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风治牙痛     
中医历来将防风作为发汗解表、祛风湿药,止痛方面可用治头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疮痈肿痛、外伤疼痛等。一偶然机会,我以防风治牙痛,效果极好。而古代中药书中并未记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与养气血祛风湿方对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抗炎作用差别。方法采用C57BL/6×DBA/1小鼠,复制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通过分别给予甲氨喋呤或养气血祛风湿方干预,观察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出现时间、II型胶原抗体的浓度以及病理评分的改变。结果甲氨喋呤与养气血祛风湿方对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出现时间和II型胶原抗体的浓度无影响。但是甲氨喋呤可以减少软骨破坏[(1.60±1.51)分vs(3.56±1.33)分,P<0.05]和骨质侵蚀[(0.30±0.69)分vs(1.67±1.50)分,P<0.01)];而养气血祛风湿方则减少骨质侵蚀[(0.22±0.44)分vs(1.67±1.50)分,P<0.01]。结论甲氨喋呤减少软骨破坏和骨质侵蚀,而养气血祛风湿方只减少骨质侵蚀,说明甲氨喋呤与养气血祛风湿方抗炎作用靶点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蔡姮婧 《家庭医学》2006,(19):59-59
侧柏叶 味苦,涩,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之功能。治鼻衄、吐血、咳血、便血:鲜侧柏叶30克,水煎服;或侧柏叶炭、地榆炭、丹皮、藕节各10克,水煎服。治流行性腮腺炎:鲜侧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清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2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药复方进行分析,掌握药对功效配伍规律。方法:进入文献数据库查找近三十年内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对配伍,对用药频数进行综合处理。结果:首方共有526份,其中两味配伍中药高频次数达到7971次,总频次共计46083次,平均每味中药使用频次达到5.78次。配伍频次超过33次的共计270对,配伍频次则达到了14378次。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药对配伍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祛风湿药与祛风湿药、解表药与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与补虚药、祛风湿药与补虚药、补虚药与补虚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与养气血祛风湿方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抗炎作用差别.方法 采用C57BL/6×DBA/1小鼠,复制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通过分别给予甲氨喋呤或养气血祛风湿方干预,观察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出现时间、Ⅱ型胶原抗体的浓度以及病理评分的改变.结果 甲氨喋呤与养气血祛风湿方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出现时间和Ⅱ型胶原抗体的浓度无影响.但是甲氨喋呤可以减少软骨破坏[(1.60±1.51)分 vs (3.56±1.33)分,P<0.05]和骨质侵蚀[(0.30±0.69)分 vs (1.67±1.50)分,P<0.01)];而养气血祛风湿方则减少骨质侵蚀[(0.22±0.44)分 vs (1.67±1.50)分,P<0.01].结论 甲氨喋呤减少软骨破坏和骨质侵蚀,而养气血祛风湿方只减少骨质侵蚀,说明甲氨喋呤与养气血祛风湿方抗炎作用靶点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之功能。治鼻衄、吐血、咳血、便血:鲜侧柏叶30克,水煎服;或侧柏叶炭、地榆炭、丹皮、藕节各10克,水煎服。治流行性腮腺炎:鲜侧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清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2次。桃叶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能。治各种顽疮不愈:鲜桃叶捣汁涂患处。治阴道滴虫:鲜桃叶  相似文献   

7.
金牛七 学名:Aconitum taipaicum,Hand.-Mazz.(太白乌头) 基原: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太白乌头的块根。 性味:温,辛、微苦,极毒。 功效主治:止痛,解痉,麻醉,解毒,祛风湿,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痹证,无名肿痛,痈肿疔毒。  相似文献   

8.
蛇年话蛇餐     
蛇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滋补强身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传说:唐代,有一个名叫刘师贞的人,其兄患风湿顽症多年,长期卧床不起,家人遍访各地民间验方屡试无效.一天晚上,刘师贞梦见为治其兄的病自己四处访医,忽遇见一位老翁,师贞上前求教道:“我兄患有严重风湿病,虽经多方治疗,仍无良效,请问有何办法治疗?”老翁道:“你兄所患风湿,一般药物是治不了的,但用羌活浸酒服可愈.”说完后老翁就不见了.师贞连忙记住药名,随即用羌活浸酒给兄饮服,其兄的多年顽疾果真慢慢痊愈了,从此,人们便知道了羌活的祛风湿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寿》1994,(7)
黄鳝又名鳝鱼,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据《本草纲目》载,黄鳝性温味甘,有补虚损、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本草经疏》载,鳝鱼甘温俱足,能补中益血、通经脉、祛风湿。可见黄鳝是一种于人体有益的食疗佳品。 黄鳝的吃法很多,可以制作出许多花色品种的美味佳肴,诸如烧鳝段、熘鳝  相似文献   

