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肖琴  石鹏  孔浩南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7):511-515,5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城乡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与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2.7%的调查对象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朝阳区居民在伤寒、放射性事故方面知识与技能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9.9%和2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得分高于农村;越年轻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得分越少;文化程度越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得分越少.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对伤寒、放射性事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农村地区、年轻人、低文化程度居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苏州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循证苏州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和现场调查方式,对苏州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在的单位性质、职称以及公共卫生知识水平、风险认知水平、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风险认知水平、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在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影响群众健康,且极易造成心理恐慌和危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开展医学科普工作,通过通俗的科普宣传,帮助群众掌握医学知识,普及医学保健常识,树立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措施,能第一时间减少恐慌,最大程度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SARS期间民众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农村以及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并对相关部门领导进行访谈。结果:SARS期间民众异常心理状况普遍存在。政府、专业机构、媒体与大众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应充分关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恐慌和危机的及时、有效的干预,并建立综合、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这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也愈显迫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探讨新时期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发生的诱因入手,针对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组织机制、预警防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善后总结机制及科学的、高效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省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该省基层部队等级不同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卫勤机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63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95.3%。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问题知晓率为98.3%,仅74.9%能够准确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合格率为38.4%。应对能力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OR=3.741,95%CI:2.844~4.921);参加救助培训(OR=2.427,95%CI:1.597~3.690);参加应急演练(OR=1.822,95%CI:1.207~2.751);年龄(OR=1.465,95%CI:1.165~1.843);学历(OR=1.423,95%CI:1.085~1.867)。[结论]该省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应对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须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应急演练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危机风险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务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对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相关因素作路径分析.结果 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状况是最强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年龄,月收入,医疗机构级别等.结论 医务工作者的应对能力首先是建立在健康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年龄越长,能力相对要强,因此,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泸州市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网络调查和线下偶遇抽样结合的形式,对居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776位居民中,89.4%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不及格;危机意识低分组有874人(49.2%);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总均分为13.04±3.33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关心程度越高、危机意识越强、社区宣传力度越大则居民的应对能力越强,城市居民的应对能力水平高于农村人口。结论:泸州市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掌握较少,危机意识较弱,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丁建清  陈茜  孙美玲  周萍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29-1530
2003年SARS疫情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逐步规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技术,旨在提高应对能力.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和突发性,一旦发生,势必危害公众健康,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给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了解和掌握天津市学校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事件特征、发展趋势、分布情况,笔者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对天津市2008-2011年发生的21起学校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为完善和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时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建立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基础[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疾病流行早期控制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有关部门在其发展成公共卫生危机之前及早控制事态发展,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的综合能力[1-4].为此,本文针对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09-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天津市累计报告50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21 291例,死亡37 例,波及人口数240.83万人。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全部事件的 88.56%。学校仍为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其事件数占全部事件的75.35%。结论 天津市需高度关注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数据,从应急组织架构、应急物品储备、应急处置能力3方面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架构建设的13个分项目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预案体系完整率平均为9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平均为97.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25。结论:省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基本建设全面加强,应急能力提高,但应急物品储备有待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全面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阶段处于突发事件的多发期。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位居前列。如何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对我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日本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在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2000~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俊华  宋沈超  黄文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72-2673,2676
[目的]分析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特征,探讨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为制定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普查贵州省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0~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及应对情况;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描述性分析,综合评价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为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93.52%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农村;事件发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显示,伤寒、鼠疫、麻疹、食物中毒、痢疾等事件是我省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重点应放在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的预防、监测上,同时应重视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决策树模型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方法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三个等级: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以某地区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样本集,收集样本集中各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属性值及风险等级等信息,运用香农信息论中关于信息熵的理论,采取ID3算法,以各个属性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增益作为选择评价属性的衡量标准,逐层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节点(根节点或子节点),以某一树枝子集中包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为同一等级作为判断叶节点的标准,构建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性进行风险评估的卫生应急风险决策树模型。结果卫生应急风险决策树模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提供了评估规则,叶节点数代表了风险评估的规则数。结论卫生应急风险决策树模型能够用较少的关键属性快速、准确地判断事件的风险等级,为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快速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和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内涵和评估内容,探讨建立社会影响评估的理论框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研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引起了各基层单位的重视和关注。各基层单位在加强体系建设、构建突发公共卫生机制、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构建基层互联网+防疫的新模式等后,力求全面提升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完善社区治理的前提下能够保障各项突发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确保患者能够第一时间接受到治疗,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合肥市2005-2007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合肥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职业中毒类事件为主,分别占报告数的59.65%、22.81%;不同类型的事件的高发时间及区域分布有所不同;事件报告用时与事件类型和事件来源有关。结论应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准备。提高事发单位报告及时性和医疗机构对事件的确认能力是早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盛恩  李辉  胡茂红 《职业与健康》2013,(23):3190-3191,3194
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机构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主力军,其响应质量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成功率,因此,建立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评估体系有助于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灵敏度,有利于今后有效、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处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朝觐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以提高在朝觐期间该特殊人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朝觐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应急处理工作经验,总结朝觐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特点。结果注重朝觐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细节,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朝觐人群的影响,保障朝觐人群身心健康。结论朝觐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强的跨国群众性涉外宗教活动,规模大,人数多,做好朝觐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十分关键,对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