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对防治外感热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存津液”原则,收获甚多。本文就与“存津液”原则密切相关的津液抗病问题再作些补充说明。希望这续貂之作对进一步理解“存津液”的意义、对临床防病治病能有所帮助。历代医家对津液抗病问题的认识从现存古代医学文献来看,中医对津液抗病问题的认识可以溯源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作为这种现象的解释其中就提到“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素问·评热病论》指出,在热病过程中,“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  相似文献   

2.
不囿于寒温流派,中病是求温病学是《伤寒论》的发展,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入侵而引起发热疾病的总称。《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以及“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论述,既表示了伤于寒邪可以发热,又表示了不限于寒邪,其他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热病,皆可以伤寒一类视之,所以后人推演出了不少病名,如冬温、风温、春温、湿温等都带以伤寒名称。《素问·热论》又言:“凡病伤  相似文献   

3.
正须辨论中寒热二字,为何等气。寒者,天地之邪气也,热者,人身之正气也。为寒邪所束,不得宣发,郁结而成与寒邪是两气,非寒能化热也。与温热病,伤于天地之热邪者不同。寒邪既散,即当阳气伸而热解,其有不解者,正气久困,经脉凝滞,不能自运,抑或误治使然。——清·周学海《伤寒补例·伤寒论读法十四条》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对小便的论述,粗略统计约有60余条,内容丰富,临床意义广泛,综合简析如下。一明津液存亡小便系五液之一,膀胱为津液之府,“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若人体津液充盛,可外泽皮毛,内濡脏腑,小便亦会通利正常。若热盛伤津,或误用汗下伤阴,均可致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常表现小便难、小便不利。因此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观察小便量的多少、利与不利,可知体内津液之存亡。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阴阳胜负之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能化寒伤阳,亦能化热伤阴,在强调扶阳气的同时,也重视存阴液。《伤寒论》中用:“胃中水竭”、“阴虚”、“心烦”、“亡津液”、“舌上燥而渴”、“反无汗”等来描述外感热病中耗伤阴液的病理现象和临床表现,并将益阴方药巧妙地化裁于寒热温凉,攻散补通诸法  相似文献   

6.
答:燥咳以咳嗽无痰或少痰,或阵咳或呛咳,咯痰不利,咽痒为主症。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慢性咽炎,或急慢性支气管炎,或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疾病过程中。燥咳其病因病机与天行燥烈、久晴少雨、空气干燥有关,故有寒温内外之别,临床首应辨清。外燥犯肺,因风寒或燥热之不同而异。凉燥者咳嗽少痰,时缓时急,鼻塞头痛,恶寒发热,咽干口燥,无汗,苔白脉弦;温燥表现为干咳少痰,咳势较甚,心烦口渴或气逆作喘,发热头痛,舌淡红,脉浮数。内燥伤肺,多因精血津液暗伤,肺系失却滋润与清肃,亦有寒热之分。热燥者,因寒邪化燥,或过食辛辣厚味,或热病后期津液…  相似文献   

7.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8.
介绍李克绍教授清透凉营法主治证候病机与临床应用。在温热病发病过程中,温热邪气极易损伤阴血津液,故温热病后期,或多或少总会发生阴液损伤,这是清透凉营法主治证候之病机。具体而言,阴虚郁热是病机之本,风热外感则是发病原因,阴虚与郁热在温热病发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演化机制。清透凉营法遵循治热以寒、虚则补之的治则,恰合《内经》热淫于内之治法。李老临证善用青蒿、白薇、玄参,三者配伍具有清热透达、益阴凉血、解毒散结之力,扶正达邪、预护其阴之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诊断上,热病重舌,杂病重脉,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热病过程较短,变化却很快,在舌苔上能够及时得到反映。例如邪热从卫分转入气分,舌苔由白变黄;入营,其舌必绛;腻苔渐化,表示湿热之邪将退;剥舌逐渐生苔,表示胃气津液来复,等等。在热病过程中,病情的进退,进一境即转一象、退一步亦转一象,在舌象上都看得到变化。脉象虽然也有变化,但不如舌象反映之及时。且诊脉又有“指下难明”  相似文献   

10.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语出清·叶天士《温热篇》 ,是针对温热之邪入人体后 ,容易造成热盛津液耗伤所确定的诊治要诀。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 ,以发热为主症 ,具有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性质和证候表现上均以火热为特征 ,火为热极 ,其性炽热 ,故易消烁津液 ,正如叶氏云 :“热邪不燥胃液 ,必耗肾液”。凡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后 ,伤津耗液的现象贯穿于温病愆变过程的始终 ,尤以中、后期更甚 ;伤阴程度的轻重 ,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与预后 ,吴瑭曾云 :“热病未有不耗阴者 ,其耗之未尽则生” ,王孟英亦云 :“耗之未尽…  相似文献   