11.
续断是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神农本草经》:“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久服益气力。” [性昧、归经]苦、甘、辛,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应用] 1.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本品气味俱厚,兼入气血,能补肝肾,行血脉、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用于:  相似文献   

12.
周克 《自我保健》2007,(2):45-45
都知道四川人爱吃辣,问起他们为什么,他们总答.因为那里地势低洼,潮湿,容易得风湿.多吃辣椒祛寒防风湿。不少风湿患者被风湿反复折磨了许多年.一到下雨天就关节疼痛僵硬、肌肉酸痛,还会出现肿胀,活动不便.严重者还会造成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3.
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其功能为补肝肾,养精血,乌须发,主治气血亏损,遗精带下,腰膝酸痛,须发早白,痈疽瘰疠,肠燥便秘等症。其藤名夜交藤,有安神止汗,祛风湿,通经络和治失眠,贫血等功用、鲜叶捣烂外敷,有拔毒生肌之效用。  相似文献   

14.
桃儿七果实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Wall.)Ying]为西北地区常用草药,有祛风湿、利气活血、止痛止咳、治月经不调等功效。民间用根治疗风寒咳嗽、跌打损伤等。桃儿七根中所含有效成分鬼臼脂素现已研制成抗癌新药(鬼臼乙叉甙Vp—16)。近年来,我所在考察桃儿七资源时发现,民间孩童摘食桃儿七果实,至今尚未发现有中毒现象。为了深入  相似文献   

15.
伤湿止痛膏是外贴药,也是许多家庭常备止痛药膏。它的功能是祛风湿、活血止痛,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扭伤的治疗。近几年经过临床应用证明,伤湿止痛膏还有一些新用途。1治头痛遇到不明原因的头痛脑热,可将伤湿止痛膏剪成2-3平方厘米的小方块,贴在两侧太阳穴上,一般5-10分钟后头痛即可缓解或消失。2治伤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大椎穴(第7颈椎和第1胸推棘突之间)上,24小时更换1张,直至痊愈。3治牙痛将伤湿止痛膏贴在与牙龈肿胀处相对应的脸上,一般匕一30分钟后局部胀感、疼痛感可减轻或逐渐消失。4治…  相似文献   

16.
<正>太汲神风湿骨病辨证用药技术的精髓在于"杂合以治"整合治痛"。"杂合以治"体现于:在中医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应用膏药、药物、针罐、手法等方法综合治疗风湿骨病。笔者在应用太汲神辨证疗法1年中,在以膏药为中心,配合针刀,针灸,手法,心理疗法,体疗、食疗治疗风湿骨病得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黑芝麻桑椹糊 黑芝麻及桑椹子两药配伍,有降低血脂之良效。黑芝麻性味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等功效。桑椹为桑树的果实,性味甘、寒,能“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取黑芝麻60克,桑椹60克,白糖10克,大米30克。黑芝麻、桑椹、大米分别洗净后,同放入砂盘中擂烂。瓦锅内放清水三碗,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水  相似文献   

18.
侧柏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叶,又名柏叶、丛柏叶、扁柏、云片柏等,为柏科常绿植物侧柏的嫩技与叶。中医认为该品味苦涩,性微寒,无毒,人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之功。可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痄腮、烫伤等症。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曰:"它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止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含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还含有丁香油烯、松柏苦味素、鞣质树脂、维生素C等。据药理实验发现,侧柏叶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9.
保健食品中淫羊藿甙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淫羊藿甙主要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淫羊藿甙是补肾壮阳保健食品中主要的功能因子。为准确检测保健食品中淫羊藿甙含量,我们研制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时玉衡 《长寿》2006,(12):10-10
将滋补中药的有效成分浸在酒中,即成药酒。药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散诸痛、祛风湿之功,是冬春季节调治进补的佳品。那么,怎样泡服药酒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