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肺转流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体会刘剑萍何广宁心肺转流(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基础,在CPB中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防止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总结近10年来60例心脏直视术CPB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60...  相似文献   

2.
超滤术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滤术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王永春1梁保成1王光策1992年10月至1993年12月,我们应用人工肾的超滤原理,在重症心脏直视手术心肺转流中并联一个人工肾,作心肺肾转流,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同期重症心脏直视手术的患...  相似文献   

3.
心脏直视术中被迫紧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临床上很少见。1985年3月~1997年7月我们在心肺转流术(CPB)下行心脏直视术4163例,其中7例在心脏手术中发生冠状动脉意外被迫行CABG,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男6例,女1例。年龄8~64岁,平均40.7岁。术前全组均无心绞痛病史,心电图STT无改变,均未行心导管检查。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例、Ⅲ级4例。原发病:心脏联合瓣膜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法洛四联症(TOF)、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8年 2月以来 ,用艾司洛尔 (eslomol)控制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心肺转流期间的心率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14例病人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8~ 5 0岁 ,体重 2 0~ 6 6kg ,其中室缺修补术 7例 ,房缺修补术 5例 ,二尖瓣  相似文献   

5.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搏动灌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搏动灌注与平流灌注的区别。 方法 将100 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灌注方法不同分为搏动灌注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分别采用搏动灌注法与平流灌注法。于转流前、转流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和升主动脉开放时,分别测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记录术中尿量,术中、术后血红蛋白尿例数,肢体末梢皮肤温度恢复时间,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时间;观察术后引流量,记录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和心脏自动复跳例数等,然后进行对比观察研究。 结果 搏动灌注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提高,术中尿量增多,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时间减少,肢体末梢皮肤温度较对照组提前恢复2~3 小时,提前拔气管插管6~10 小时,转流中血小板两组无差异;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随搏动时间延长逐步增高,术中、术后血红蛋白尿例数有所增加,但两组无差异;术后渗血引流量两组无差异。 结论 搏动灌注方法较符合生理状况,明显优于平流灌注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婴儿心内直视手术广泛开展,但由于心肌细胞尚未发育成熟,术中如何保护心肌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们在婴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以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肺转流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 ~10个月,平均(4.2±0.3)个月;体重3.5~10.0 kg,平均(5.1±0.4)kg.随机分为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组30例(A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及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组30例(B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术前所有患儿按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1].术前患儿无肝肾功能异常、肺炎等合并症,末梢血象正常.  相似文献   

7.
鱼精蛋白是心内直视手术中和肝素的必用药物。其所导致的过敏反应、低血压、非心源性肺水肿和严重的肺血管痉挛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 ,但鱼精蛋白引起严重冠状动脉痉挛还罕有文献报道。我院 1990~ 2 0 0 0年共进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麻醉 2 4 0 0余例 ,转流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痉挛 7例 ,现将有关临床表现和处理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7例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 15岁 ,体重6~ 4 8kg。所施手术分别是单纯室缺和房缺修补术各 1例 ,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行室缺修补术 1例 ,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行室…  相似文献   

8.
术后出血、渗血是心肺转流术(CPB)后常见的并发症,1987年vanOeveren等[1]报道在CPB中应用大剂量的抑肽酶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现对其临床疗效已基本肯定,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们通过对2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对其作用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CPB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男12例,女8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4例,室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术前1周均未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心功能ⅡⅢ级。将20…  相似文献   

9.
心脏直视术后胸腔引流血携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体血液及其制品具有溶血、同种免疫及血行性传播疾病等风险,所以自体输血日益受到重视。心脏直视术后胸腔引流血回输是自体输血方法之一。为此,我们研究了胸腔引流血的携氧功能。资料及方法随机选择1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病人,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5~4...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物复合麻醉对心脏手术应激反应抑制的研究连庆泉陈晓霖徐坚温怀凯体外循环(CPB)引起机体剧烈的应激反应。本文观察不同复合麻醉对CPB应激反应的抑制,探讨心脏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资料和方法心内直视术病人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60岁...  相似文献   

