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合浦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诊治的心血管急症患者1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急诊救治效果。结果 184例患者经急诊救治后好转175例(占95.1%),无效7例(占3.8%),死亡2例(占1.1%)。结论应根据心血管急症具体类型合理选择急救药物,以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在护理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逐渐趋于平稳(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及时发现心血管急症,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绕行急诊科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心内科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按照是否绕行急诊科分成绕行组(47例)和无绕行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PPCI术中及术后相关数据,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前壁心梗的患者,按照急性前壁心梗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3小时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3-12小时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在住院期间临床治愈率、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心室重构情况的影响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42例(95.45%),对照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31例(81.5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以及左室舒末内径减小,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及时的对急性前壁心梗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前壁心梗的患者,按照急性前壁心梗发病后至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3小时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3-12小时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在住院期间临床治愈率、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心室重构情况的影响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42例(95.45%),对照组中患者治愈总有效为31例(81.5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半年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以及左室舒末内径减小,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及时的对急性前壁心梗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期食用低钠盐(low sodium salt,LSS)的老年患者出现心血管急症的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59例长期摄入LSS且因胸痛、心悸或胸闷而到急诊就诊的患者资料,分析其急诊血压、血生化及心电参数特征,并与73例无摄入LSS的患者作为对比。结果以上59例心血管急症的第一诊断分别为电解质紊乱(n=20)、心律失常(n=19)、血压异常(n=1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n=7),其中高钾血症为最常见的情形,有17例(28.81%),17例中并发低钠的有13例(22.03%),其次为并发10例窦性心动过缓(16.95%)。LSS患者收缩压、血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41);但血钾浓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肌酐及尿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S患者的肢体及胸导联T波振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QRS波时限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36、P=0.042);两组的P-R及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摄入LSS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在心血管症状急性发作时多表现为收缩压降低、T振幅及QRS波时限增大,可能与钠-钾的代谢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5 408例急诊患者中,急性心衰患者1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衰患者占所有急诊抢救患者的7.8%。≥80岁高龄患者比例29.1%。急诊病死率12月份最高。急诊抢救好转出院或自动离院212例(17.7%),急诊住院580例(48.4%),继续急诊留院227例(18.9%),转院64例(5.3%),死亡115例(9.6%);每年急性心衰病死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3.9%在入抢救室2 h内死亡,63.5%在24 h内死亡。2010、2011年24 h内死亡比例较2008年以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逐年延长。结论急性心衰占急诊抢救患者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急诊病死率,并减少急诊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DIVERT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4例,入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100%闭塞伴冠状动脉内血栓,开通IRA后均置入西罗莫司药物涂层支架。其中36例(A组)将0.36mm(0.014in)BMW冠状动脉导丝送至闭塞血管远端,沿该导丝送入血栓抽吸导管(DIVERTM),持续负压下从血管近端至远端缓慢推抽2~3次,造影提示血栓影消失后直接置入支架;另外38例(B组)按常规方法完成PCI术。比较两组间血管开通率、无复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开通率均为100%,A组无复流发生率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2.78%比21.05%,2.78%比10.53%,P均<0.05)。平均随访3.2±1.4个月,随访率93.5%,两组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为0。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DIVERTM)安全可行,操作简单,能够明显减少冠状动脉内血栓,降低无复流和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临床效果优于普通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急症的临床急诊急救诊断措施和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并总结相关的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1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入院患者。心绞痛37例,高血压危象29例,心房纤颤5例,心源性猝死20例,窦性心动过速24例,心肌梗死10例。结果经积极诊断与救治,125例患者中,117例经救治效果评估为好转,好转率为93.60%,3例出现死亡,5例为救治无效,无效率为4.00%,死亡率为2.40%。结论临床对心血管急症患者要做好急诊急救工作,及时诊断救治,并针对不同的急症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救治方案,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延迟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院2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介入治疗或接受介入治疗的种类、将患者分为直接急诊PCI治疗组(急诊组)75例,延迟PCI治疗组(延迟组)73例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128例.收集并分析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对存活出院的患者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于出院第12~48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基线资料急诊组ST段抬高例数高于其他两组,住院天数明显降低(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急诊组和延迟组.平均随访4.3±2.7年(1.8~7.5年),完成随访247人(89.5%).随访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延迟组为57.4%±3.4%,急诊组为59.3%±7.5%,对照组为54.7%±4.1%.延迟组死亡1例,急诊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14例.与对照组相比,延迟PCI治疗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降低远期MACE的发生率;与急诊组相比,其左心室功能改善及远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延迟PCI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PCI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为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的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通率为分别为98.9%、53.6%(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8%、18.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6%、53.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8%、7.2%(P<0.05)。