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美国50%妇女死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如原发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是美国妇女的首位死亡原因,而超过36%的绝经期妇女的死因是冠心病(CHD),死于CHD的妇女是死于癌症的2倍,认为CHD是绝经期妇女的第一大杀手。然而绝经前妇女其CHD发病率却明显少于男性。国外多篇研究已揭示绝经期妇女血脂紊乱是CHD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绝经后妇女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血脂水平是否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200例冠心病患者及190例正常对照者ER基因型,并与各组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R等位基因X、x和P、p频率在冠心病和对照组分别为0.143、0.857, 0.445、0.555和0.140、0.860, 0.424、0.576.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baⅠ及PvuⅡ酶切多态性中,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结合XbaⅠ和PvuⅡ两个酶切多态性分析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且ER基因型在两组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存在ER 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但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无相关性,与血脂水平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至2010年天津西青医院病理科47例乳腺癌病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雌激素受体检测。结果 32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阳性,15例阴性。结论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与肿瘤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内长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可导致某些组织的癌变。雌二醇及其几种代谢产物均有显著的致癌作用。E2可通过诱导原癌基因活化,抑制报癌基因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增强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促进肿瘤组织周围微血管形成而发发挥其促癌效应。代谢产物则通过直接与细胞内蛋白和DNA结合,或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间接损伤DNA来发挥其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与特定的细胞核受体α(ER-α),β(ER-β)结合,影响脑的发育和分化,雌激素替代疗法(ERT)用于绝经后AD妇女,可以通过多个环节改善AD的症状和延缓发病,本文就雌激素和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在AD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与血浆脂蛋白及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以正常绝经≥1年的136例因胸部不适收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2组。空腹测定血浆中雌激素、各种脂蛋白、内皮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结果:2组间年龄、绝经年数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雌二醇显著降低(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内皮素明显升高(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与血浆脂蛋白异常改变及内皮功能损害有关,是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及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是一种由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重要类固醇激素,在体内靶组织众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雌激素受体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及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就雌激素受体及与雌激素不同途径的生物效应相关的疾病研究进展情况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认识其广泛性作用,为临床雌激素相关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阴道炎与雌激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的老年妇女患有老年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可导致认知和记忆缺陷以及行为、情感和精神障碍的退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女性病人占较大多数,提示,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增加了AD的发病危险。 胆碱能药物是临床AD治疗中应用最广的一类药物,他克林和多奈哌齐(donepezil)目前已投入使用,一些新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也将获准使用。基于已阐明的发病机制,新的治疗目标是针对淀粉样蛋白的异常代谢,即通过阻止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来减慢AD的进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ERT)以延缓AD的进展或降低其发病危险也是…  相似文献   

10.
程群  赵立  彭永德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1):665-668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可使雌激素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有利作用与其对子宫和卵巢的不利作用发生分离。目前上市的SERM有他莫昔芬和雷诺昔芬,他莫昔芬可有效减少绝经后妇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第二代SERM雷诺昔芬,能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对子宫内膜安全并有希望用于预防乳腺癌,但对冠心病的作用还不明确,正在开发的第三代SERM将更为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表明,如果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危险的话,也是很小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5761名妇女进行了22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HRT并未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这是最近第二项研究证明这一事实。此前一项研究与此结果相同,但其中有1例例外,不过该例预后很好。尽管如此,乳腺癌与HRT的关系仍有争议,很多研究认为HRT对乳腺癌发生有潜在的危险。很多妇女应用HRT缓解绝经期症状,在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的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起到保护作用。1998年Medline发表了关于HRT是…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替代疗法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珍妮是个图书馆员,家住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郊,婚姻生活愉快。当她年满56岁不久,发观经期不准,上半身时常无故出汗,睡不安宁,易动怒。医生诊断,她所患的是“更年期”综合症。由于体内女性激素分泌量减少,身心两方面都出现变化。她现在决定接受一种雌激素疗法,以消除种种症状。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肿瘤20%-30%,雌激素与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临床和预后。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Ⅰ和Ⅱ型。Ⅰ型占80%,多发生于绝经前和绝经后,是雌激素依赖性的。细胞分泌较好,组织形态内膜样,常由内膜增生进展而来。预后较好。Ⅱ型占20%。主要发生于绝经后,非雌激素依赖性的。通常不是由子宫内膜增生改变而来。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16.
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郭绍贞译(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450003)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妇女的首要致死疾病,绝经后妇女更加危险。现代证据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内源性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雌激素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雌激素...  相似文献   

17.
<正> 自从发现乳腺、子宫肿瘤细胞含有雌激素受体(ER)以来,学者们对ER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ER浓度与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ER(+)的复发性或转移性乳腺癌,激素治疗有效,而ER(-)者效果就很小甚至无效。早在1876年Beatson开始用治疗性卵巢去除术治疗乳腺癌,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确认,对有选择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与早老性痴呆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老性痴呆症为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65岁以上人群约5%患病,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显示服用雌激素者患本病的危险度降低,且患本病死亡的危险性也降低,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受体β与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工业化国家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为排名在肺癌之后的第二大杀手[1].雌激素(estrogen)对于维持正常乳腺组织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其分泌紊乱可导致某些乳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于1986年被克隆后,人们对其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其为靶点的药物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1996年又相继从大鼠[3]、人类[4]和小鼠[5]中发现ERβ,从而为进一步揭示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妇女疾病的发病机制开拓了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自然停经1年以上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尼尔雌醇片2 mg,每2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C、LDL-C、TG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ET-1水平与HDL-C之间呈明显负相关,与TC、LDL-C、TG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血浆NO水平与TC、LDL-C、TG之间呈明显负相关,与HDL-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血脂紊乱可能参与了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雌激素能够明显改善绝经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