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iciency,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缺血性的血液循环障碍,我们对1 2 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2 0例中,男74例,女4 6例,年龄36~6 3岁,病程1  相似文献   

2.
卓嘎 《现代医药卫生》2013,(10):1541-154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CD检测3 10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记录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形态、血流方向等。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及颈肩部肌肉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收缩期Vs降低2 049例;脑动脉硬化和(或)伴椎基底动脉硬化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收缩期Vs降低的同时伴脑动脉硬化多普勒特征645例;椎基底动脉狭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除有脑动脉硬化多普勒特征外,同时伴收缩期Vs增快,有湍流和涡流存在206例;椎基底动脉梗死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一侧VA血流信号缺如或BA血流信号逆转9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征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收缩期Vs降低且血流方向产生逆转107例。结论 TCD是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性辅助检查手段,在健康管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娴 《淮海医药》2012,30(2):142-14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与40例正常健康人行TCD和颈部超声检测,主要记录椎-基底动脉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每分钟血流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椎动脉内径左侧占优势,正常人与患者患侧、患者患侧与健侧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CD与彩色多普勒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颖  张秉山 《河北医药》1999,21(4):289-289
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临床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153例病人分别做了转颈前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的检查,旨在探讨头位转动时椎基底动脉供血量减少程度。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我们又应用椎动脉血流图对49例患者进行了转颈前后左右椎动脉血流量的测定,拟为临床提供易得而又可靠的客观化诊断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本组为我院及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共202例,其中男96例,女106例;年龄<40岁49例,41~50岁56例,51~60岁61例,61~70岁29例,>70岁7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中的彩色多普勒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椎动脉检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有效的检出椎动脉的异常,有助于临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液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观察,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但是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以下简称TCD)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观察及其变化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问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自1989—04以来对154例因头晕、视物眩转、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和)麻木等症状,临床以眩晕待查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病人做TCD检查,现将所得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TCD对眩晕的病因鉴别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的缺血性血液循环障碍、累及椎动脉或(及)基底动脉。近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应用,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定性、定位诊断提供了一项无创伤且简便、安全的技术手段。本文通过对150例该病患者的TCD检查,初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多普勒超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年龄32~80岁,平均59岁;男96例,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梅尼埃病与脑血管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CD探查53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梅尼埃病的53例病人眩晕缓解期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流速及血管搏动指数异常,提示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壁弹性和顺应性降低者16例;未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血流情况异常者.结论TCD能对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可作为诊断梅尼埃病的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以鉴别梅尼埃病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方法 对80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回顾分析,其中24例进一步行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DSA).以同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判定盗血程度,以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为类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盗血程度及盗血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4例进一步行DSA检查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严重程度同TCD检查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成正比(t=15.59,P<0.0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盗血程度无关(P>0.05).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的患者中有21例(77.8%)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未参与盗血的患者中有18例(3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同侧椎动脉盗血程度无关,与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密切相关,关注基底动脉是否参与盗血有利于分析患者病情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  杜国英 《江西医药》2001,36(2):112-113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有时不易观察到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将对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晕诊断的价值作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3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急性起病268例,占68.3%,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头痛、走路不稳,意识丧失等。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病时常规给予眼底检查,颈椎片、EEG、TCD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对脑血管缺血有一定的鉴别,特别是TCD在疾病诊断中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TCD对62例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CD对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为VBAIV的患者进行TCD常规检查及转颈时基底动脉流速的变化.结果:62例中老年人VBAIV异常率为82.2%,转颈后基底动脉流速明显下降,转颈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颈后基底动脉血流下降大于20%者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能力差,存在椎基底动脉狭窄等病变的可能.TCD检查简单、方便,对脑血管和脑血流状态反映较灵敏,对该病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90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在治疗后经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流速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目前有关脑干梗死的微栓子监测未见报道,探讨脑干梗死患者微栓子阳性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156例急性脑干梗死的患者,发病7天内应用经颅多普勒经枕窗进行基底动脉微栓子监测。结果:20例(12.8%) 患者出现MES,MES阳性组与阴性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数据无统计学差异;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为ME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dds ratio, 9.7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34-81.46;P=0.038),其中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MES阳性率较中度狭窄升高(odds ratio, 9.7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53-80.12;P=0.040);86例病人伴有椎基底动脉狭窄,微栓子阳性组较阴性组脑梗死病灶增多(P=0.014)。结论:椎基底动脉狭窄是急性脑干梗死微栓子的主要来源,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微栓子是多部位脑梗死的病因。  相似文献   

16.
薛开讲  蔡芳  孙雅静 《河北医药》2004,26(6):453-45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惠普HP850型彩超诊断仪对临床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0例及正常体检者24例的椎动脉行长轴切面扫描.观察管壁、内膜及血管走行,同时测定血管内径(D)、收缩期血流速度(SV)、舒张期血流速度(DV),ZL搏动指数(RI).观察颈内动脉及其分叉处的情况。结果患病组椎动脉收缩期峰值及舒期流速均明显降低,阻力指数明显增高,椎动脉走向异常13.3%、血管迂曲25.0%、单侧椎动脉明显纤细15.0%。患病组部分可见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96%的患者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和(或)颈椎骨质增生,部分见明显骨赘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是一种可靠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颈椎病,椎动脉迂曲、变异、行走异常及动脉硬化,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脑出血就诊的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本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左侧颞叶出血无因果关系,为意外发现的无症状性VBD。结论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VBD的诊断手段也越来越多,但各种检查手段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患者的经济和全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测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无创伤、简便又准确的诊断方法,并能了解单支血管的血流信息。经颅多普  相似文献   

19.
中青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颈椎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仪,探测椎、基底动脉(VBA)血流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脉动指数(PI)来观察20~40岁中青年人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颈椎病的关系。结果显示,中青年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的原因大多为颈椎病引起,提示颈椎病是引起中青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可作为中青年人诊断颈椎病的一项重要辅助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所致的眩晕、头昏、头痛、颈部酸麻是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其临床发作时间短,症状消失快,且无特异性,常以中老年人多发,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其定性与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经颅多普勒(TCD)的应用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提供了无创伤性、安全、方便的方法,并且能动态或适时了解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