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AS)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6月7日~9日在深圳市召开.来自全国28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医疗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代表共157名出席了大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3篇.录用153篇.基本反映了且前该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概况.现将会议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共同主持的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于1992年8月28~31日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系统的30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副高职以上的代表占70%以上,表明这次会议的学术层次较高。会议共收到包括胃、肠,肝、胆、胰、食管等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530篇,  相似文献   

3.
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会,以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交流会,于1987年10月18~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19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28篇,在质量及数量方面均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反映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水平。会议侧重于"肺心病"及"慢阻肺"的研究进行了交流,现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治胆道疾病学术会议于1990年11月1~5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共1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84篇,其中列入摘要汇编135篇,列题49篇。这次会议就4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现总结如下。一、基础实验研究这方面论文有21篇,对中药利胆、消热解毒及结石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细胞、亚细胞水平逐渐深化到了分子水平,说明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实验研究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六届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暨换届会议于2004年4月6—10日在郑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5人,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会议共收到论文134篇,其中周围动脉血管疾病41篇、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论文26篇、周围静脉血管疾病论文54篇、其他血管疾病论文13篇。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1~ 2 3日在杭州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 (包括台湾地区 )的专家教授共计 1 5 0余人出席研讨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 2 79篇 ,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变性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论述较多 ,有很大进展 ,评述如下。1 脑血管疾病随着中风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 ,对该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代医学 CT及 MRI的广泛应用使本病在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诊断等方面有了不少进展 ,但治疗上并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中药剂…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暨第五届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于2011年10月27—29日在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解放军医疗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代表共293位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87篇,其中大会交流30篇,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张凤山教授首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述狼疮性肾炎的诊疗思路;南方医科大学吴启富教授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RA)新诊断(分类)标准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对RA的科研与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北京中日友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会议于2007年4月21—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所属医院共300余名。大会共收到论文536篇,收入论文汇编452篇。本次会议就中西医结合对神经科疾病的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会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1044-1044
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于2006年8月11—15日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代表160余(90%以上代表为副高职以上职称,具有硕士、博士或博士后学位专家达75%以上),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分为食管、胃疾病、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和肿瘤4个部分,6个单元,内容涉及到消化系统疾病各个方面,大会交流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内容涉及面广,研究之深度亦较前几次明显提高;本次会议学术气氛十分浓厚,并且对大会报告的论文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会议同期举办了全国和全军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委托广州分会主办的脾胃学说研究座谈会于1983年5月25~2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代表共26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代表介绍了本单位开展脾胃学说研究的近况,交流了经验,提出了今后开展脾胃研究工作的意见。会议决定:1.成立全国脾胃学说研究协作组,下设五个专业组:(1)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专业组(由第一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0.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