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原发性喉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喉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对3例原发性喉软骨肉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为男性,年龄52~67岁,平均60.6岁,病程2~10个月,1例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肿瘤均有喉外侵犯,未发现颈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诊断为软骨肉瘤,均行喉全切除术,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与冰冻结果一致。术后未行放、化疗。结果3例患者分别随访18、23、50个月,复查喉部CT均无瘤生存。结论喉全切除对较大喉软骨肉瘤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提高对喉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例原发性喉黏液表皮样癌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共12例,占喉恶性肿瘤的0.98%,全部为男性,年龄56~74岁,平均60.2岁。声门上型9例,声门型3例,其中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分别进行了喉部分切除、喉全切除及相应的颈清扫术,全部病例均于术后1个月放疗。结果2例分别于术后2、3年死于局部复发;6例随访3~5年,均无瘤生存;4例失访,按死亡处理。结论喉黏液表皮样癌较为罕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3.
内镜经鼻斜坡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目的总结采用内镜经鼻人路外科治疗斜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对24例斜坡病变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其中脊索瘤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鳞状细胞癌6例,脊索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腮腺癌颅底转移1例,甲状腺癌颅底转移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结果24例患者术中镜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2例。所有病例随访12~51个月,有3例死亡。完全切除的22例中,术后5例复发,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43个月行第2次内镜经鼻手术,前者于第2次手术后26个月死亡,后者至今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行经颅手术;2例分别于术后38个月和术后12个月复发,未行治疗,带瘤生存。次全切除的2例中,1例脊索肉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死亡;另1例术前曾行经颅手术,颅内中脑前方有瘤组织残留,于术后5个月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2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内镜经鼻治疗斜坡肿瘤不仅微创,而且可以更好地辨认深部结构,暴露和处理病变的范围大。同时,可以简单迅速地到达斜坡区域。内镜经鼻对于斜坡病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喉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9例喉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8岁.结果 治疗方法采取单纯手术5例,手术加术后放化疗4例.2例喉典型类癌患者随访28、30个月未复发;3例喉不典型类癌患者,其中1例在随访至36个月时复发,再次手术后已随访30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另2例分别随访15、20个月,均未复发;3例喉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1例随访18个月仍存活,另2例分别于术后11及14个月死亡;喉副神经节瘤1例,随访32个月未复发.结论 喉神经内分泌癌诊断有赖于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本病并无统一治疗方案,不同病理亚型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对恶性程度较高的亚型主张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颈部肉瘤样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肉瘤样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其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1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11例头颈部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 11例患者,其中发生于喉部2例、下咽部5例、鼻窦2例、舌根部1例、颞部1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应的术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随访7~55个月,平均随访15.5个月。其中5例存活、3例死亡、3例失访。5例存活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可疑肺、颈椎转移。结论肉瘤样癌有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学特点,确诊依赖于免疫组化;对无远处转移的肉瘤样癌首选手术切除治疗,放疗是术后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1例喉部血管肉瘤病例。患者老年男性,以声音嘶哑3年余入院,入院初步诊断为喉部新生物,术前病理提示:右侧声带考虑假肉瘤性改变。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CO2激光声带新生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声带血管肉瘤,再次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CO2激光喉部分切除术,密切随访1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不同临床时期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切除不同临床时期的鼻咽血管纤维瘤。方法2003年6月—2006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2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9~30岁,中位年龄16岁。按鼻咽血管纤维瘤Fiseh分期,6例临床Ⅰ期患者采取单纯经鼻内镜下肿瘤切除;6例临床Ⅱ期和2例临床Ⅲ期患者采取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后壁入路切除肿瘤;3例临床Ⅲ期和2例临床Ⅳ期患者采取内镜下经中鼻道一下鼻道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切除肿瘤;1例Ⅳ期患者采取显微镜下经耳前颞下窝入路联合内镜下经中鼻道.下鼻道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切除肿瘤;2例Ⅳ期患者采取鼻外上颌骨入路切除肿瘤。结果21例患者肿瘤全切,1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9个月再次经鼻内镜手术全切肿瘤残灶。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9个月至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以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分期为基础,分别以肿瘤是否占据整个鼻腔、是否达颞下窝外侧区及是否侵入颅内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例喉软骨肉瘤 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术后放疗。随访3~9年。1例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7年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8年发现肺部类圆形结节,术后9年死亡。其余4例患者全喉术后随访至今,均无瘤生存。结论 成人喉部软骨肉瘤发病率低,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本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及颈段食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8月~2006年8月共进行的9例喉咽和(或)颈段食管肿瘤切除、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食管和(或)喉咽重建术病例。总结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法、围手术处理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9例患者移植游离空肠全部存活,无咽瘘、颈部感染或吻合口狭窄等颈部并发症。2例成功保留喉功能。9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37个月,最短22个月。1例患者术后22个月时发现舌根部肿瘤复发,经放射治疗后好转,术后25个月失访。