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巾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部分院校对于学科间衔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为了解学生对课程衔接的适应情况,笔者从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设置课程进度时,开始对本校部分2009级护理专业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并于学期末对这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点教学有利解剖学与生理学的衔接.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级医学专科护理系6个班级全体学生.于2009~2010学年上学期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进行试点教学,共260人分3组:对照组(解剖、生理各自按教材顺序上)、实践A组(解剖、生理在小范围内调整衔接)、实践B组(解剖、生理大范围内调整衔接).  相似文献   

2.
突出应用能力,构建护理特色解剖学课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建立起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框架为后继各门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的支撑、充实作用自不待言,而对临床护理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近些年来,在丁自海等[1-3]的大力倡导下,各层次护理专业纷纷增设了<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为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做出了贡献.笔者在护理专业解剖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突出护理应用能力的课程内容,构建了融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及护理应用解剖于一体,具有专业特色的<正常人体结构>课程.  相似文献   

3.
<正>《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护理相关知识和进行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奠定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据教学反馈,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如下一些原因:解剖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需要识记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解剖学属于陈述性知识,知识点多,知识结构相同,每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医学信息》2009,22(4):496-498
<信息资源管理>是我校为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新开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的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这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基础的教学普遍忽视护理专业特色,不重视实验教学.应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相关护理专业课程的要求设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基础的教学计划,构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基础教学体系,将解剖基础的教学与护理实训教学相结合,建立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学实验室,设计和制做适应护理专业教学的解剖学标本和模型,才能更好的适应护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建立起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框架为后继各门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的支撑、充实作用自不待言,而对临床护理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近些年来,在丁自海等的大力倡导下,各层次护理专业纷纷增设了《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为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做出了贡献。笔者在护理专业解剖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突出护理应用能力的课程内容,构建了融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及护理应用解剖于一体,具有专业特色的《正常人体结构》课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逐步加深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积极推进护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人体解剖学特色课程建设目标之一。为配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汕头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在组建基础-临床结合型英文师资团队、实施系统整合式模块教学改革和制作配套英文教学资源等方面做出了有效性实践。  相似文献   

8.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以模块式教学法,将护理解剖学试验课分为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并以护理操作技术为主线,突出每个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的融合,缩短了与临床的差距,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对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卫红 《解剖学研究》2009,31(5):399-400
为适应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和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护理解剖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护理解剖教学为护理专业服务,以适应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烧伤在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际上已经达到领先水平.烧伤专业护理有着较强的专业特点,集烧伤预防、临床护理、伤口护理、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于一体,对护士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本文对高级实践护士定义进行描述,并立足于烧伤护理,对烧伤专业高级护理实践的现状、发展烧伤高级护理实践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挑战性以及烧伤高级护理实践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烧伤高级实践护士将对烧伤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这可能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对既有高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培训,同时也需要行政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护理夜大学生的解剖学学习特点为:医学知识结构丰富,学习目的以学历与技能的提高为主,但学习时间较紧张,故学习要求以重点明确及提高临床护理解剖学知识为主。因此我们采取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实践,经过几年尝试,我们在护理夜大中推行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取得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对骨科患者进行压疮的预防.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提出问题,进行循证支持、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为骨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护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特点,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其教学对知识、技能、素质、才能有具体的要求,即“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都具体化了。因此,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应下一翻功夫。笔者在多年护理高职解剖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初步探讨,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对外界环境和新型人际关系的陌生,因护理工作繁忙和较强责任感的工作压力,使其更需要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1].如何调动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最佳效果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期望理论在护理临床带教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就期望理论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模式、可行性及实践应用等做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曹承刚 《解剖学杂志》1998,21(3):276-277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又是医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专业课程之一.随着我校护理学院的教学体制改革,解剖学等学科也进行了较大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尽快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解剖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试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6.
陈淑静 《医学信息》2010,23(4):862-863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必须注重护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卫生事业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上岗前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习,他是护理工作者踏入护理岗位,从一个学生转换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桥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初探,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临床护理的实际,介绍了临床护理实习中管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淑静 《医学信息》2010,23(6):1572-1572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必须注重护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卫生事业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上岗前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习,他是护理工作者踏入护理岗位,从一个学生转换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桥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初探,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临床护理的实际,介绍了临床护理实习中管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深化护理解剖学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护理解剖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探讨新形势下护理专业课程建设、微课建设在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定位,根据学术交流计划,由中国解剖学会护理解剖学分会主办,黑龙江省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解剖学会、广东省解剖学会共同承办,郑州国希望一山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课程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梳理护用药理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及应用,为高职护理专业护用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据挖掘课程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挖掘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挖掘理论,并且能够运用数据挖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生物统计专业而言它是一门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课程.本文拟就作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教授这门课程提出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