR)患者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D4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CD40L均存在表达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0是参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和抗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表达与白血病分化程度及分型有关,CD40表达异常可能是AML发病机制之一,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节单个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纠正AML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免疫基因治疗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细胞粘附分子(CAM)的表达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85例AML中CAM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CAM表达阳性率:CD54 60.0%、CD11a 52.9%、CD49e 50.6%、CD49f 49.4%、CD11b 47.1%、CD11c 29.4%和CD15 16.5%;M1、M4和M5阳性率比较高,M0、M2和M3阳性率比较低,M7不表达CAM;②CD34阳性率60.0%.结论 AML中CAM表达与CD34细胞表达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 ,约占白血病患儿总数的 75 %。应用单克隆抗体 (McAb)可精确地鉴定细胞表面或胞浆中免疫标志 ,分析细胞的分化阶段 ,对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多数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仅表达淋巴细胞抗原 ,但也有部分同时表达髓系抗原 ,ALL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我们对本院收治的 2 9例儿童ALL免疫表型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9例均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4月本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AML LSC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9名健康对照者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及147例AML患者骨髓LSCs中CD47的表达。对其中131例AML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分析LSCs CD47阳性和阴性对AML预后的影响。结果 19名健康对照骨髓HSC CD47阳性4例(21.05%),147例AML患者LSCs CD47阳性112例(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0,P<0.01)。CD47在LSCs中表达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D34+CD38+亚群(U值分别为4.90、3.03,P均<0.01)。对131例AML进行1~31个月随访:CD47阳性的AML患者复发率为46.46%(46/99),病死率为43.43%(43/99),CD47阴性的AML患者复发率为25.00%(8/32),病死率为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0、6.29,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CD47阳性的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8.99±1.15个月,CD47阴性的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4.90±1.87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s CD47阳性的AML患者易复发、病死率高、生存时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的免疫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81例惠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表型。结果:81例ALL中有11例除表达淋系抗原外尚表达有髓系抗原(13.6%),其中CD 33阳性最常见(阳性率8.6%)。T-ALL和B—ALL髓系抗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ALL各亚型间其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 34抗原表达阳性率为45.5%(5/11例),均为B—ALL,在T—ALL未见1例。My^+-ALL与My^--ALL组在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表型分析对急淋白血病伴有髓系表达的诊断不可缺少;CD34表达与ALL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16例伴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 AML)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研究发现,与无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ML(ly-AML)有所不同。ly AML的发病率为165%,其中T系10例.B系2例,T、B混合4例。14例有染色体异常,以t(8;21)多见。ly AML对常规化疗反应差,加用对ALL的化疗药物对缓解有帮助,但CR率、CR期及生存期较ly-AML低,预后差,多死于颅内出血及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2.
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测定时发现,8例(14.2%)AML细胞除表达髓系抗原外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AML),48例AML细胞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Ly^-AML)。Ly^+AML组于初诊时肝、脾肿大较Ly^-AML组常见,外周白细胞数较Ly^-AML组高。8例Ly^+AML中仅2例完全缓解(CR),到达CR天数多于Ly^-AML组。笔者认为Ly^+AML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7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改变及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L患者154例,对CD7阳性AML与CD7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54例患者中,CD7阴性表达123例(CD7-组),CD7阳性表达31例(CD7+组)。CD7+组与CD7-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脾大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13、CD33、髓过氧化物酶、CD117及CD38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7+组患者CD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D7-组(P<0.05)。CD7+组多对应预后中等及预后差的染色体核型。CD7-组与CD7+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68.3%和40.9%;CD7+组治疗缓解率显著低于CD7-组(P<0.05)。结论 CD7阳性AML常伴CD34及HLADR等早期抗原高表达,相对应的染色体核型为预后中等或差者,临床治疗缓解率低;CD7抗原表达是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达CD7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选择1992年8月至199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成人AML患者99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G显带进行免疫表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治疗采用我院常规化疗方案。