1例患者术后1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其余7例存活,无吞咽困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熟练的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治疗晚期喉咽癌、颈段食管癌成功的保证;再次证明,游离空肠移植重建喉咽和颈段食管不仅为肿瘤完全切除并一期重建提供技术保障,还能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累及颈总动脉的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我院耳鼻咽喉科2006-07-2009-08期间收治的4例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CT示颈总动脉包裹于肿瘤中。其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2例。3例行全甲状腺全喉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切除肿瘤及累及气管,保留全喉及切除气管段之气管膜部及软骨,永久性气管造瘘,颈胸部皮瓣转移修补上纵隔气管壁。术中1例颈总动脉破裂行修补术。术后2例乳头状癌及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未作放、化疗,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补充放、化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6个月,未放化疗的1例低分化癌患者脊柱转移,1年后仍生存,1年半后失访。其余3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局部明显复发或全身转移。结论:晚期甲状腺恶性肿瘤累及颈总动脉时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中喉、气管结构应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保存,缺损气管段的修复在这类病例应放在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喉乳头状瘤恶变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发生恶变的 17例喉乳头状瘤患者中 ,4例 (声门型T3 N1M0 1例 ,声门上型T4N0 M0 1例 ,T4N1M0 2例 )施行了全喉切除术及单侧功能性颈廓清术 ,13例施行了喉裂开及喉部分切除术。术后辅以适当放疗 ,剂量 4 5~ 5 5Gy。 结果 :17例术后 1年内全部拔管 ,拔管率 10 0 %。随访 5年以上 ,4例全喉切除术中 ,1例术后 2年死于肿瘤复发 ,1例于术后 3年 4个月死于肿瘤远处转移 ,2例术后 8年无瘤生存 ,发食管音 ;13例喉裂开及喉部分切除术中 ,随访 3年生存 12例 ,失访 1例 ;5年生存 11例 ,远处转移死亡 1例。结论 :反复活检是术前确诊成人喉乳头状瘤恶变的重要方法 ;彻底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喉癌术后复发及颈部转移临床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喉癌术后复发及颈部转移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4月~1998年4月收治的喉癌术后复发及颈部转移患者70例,其中局部复发癌3i例,气管造口复发癌15例,颈淋巴结转移24例。结果:31例局部复发癌中,19例二次手术者术后15例生存,4例死亡;未行手术治疗的12例分别在1~3年内死亡。15例气管造口复发癌中,9例二次手术者术后5例生存,4例死亡;未行手术治疗的6例均在18个月内死亡。24例颈淋巴结转移者中,15例二次手术者术后8例生存,7例死亡;9例未行Ⅱ期手术者2年内死亡。结论:喉癌术后定期复查及系统的临床随访,有利于喉癌术后复发及颈部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二次手术是喉癌术后复发及颈部转移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作为综合治疗手段有一定疗效,但其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3.
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总结 1986~ 1995年间各种喉部分切除术 379例 ,男 2 90例 ,女 89例。声门上癌 184例 (按 1992年UICC标准T1 8例 ,T2115例 ,T348例 ,T413例 ) ,声门癌 192例 (T1 115例 ,T2 6 3例 ,T313例 ,T41例 ) ,跨声门癌 3例 (T2 1例 ,T32例 )。共 8种术式 ,即声带切除术 2 6例 ,垂直部分切除术 138例 ,额侧切除术 7例 ,声门水平 (喉中段 )切除术 12例 ,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 5 8例 ,水平垂直 ( 3 4)部分切除术 95例 ,喉次全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 2 4例 ,喉近全切除环舌根吻合术 (保留一侧杓状软骨 ) 19例。同期颈廓清术 193例 (单侧12 1例 ,双侧 72例 )。结果 全部病例恢复发音功能。 7~ 2 3d全部克服误咽拔掉鼻饲管 ,36 2例在术后 9d~ 3个月拔除套管 ,另 8例经二次手术修整拔除气管套管 ,拔管率为 97 6 %。 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8% ( 32 9 379)、81 3% ( 2 6 6 32 7)、6 9 4% ( 12 0 173)。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保存喉功能的根治性手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完善的修复技术是提高生存质量及疗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selected cases, SCL-CHP may be used to treat laryngeal carcinomas after radiation failure, with good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OBJECTIVES: 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are believed to be equally effective and highly success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T1-staged glottic carcinomas. An almost normal post-therapy voice is considered the main advantage of irradiation over the surgical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when a tumour recurs after radiotherapy, it is more likely to extend beyond its original site, making total laryngectomy necessary in most cases. However, in selected cases, conservative laryngeal surgery is possible. At present only a few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have documented the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supracricoid laryngectomy with cricohyoidopexy (SCL-CHP) 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recurrence after irradi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describe seven cases of rT2-T3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that recurred after radiotherapy and were treated with salvage SCL-CHP between 1989 and 1997 at the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University of Ferrara. The disease-free interval following initial radiotherapy ranged from 13 to 132 months (mean 54 months) in 6 patients; 1 patient underwent 2 courses of irradiation treatment 103 and 8 months prior to surgery. RESULTS: The mean post-SCL-CHP follow-up period exceeded 10 years (range 72-173 months). Only the patient who underwent 2 courses of radiation therapy before surgery experienced laryngeal recurrence 48 months after surgery. All patients were decannulated and recovered the ability to swallow. Vocal quality was significantly rough and breathy but was satisfactorily intelligible in all patients. Four patients had wound healing problems; 1 of them developed a laryngotracheocutaneous fistula 15 months after SCL-CHP as a consequence of chondronecrosis, prompting total laryngectomy.  相似文献   

15.