11.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神经元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比观察心脏不停跳与传统的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方法  1 0 3例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心脏不停跳组 (试验组 ) 51例 ,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 ,CPB中鼻咽温度为 32~ 34℃ ;心脏停跳组 (对照组 ) 52例 ,术中阻断升主动脉 ,CPB中鼻咽温度为 2 5~2 7℃。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病人颈内静脉血中S 1 0 0 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早期 ,S 1 0 0 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P <0 0 1 ) ,其中S 1 0 0 β蛋白术后 3d恢复至术前水平 ,NSE术后 1d恢复至术前水平 ;试验组S 1 0 0 β蛋白从转流 2 0min到术后 1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NSE从转流毕到术后 8h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试验组术后出现精神异常 1例 ,对照组术后出现偏瘫 2例。结论 颈内静脉血中S 1 0 0 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 ,尤其是前者可作为评价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神经元的损伤比传统的手术方式轻。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对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对单核细胞表面HLA-D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6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试验组(心内直视术组),1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非心内直视术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心肺转流前、体外循环心肺转流后、手术后第1d、第3d及第5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APACHEⅡ评分及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心内直视术组心肺转流后、术后第1d、第3dHLA-DR表达阳性的单核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且心肺转流后单核细胞数显著下降,单核细胞表面的HLA-DR分子数显著下降(P<0.05).肺叶切除术组手术后HLA-DR表达阳性的单核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但单核细胞占外周血白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HLA-DR表达阳性的淋巴细胞百分率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手术后HIA-DR表达阳性的单核细胞百分率心内直视组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2例心内直视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于术后第6dHLA-DR表达阳性的单核细胞百分率仍低于40%.结论心肺转流后机体免疫功能的障碍与单核细胞的功能紧密相关.动态监测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心内直视术后感染的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101例各种心脏直视手术病例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抑肽酶,另以同期52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研究大剂量抑肽酶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作用,用药组转流结束后创面较对照组干燥,手术止血时间缩短,术中失血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减少约50%(用药组316±114ml,对照组598±197ml);库血输入量抑肽酶组亦比对照组用量少(用药组468±148ml,对照组783±122ml)。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它明显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及库血用量。  相似文献   

14.
左心转流在心脏直视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左心转流抢救心脏直视术后重度低心排血量的经验。方法 5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顽固性低心排血量,应用Delphin Ⅱ型离心泵,经左心房-房心泵-主动脉或股动脉建立左心转流辅助循环。结果 5例均顺利脱离左心辅助,1例因心律失常早期死亡,2例晚期分别死于右心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痊愈出院。结论 重度低心排血量患者及时果断应用左心辅助,疗效确切,防止左心转流并发症,改善术后右心功能是提高左心转流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曾建业,韦涌初,袁春德,阮揩文,黄辉凡我院自1983年8月1994年1月应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为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矫治手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见附表2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相似文献   

16.
心内直视术期间脑血流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和研究了18例成人心内直视术期间脑血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脑血流以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结果表明:心脏功能明显影响Vm,麻醉可致Vm下降26.3%±16.7%,但某些心功能很差的患者Vm增快,体外循环转流中较转流前Vm下降42.7%,转流期间 Vm受体温、转流流量、通气、血液稀释等因素影响,体外循环毕较转流前 Vm提高 18. 1%。因此,许多因素影响心内直视术期间脑血流。TCD是目前研究麻醉期间脑血流及其影响因素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塞米松对体外循环期间白介素-8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介素-8是血管损伤和器官功能不全的主要调节因子。已证明白介素-8与体外循环术后心脏功能不全有明显关系[1]。如果能降低白介素-8的水平,可避免体外循环期间和术后的一些不良反应。鉴于此,我们在转流前应用地塞米松,观察其对术中和术后白介素-8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17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第1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5.4±13.2)岁,平均体重(53.0±6.7)kg。手术种类:VSD5例。MSI5例。平均转流时间(42.4±28.2)分,地塞米松0.2~0…  相似文献   

18.
心脏直视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转机对血液成分的破坏及体外循环中肝素对凝血机制的影响等原因,使心内直视术用血量大。我院1998年1~12月,完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18例,对其采取血液保护及机器余血(机血)回输等综合措施,明显减少了用血量,并有4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完全不输库血[1]。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剩余机血的回输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8例患者中男50例、女68例,平均年龄31.3岁(3~68岁)。平均体质量46kg(12~74kg)。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6例,动脉导管未闭心内直视修补…  相似文献   

19.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常温心脏不停跳(非停跳组)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围术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发生程度,并与低温停循环(停跳组)心内直视手术病例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选择非停跳组21例,术中鼻咽温维持在(33~37)℃,不阻断主动脉,心脏空跳下手术;停跳组23例,术中降温致鼻咽温(27~31)℃,阻断升主动脉,灌注高钾心脏停跳液,心脏停跳下操作。两组病人选择在病种分布、术前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异,术前均无甲状腺功能障碍,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于术前,体外循环(CPB)转流10分钟,停CPB10分钟,…  相似文献   

20.
目前 ,芬太尼麻醉仍是心肺转流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单独使用时需要量较大 (5 0~ 10 0 μg/kg)。为了能减少芬太尼用量 ,缩短术后拔管、ICU及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成本 ,近年来小剂量芬太尼 (30 μg/kg)复合其他全麻药如丙泊酚、异氟醚、七氟醚等 ,逐渐成为趋势。但复合法是否对术中病人血液动力学会有不利影响 ,尚未肯定。本研究拟对常规芬太尼麻醉与小剂量芬太尼 异氟醚复合麻醉对成人心脏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4例 ,均为拟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年病人 ,心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