11.
小便不利系临床常见症之一,屡见于<伤寒论>文中.张仲景对此虽未专篇立论,但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颇为精湛.六经皆有小便不利,故讨论此症,有利于在外感热病的诊治中,判断津液之存亡和邪正之消长,准确地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温病伤阴与伤阳山东中医学院(250014)于珠莹温病最易伤津液,轻则为伤津,重则为伤阴,甚则为亡阴。然而津液的存亡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防。吴鞠通说:“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耗之水未尽则生,耗之尽则阳无以恋,必气绝而死矣。”又如,董废翁说:“胃中津液...  相似文献   

13.
“两感”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热论》曰:“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为相互表里的阴阳二经的经脉及所属脏腑同时感受寒邪而表里同病、脏腑俱伤、营卫不行的预后不良之危重证候。《素问·热论》主要对感受寒邪而变为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临床表现、六经传变规律、治疗大法与禁忌、护理原则以及预后转归等均作系统的论述,与此同时对外感热病中较为特殊并最为严重的证候——“两感”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书,伤寒专指外感风寒之邪而致的热病。其初期为寒邪袭表,卫气郁闭,营阴不得外泄而出现的一列发热见证,若治之不当,外邪循经内传,又会出现一系列的里热见证。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及转化过程中始终与津液的存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张仲景确定治疗的  相似文献   

15.
汗证汗证是汗液异常外泄的一种证候,一般常出现在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亦可单独出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 [病因病机]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5个方面。1.营卫不和。体弱病后,营卫不和,卫外不固,营阴外泄则出现自汗;2.里热炽盛。感受阳热病邪,或寒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辛辣炙煿,肺胃里热炽盛,蒸发津液外泄引起汗出。或湿热熏蒸而汗。3.阴虚火旺。热病伤阴,或久病阴亏,虚火内生,阴精被扰,外泄作汗,多为盗汗。4.阳气式微。素体阳虚,或病后阳衰,阴失阳固,汗液妄泄,甚则可成为绝汗。5.正邪交争。热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此类疾病在儿科临床颇为多见。温为阳邪,最易伤阴。且小儿在生理上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特点,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更易伤津劫液。因此,保津养阴在小儿温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一、温病初起,邪热亢盛,当以祛邪为主,但要注意顾护津液温病初起,邪正交争剧烈,邪热亢盛之时,治疗上应首先立足于祛邪。但祛邪之法若用之不当,往往容易损伤津液。津伤则邪难除,结果势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中,患有消耗性疾病和热病后期,或久患胃病之人多伴胃阴被耗津液亏乏,不能濡养胃腑,致胃的受纳、腐熟失常,胃气通降不利,出现胃阴不足的一系列症状。此时若予辛香醒脾健胃之剂,不但胃纳少有甦醒之机,且药性燥热、更加伤其津液。因此,治疗应采用酸甘之品益阴之法,以达到养阴生津获取全效。  相似文献   

18.
<正>外感热病是现代医学中一系列以发热为主要病证,由体内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常见于现代医学中感染性疾病范畴。相关中医理论认为其发病原因是温热病邪与人体正气在体内激烈交争的过程,以祛邪扶正为主要治疗手段[1]。由于体内正邪相争相伤,使得各脏腑与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气血津液与经脉网络的机能紊乱与损耗[2]。外感病有寒邪致病、伏邪为病、戾气所伤、温毒邪侵等,且患者自身体质不同,故应"审症求因"、"审因论治"[3]。薛伯寿教  相似文献   

19.
前言溫热顧阴是中医治疗温热病的大法,语簡而义深,因此提出下面几点,作为討論: 一、什么是溫热病? 溫热病是外感热性病,包括伏气溫病的一个概括名称,凡春溫、风溫、暑溫、湿温、溫燥;冬溫等等皆屬之。溫热病致病因素是热邪,与伤寒病致病因素是寒邪,两者不同。而溫、热、暑、火,在中医学的認識上是轻重程度的区別,所以有“溫者热之漸也”。“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热气大来,火之盛也”等說法。归納起来,均为阳邪,屬于热性,伤人致病,因名为溫热病劣谑认嗉?伏气化温,燥从温化,以及风暑二淫  相似文献   

20.
刘肖  赵达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09-110
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演变过程中阴阳胜负之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能化寒伤阳,亦能化热伤阴,在强调扶阳气的同时。也重视存阴液。《伤寒论》中用:“胃中水竭”、“阴虚”、“心烦”、“亡津液”、“舌上燥而渴”、“反无汗”等来描述外感热病中耗伤阴液的病理现象和临床表现,并将益阴方药巧妙地化裁于寒热温凉,攻散补通诸法之中,为后世杂病、温病中滋阴法的发展开了先河,为中医滋阴法的临床运用奠定了基础,这些非常丰富而可贵的经验,在理论上有研究价值,在实践中也是卓有成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