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经方“柴胡桂枝汤”穴位贴敷治疗艾滋病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百色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80例艾滋病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同时口服布洛芬片,研究组予一般治疗同时使用柴胡桂枝汤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出汗及退热起效时间、体温变化、退热、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6 h时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72 h研究组体温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开始出汗时间、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8 h退热率为33.33%、>48 h退热率为66.66%,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6.67%,研究组不良反应为3.33%,低于对照组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8、6.859,P<0.05)。结论 对于艾滋病发热患者可采取“柴胡桂枝汤”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温,并快速出汗降温,复发率较低,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再加口部感、触觉刺激;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各1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患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外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口腔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肿痛安胶囊外用,并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开喉剑喷口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疼痛减轻,能进食时间、疼痛流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05%,对照组总有效率85.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肿痛安胶囊外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口腔炎能够缩短病程,是治疗小儿口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美林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美林(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3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布洛芬组138例和对乙酰氨基酚组85例。记录服药1~8h的体温变化。结果:用药1~2h内两组的退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3~4h后体温回升,而布洛芬组6~8h后仍有退热作用。结论:美林混悬液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桂枝贴敷大椎穴对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退热效应,探讨穴位贴敷退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SD雄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穴位贴敷组、非穴位贴敷组、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对各组大鼠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结束后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利用干酵母制备发热模型,分别测量各组大鼠造模后1~8 h的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再加口部感、触觉刺激;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各1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患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阳经引经药穴位贴敷对急诊外感发热患者的退热效果。方法:选取外感发热成人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中药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退热;中西药组同时应用退热药物和中药穴位贴敷。观察治疗72 h前后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体温、血液内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退热情况比较:治疗后24 h,中西药组患者的体温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西药物联合治疗退热效果最为迅速。平均退热时间比较:西药组(65.27±2.08)h、中药组(63.56±3.37)h、中西药组(48.58±3.26)h,穴位贴敷疗法具有与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类似的退热效果,且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其退热作用最为迅速。血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中西药组和中药组较西药组能更好地降低发热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中药组(1.00±0.16)分明显低于西药组(4.00±0.85)分,提示中药贴敷较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更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结论:阳经引经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外感发热退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配合解热镇痛类西药使用,更能增强退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联合纳米贴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联合纳米贴穴位贴敷,两组用药周期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9%。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拗汤联合纳米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24例,穴位贴敷组29例,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32例,西医治疗组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穴位贴敷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胃瘫外敷方加味穴位贴敷,每日1次;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在穴位贴敷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治疗,针刺主穴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关穴,每日1次,共治疗14 d。观察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41.67%,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68.97%,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90.60%,3组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统计发现,3组发生率较高的胃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癌患者,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40.00%,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66.67%,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有效率为96.43%,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分别为西医治疗组(10.80±3.16)d,穴位贴敷组(7.10±4.41)d,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6.69±2.70)d,穴位贴敷组、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与西医治疗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穴位贴敷组与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及针刺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张雪 《中国民康医学》2020,(2):13-14,17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研究组采取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与对照组的95.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于小儿呕吐使用穴位贴敷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00例小儿呕吐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每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病患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病患使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比观察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满意度比观察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呕吐使用穴位敷贴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有效帮助病患缓解痛苦,提升病患的治疗满意度,值得继续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许倩  李靖红 《甘肃医药》2014,33(3):191-193
目的:观察脐部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外感发热的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脐部贴敷治疗,与常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病程及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穴位贴敷对发热小儿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艾灸、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遗尿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小儿推拿联合艾灸、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辨证施护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和辨证护理处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及30 d后的疼痛分级和总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治疗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辨证施护能显著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证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我院收治的郁热内蕴证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内外合治。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测量治疗前后体温,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有效率93%较对照组患者74.4%明显升高;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且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儿用药后6 h、12 h、24 h的体温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6h后2组患儿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而12 h、24 h后2组患儿的体温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型小儿高热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促进高热的消退,是中医内外合治儿科急症的突出体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上感发热退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感染科住院治疗的上感发热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药贴敷,对照组没有使用中药贴敷,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 d、治疗2 d以及治疗3 d最高体温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痊愈率63.7%,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痊愈率26.2%,总有效率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最高体温治疗1 d为(38.50±0.09)℃,治疗2 d为(37.74±0.10)℃,治疗3 d为(36.86±0.08)℃,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体温分别为(38.66±0.06)℃、(38.11±0.08)℃、(37.47±0.08)℃,显著高于研究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1.19±0.11)分,对照组(1.65±0.18)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上感发热能够有效退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口服妈咪爱1g,每日2次,用40℃以下温开水冲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神阙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小儿腹泻的频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小儿腹泻频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穴位贴敷配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较好,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体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除给予饮食指导外,采用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h,对照组为(10.1±7.3)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老年便秘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或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24、48、72 h体温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热、鼻塞、咳嗽、流涕、喷嚏、咽部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1、2、4、24、48、72 h,2组患者的体温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及48 h体温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发热症状消失率为98.00%(49/50),对照组为92.00%(46/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率为78.57%(33/42),对照组为55.00%(22/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部疼痛症状消失率为82.61%(19/23),对照组为54.17%(13/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率为83.33%(30/36),对照组为58.82%(20/3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为92.00%(46/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外感高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体温,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妇科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择131例妇科手术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4h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能有效缓解妇科手术术后出现的腹胀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