结论急诊PCI能明显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改善愈后,并且能提高STEMI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PCI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为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的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通率为分别为98.9%、53.6%(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8%、18.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6%、53.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8%、7.2%(P<0.05)。结论急诊PCI能明显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改善愈后,并且能提高STEMI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床边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10例危重和急症心血管患者的床边超声心动图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 4 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EF) ,指导临床治疗 ,EF≥ 5 0 %者 2 1例 ;≥ 4 0 % ,但≤4 9%者 12例 ;≥ 30 % ,但≤ 39%者 8例 ;≤ 2 9%者 6例。 4 1例 (37.3% )怀疑有心血管疾病 ,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得以明确诊断 ,17例 (15 .5 % )改变了最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2 6例急性心肌梗死 ,EF≤ 4 9%者 ,经治疗后复查床边超声心动图 ,为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为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迅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修正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急性期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我院55例于心肌梗死急性期,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经验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55例心肌梗死急性期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例,统计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2~5年随访情况,并与同期5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择期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55例患者心肌梗死发生至手术开始时间为(6.5±3.4)h,围术期死亡5例,2~5年随访患者死亡7例,其中因心脏因素死亡3例。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及住院费用均较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增高(P<0.05),远期生存率与择期手术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护条件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6~12 h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可以取得满意的远期生存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急诊治疗方法以及救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急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急诊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的效果以及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缓和的临床总有效率(4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急症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等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在处理急性胸痛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15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4年12月前非胸痛中心处理的123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由胸痛中心处理的19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确诊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门-球(D to B)时间、住院时间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确诊率显著大于对照组(82.3%比75.6%,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PCI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92.4%比83.9%,P=0.001),而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7.41±3.78)d比(10.09±4.03)d,P=0.025];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中,观察组D to B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58.08±16.26)min比(64.12±34.76)min,P=0.02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7.5%比50.5%,P=0.027),其中观察组患者心源性猝死(5.7%比6.5%,P=0.041)、心力衰竭(31.6%比33.3%,P=0.019)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痛中心处理急性胸痛患者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循环科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作24h内(其中6例>24h但<48h)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00支梗死相关血管的121处罪犯病变共置入121枚支架,97例患者急诊PCI成功,成功率为97%,病死率为1%。结论发病<24h的AMI患者急诊PCI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老年心肺联合疾病院前急症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肺联合疾病院前以急症发生特点和疾病谱的构成、相关因素及抢救疗效,探讨对此类急症发生的抢救、防治策略及意义。方法选择院前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诉并需呼叫120出救护车进行院前抢救的老年患者共568例,统计分析其特点、疾病构成、相关因素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心肺联合2种疾病急症400例(占70.42%),其中患者或家属自认为1种疾病的占73.25%;误诊、漏诊率13.56%。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冠心病急性左心衰发作最常见,与年龄、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心肺联合疾病急症的发生占急诊抢救病人的比例较大,应予高度重视。院前积极防治心肺联合疾病急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口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柳州市中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ACS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及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且在急诊PCI术前对照组患者给予负荷量(300 mg)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高负荷量(600 mg)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与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服药前与术后即刻血小板最大凝集率(MPAR),术后随访30 d时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服药前及术后24 h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两组患者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研究组患者MPAR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0%(14/100),低于对照组的34.0%(34/100)(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4.0%(44/100),对照组为34.0%(34/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口服高负荷剂量(600 mg)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其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术后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对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影响,亦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潜江市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2001-2012年收治的43例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急诊手术患者中,止血成功43例(100%),临床治愈42例(97.67%),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2.38%)。结论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