结果:12例(12.12%)AML患者表达CD7抗原,其中11例(11/12)同时表达HLADR;受检的8例患者(100%)皆同时表达CD38;骨髓染色体分析,3例异常,可见-7,17p+,9q+,5q-,+8及t(8;21)。此外,肝肿大者6例(6/12),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者5例(5/12),与CD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7+AML多同时表达HLADR、CD38,染色体核型无特征性异常,肝肿大发生率高,CR率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34+ CD38-组(n=36)和CD34+CD38+组(n=58)。2组患者诱导方案均为IA方案。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34+ CD38-组患者CRR为77.8%,CD34+CD38+组为86.2%,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 CD38-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53.8%和36.0%)均高于CD34+CD38+组(27.9%和14.3%)(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OS(13.60个月)小于CD34+CD38+组(20.3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DFS(12.87个月)小于CD34+CD38+组(33.9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52.8%和38.9%)低于CD34+CD38+组(75.9%和48.3%)(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34+ CD38-抗原的表达为初诊AML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预后指标,表达CD34+ CD38-抗原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诱导方案治疗MyAg+AL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59例初治ALL患者资料,中位年龄26 (14 ~ 76) 岁?根据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为髓系抗原阳性表达MyAg+ALL 73例和阴性表达MyAg- ALL 86例?分析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59例ALL患者中,髓系抗原表达占45.9%,以CD13?CD33为主,分别为34.2%和21.4%;CD34在MyAg+ALL中表达阳性率高于MyAg-ALL组(75.3% vs 60.5%,P = 0.046);T-ALL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B-ALL(66.7% vs 42.8%,P = 0.04);MyAg+ALL患者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不相符率(12.3%)明显高于MyAg-ALL(0%)?VDLP?VDCP?MA不同诱导方案治疗MyAg+ALL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4.2%?75%及62.5%,三组间CR率无显著差别?MyAg+ALL组CR率低于MyAg-ALL组 (74.5% vs 88%,P = 0.047),但两组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 vs 25.8%,P = 0.803)?【结论】 成人ALL髓系抗原表达与大多数临床特征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采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诱导方案治疗MyAg+ALL的CR率并不高于VDLP?VDCP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伯舒替尼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HL-60、THP-1和U937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伯舒替尼0~20 μmol/L处理HL-60、THP-l和U937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伯舒替尼0~5 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llb表达;伯舒替尼O~10 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h,胱天蛋白酶(caspase)广谱抑制剂benzyloxy-carbonyl-Val-Ala-Asp-fluoromethyl-ketone (Z-VAD-FMK)预处理lh后加入伯舒替尼处理U937细胞48 h,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伯舒替尼(0~5 μmol/L)分别处理HL-60和U937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β、P21和c-Myc以及凋亡相关分子Mcl-1、Bax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伯舒替尼剂量依赖性抑制AML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伯舒替尼处理AML细胞72 h后,细胞CDllb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伯舒替尼处理HL-60细胞有效上调C/EBPβ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引起U937细胞Mcl-1表达降低和Bax表达增强,并激活caspase 3,而Z-VAD-FMK预处理U937细胞显著抑制伯舒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伯舒替尼可有效抑制AM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促进其凋亡,可作为有效治疗AML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20.
慢性髓系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原代细胞分化生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方法: 分离初诊13例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和5例正常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用rhGM -CSF 1 000 U/ml、rhIL-4 500 U/ml和TNF-α50 U/ml联合培养10 d;形态学(Wright染色、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学(CD80、CD86、CD83、CD 1a、HLA-DR)鉴定,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ELISA检测分泌IL- 12的能力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抗原递呈功能.结果:慢性白血病细胞体外诱导后,大部分细胞呈现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而且有免疫标记的明显上调(CD 86 24.49±25.87 vs 61.73±28.54;CD1a 10.41±9.52 vs 47.26±3 5.60,P<0.05);FISH证实这类DC还携带有白血病克隆,并且具有分泌IL-12和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在体外可成功地将CML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 ,这类DC与正常DC无论在形态学和免疫学表达方面均相似,但是功能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