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观察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总结1986~1995年间各种喉部分切除术379例,男290例,女89例。声门上癌184例(按1992年UICC标准T18例,T2115例,T348例,T413例),声门癌192例(T1115例,T263例,T313例,T41例),跨声门癌3例(T21例,T32例)。共8种术式,即声带切除术26列,垂直部分切除术138例,额侧切除术7例,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3期声门上喉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收治的T3期声门上癌70例,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2例,喉声门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9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8例,喉近全切除术1例。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喉腔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剂量50~60Gy)。结果:3年生存率为79.2%,5年生存率为68.4%。70例患者中已拔管60例,拔管率为85.7%。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及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发声成功,无一例因喉腔闭锁而致发声失败。结论:T3期声门上癌虽属晚期喉癌,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运用多种修复方法,提高外科手术技巧,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次全喉切除双颈阔肌皮瓣喉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T4声门区喉鳞状细胞癌次全喉切除双颈阔肌皮瓣喉重建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及疗效。方法 选择13例T4声门区喉鳞状细胞癌施行全次全喉切除双颈阔肌皮瓣喉重建术。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发音成功率为100%,其中11例言语可接受度达7级,言语可理解度为95%以上,余2例言语可接受度为5级,言语可理解度为90%以上。误咽发生率为15.4%(2/13)。3年复发率为23.1%(3/13),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和76.9(10/13)。结论 该术式扩大了常规次全喉切除术的适应证,有效地恢复喉的全部功能,提高中层得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T3 laryngeal carcinomas is total laryngectomy, we have obtained favorable survival results for selected cases with partial laryngectomy, as exemplified in the literature. Extending the indications up to ultimate limits by partial, but radical surgical techniques is the recent trend in the world, for the conservation surgery of laryngeal cancers.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T3 laryngeal cancers, instead of irradiation, should be surgical and, for select cases partial laryngectomy, depending on laryngeal embry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lymphatic drainage, may be carried out. We have performed partial laryngectomy with elective or therapeutic and radical or 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for 43 T3 laryngeal carcinomas at the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Istanbul Medical Faculty, University of Istanbul in the years 1978-1991 and obtained 2, 3, and 5 years of survival rates, which are 89, 79.4, and 7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老龄喉癌喉部分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总结1986 ̄1996年间99例65岁以上老龄喉癌患者行各种喉部分切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声带切除44例、垂直半喉切除31例、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15例、声门水平切除2例、水平垂直(3/4)切除22例、喉近全切除5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10例。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了发音功能及吞咽功能,拔管率为91.9%。术中无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5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12-3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并同时行喉结构及其功能重建术治疗经适当选择的48例T2-3声门型喉癌,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57.0岁.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作声嘶程度的听觉心理评价,观察双侧声带的活动度、对称性、平静呼吸时声门宽度和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评价呼吸和吞咽功能情况;随访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拔管,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除声带的活动度外(P=0.343),声嘶程度的听觉心理评价(P值均<0.01)、声带的对称性(P=0.000)、平静呼吸时声门宽度(P=0.001)、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P=0.001)、呼吸功能(P=0.001)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术后吞咽功能不受影响(P=0.310).术后喉狭窄1例,复发1例,复发率2.1%;颈淋巴转移1例,肝转移l例;死亡2例.Kaplan-Meier法计算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88.9%.结论 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经适当选择的T2-3声门型喉癌,可有效减小创伤并利于患者的呼吸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