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是起源于骨髓的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近年来许多实验证实,用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可以在体内外诱导特异性杀伤T细胞(CTL)的生成,激发人体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在恶性肿瘤尝试性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以DC为完全佐剂的免疫治疗方案中,肿瘤抗原的负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各种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进行比较并就此作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的肿瘤抗原负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体外负载肿瘤抗原致敏DC可以有效地增强其抗原提呈能力,所制备的肿瘤抗原DC疫苗回输体内后可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其他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已发展了多种针对DC负载肿瘤抗原的方法,有些方法已被应用到了人体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陈龙邦 《癌症进展》2005,3(4):360-366,400
树突状细胞(DC)是具有最强抗原提呈能力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研究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各种DC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和目前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树突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严 《癌症》2000,19(7):724-726
树突状细胞(DC)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是起源于骨髓的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近年来许多实验证实,用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可以在体内外诱导特异性杀伤T细胞(CTL)的生成,激发人体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在恶性肿瘤尝试性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疗效.以DC为完全佐剂的免疫治疗方案中,肿瘤抗原的负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各种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进行比较并就此作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树突状细胞的基础研究以及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通过介绍有关树突状细胞的各类疫苗在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对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前景做一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及其肿瘤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处于中心地位。近年来DC疫苗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就DC的培养、肿瘤患者DC的特点及DC疫苗的构建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 ,APC) ,能强有力地激活初始型T细胞 (naiveTcells) ,诱导很强的初次免疫应答 ,而巨噬细胞及B细胞等其他APC只能激活已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1~ 6] 。近年来 ,随着DC疫苗抗癌应用研究的开展 ,DC已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DC疫苗临床应用的Ⅰ、Ⅱ期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显示出DC疫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巨大前景。1 DC的生物学特性DC是一类不同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APC ,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能合成大量的MHCⅡ类分子 ;②具有表达摄取和转运Ag…  相似文献   

8.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CTL反应。90年代开始,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汪灏  郝群  余佩武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2):901-90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功能独特之处在于能捕获、提呈肿瘤抗原并激活初始型T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DC疫苗在众多的动物肿瘤模型的治疗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DC疫苗的临床I、Ⅱ期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几年来DC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10.
王捷  吴锦银 《实用肿瘤杂志》1999,14(6):387-388,F003
近十年来,随着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形成机制、作用及其和MHCⅠ、Ⅱ类分子关系的揭示,CD8+CTL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核心地位已明确奠定。因此,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DC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1],其在激发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DC是骨髓来源的白细胞,也可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组织巨噬细胞衍生而来。与巨噬细胞相比,DC膜表面的MHC分子数量多近50倍,这样有可能形成较多的与T细胞受体结合的肽/M…  相似文献   

11.
喻备  杨进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4):563-566
几乎所有晚期及复发前列腺癌患者发展成为激素非依耐性前列腺癌,甚至部分患者继续发展为HRPC。目前对HRPC尚无完全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特别是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取得了快速进展并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树突状细胞(DC)肿瘤疫苗的抗肿瘤机制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NCBI的PubMed文献数据库系统,以“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1-01-01-2011-12-31文献1 589篇,纳入标准:1)DC抗肿瘤的机制;2)肿瘤抗原肽负载的DC肿瘤疫苗;3)肿瘤全细胞抗原负载的DC肿瘤疫苗;4)肿瘤细胞来源的基因修饰的DC肿瘤疫苗;5)DC-CIK联合修饰疫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共30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DC是目前已知人体内功能最强抗原提呈作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与肿瘤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以DC为基础制备的不同类型肿瘤疫苗提高了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存在不同的缺点.结论:DC肿瘤疫苗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临床免疫治疗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对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的进一步认识,肿瘤疫苗已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研究热点。相比于传统的放化疗,手术切除等手段,肿瘤疫苗具有特异性强,抗瘤谱广,耐受性低等优点。肿瘤疫苗主要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促进T细胞增殖和活化及细胞因子释放发挥作用,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已取得一定效果。肿瘤疫苗免疫手段主要包括肿瘤细胞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DNA疫苗、多肽疫苗、CTL表位肽疫苗、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疫苗等。本文主要对肿瘤疫苗治疗的免疫学基础、作用特点、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C)是诱导初始免疫应答反应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它能捕获抗原并加工处理成小分子多肽,通过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提呈给T细胞和B细胞.Dc与肿瘤细胞融合所获得的融合瘤细胞,在共刺激信号存在的条件下,能够加工处理细胞内许多已知和未知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并通过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提呈.目前,DC融合瘤苗在动物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许多进展,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作为外源物质,易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与清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受自然界生物系统启发,随着仿生技术发展,天然膜仿生递药系统成为研究热点.天然膜仿生药物递送系统主要是利用机体内源性细胞膜对功能性纳米药物载体进行修饰,有效地将细胞膜的天然属性与纳米载体的优势相结合,具有免...  相似文献   

16.
纳米药物递呈系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药物提呈系统能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记物,是选择性肿瘤成像的有力载体,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纳米药物递呈系统使抗肿瘤药物具有靶向性、低毒高效、稳定性的特点,并能延缓药物的释放。在基因治疗方面,纳米药物提呈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提呈系统将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俞书婷  姚刚 《现代肿瘤医学》2022,(12):2295-2298
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癌症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等主要以肿瘤细胞为靶目标,但很多肿瘤并不能被完全治愈且治疗后伴随很多并发症。一群高度耐药的肿瘤细胞能够使肿瘤重新聚集并转移到新的部位,使肿瘤继续发生发展。如果可以基于它们的表型或功能特征来鉴定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癌细胞,从而找到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抗原制成干细胞疫苗,进而激活机体内特异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靶向清除肿瘤干细胞的目的,就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杀灭肿瘤干细胞甚至可以消除肿瘤对放化疗的拮抗性及耐药性。因此肿瘤干细胞疫苗即靶向肿瘤干细胞的主动免疫疗法的研究与发展对恶性难治性肿瘤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篇综述将对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及其疫苗的发现、发展与研究结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抗原致敏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治疗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91例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恶性黑素瘤、肾癌、乳腺癌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均符合试验的纳入组及排除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单采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育成DC,用抗原致敏后制备成DC疫苗回输,每周回输1次,3次定义为1个周期。结果:91例患者共接受96个周期疫苗治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肌肉酸痛、皮肤瘙痒、胸闷及一过性全身无力,大部分为自限性;76例进行疗效评价,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及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病例,治疗后稳定(stable disease,SD)31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45例,临床获益率40.8%;85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患者中位达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2.6个月,生存时间为0.9~30.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1年生存率为9.2%。结论:肿瘤抗原致敏人DC疫苗治疗各类晚期恶性肿瘤耐受性良好,亦可见临床获益,疫苗临床应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因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备受关注。纳米载体具有增强药物靶向性、增加生物膜通透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可承载生物大分子等优点。由于肿瘤的快速增殖和代谢,形成了具有低pH、高水平谷胱甘肽、高水平活性氧、缺氧性、高表达酶和高水平ATP等特性的肿瘤微环境(TME)。基于肿瘤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基因给药纳米载体能同时提高基因药物的胞外稳定性、胞内释放能力和靶向性,可更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基于TME的pH响应型、还原响应型、活性氧响应型、缺氧响应型、酶响应型、ATP响应型和多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进行综述,总结各类型纳米载体的作用机制、制备、抗肿瘤效果及局限性。基因给药纳米载体可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提高抗肿瘤作用,在抗肿瘤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