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180/120mmHg),但不伴靶器官损害的临床情况[1]。耳尖放血疗法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其降压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4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住入院的病例,血压≥180/  相似文献   

2.
耳尖穴属于经外奇穴,耳尖放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操作简便,用之得当,取效迅捷,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费用低廉,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应用。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该疗法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现举数例报道如下。1操作方法将耳廓向前反折,高处折角即为是穴。先揉搓耳廓使之充血,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紧耳尖下耳廓,右手持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穴,然后两手对挤,视病情出血5~10滴,再予常规消毒即可。当日耳尖处不要接触水,以防感染。临床操作时可用粗毫针或2 m l注射器针头代替三棱针。2病案举例2.1高血压病患者何某,男,58岁,2008年6月7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6年余,血压最高达180/110 mmHg,曾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近3月服用卡托普利25 mg,每日3次,血压基本正常。近日因工作繁重,常感头晕头痛,血压亦偏高,服用卡托普利效果不显。测血压170/110 mmHg,给予双侧耳尖放血,各约7、8滴,然后嘱其静坐休息。20 m in后再测血压,为140/90 mmHg,头晕头痛明显减轻。第2日再次给予耳尖放血治疗,血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日后随访,患者血压平稳,无不适感。笔者曾用耳尖放血方法治疗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长期联合用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轻度高血压使用尼群地平10mg/次,1次/日;依那普利5mg/日,2次/日,3天后增加为10mg/日,27Pd日.中、重度高血压首先使用尼群地平10mg/次,2次/日;依那普利10mg/日,2次/日,治疗1周后,如没有达到预期血压,下周依那普利剂量加倍,直至血压达标.随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前收缩压(mmnHg)和舒张压(mmHg):分别为162.63±16.02、94.15±9.32,治疗后2周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mmHg)分别为132.05±6.22、80.33±4.22.结论:尼群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血压,降压相对平稳,联合用药,药量较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EH患者服用替米沙坦40~80 mg,每天1次,疗程4周。结果患者治疗前血压为(164.24±13.48/84.65±8.68)mmHg(1 mmHg=0.133kPa),治疗4周后降为(131.33±8.76/72.10±6.37)mmHg(P<0.01),患者脉压亦有明显缩小(P<0.01),24 h动态血压计算降压谷峰比值>6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E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每天早晨口服1次氨氯地平5mg和培哚普利4mg,B组(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每天早晨口服1次氢氯噻嗪12.5mg和氯沙坦50mg。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8周以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8.88/10.35mmHg、18.11/10.85mmHg、18.58/9.79mmHg;B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9.60/9.20mmHg、18.61/9.81mmHg、18.60/9.41mmHg。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用药后对血生化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并且两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种降压方案对血生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利 《亚太传统医药》2009,5(3):109-110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RVH)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断为RVH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行降压治疗,其中采用一种降压药的有6例,2联降压药18例,3联及以上降压药20例,经过2~4周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但有10例患者血压仍不稳定,治疗效果不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用1~3联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灵芝三萜类物质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的降压作用。方法以SHR和正常wistar-kyoto(WKY)大鼠为实验对象,1次ig给药,观察灵芝三萜类物质对SHR和WKY血压的影响。结果给药剂量分别为450 mg/kg(体重)和900 mg/kg(体重)时,灵芝三萜类物质对SHR大鼠具有显著降压效果(P<0.05或P<0.01),3 h后降压幅度分别达(20.5±11.9)mmHg和(25.1±13.8)mmHg;给药3 h后SHR血压降至最低点,此后15 h内血压趋于稳定,15 h后SHR血压开始回升,至21 h血压基本恢复到给药前水平,且灵芝三萜类物质对正常WKY大鼠无明显降压作用。相同质量(45 g)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灵芝三萜提取物喂食SHR大鼠,子实体提取物具有明显降压效果(P<0.05),而菌丝体提取物降压效果不明显。结论灵芝三萜类物质对SHR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血海穴即时降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赢取足够的时间。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急诊及针灸门诊的高血压病患者51例,随机分为针刺组27例和西药组24例。针刺组患者给予"四关穴"+血海穴针刺,西药组给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偶测血压值的变化。结果:治疗5min、10min、15min、20min时,西药组血压值较针刺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in、60min时两组间血压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四关穴"+血海穴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即时降压疗效相当,而且针刺"四关穴"+血海穴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涛  杨海玉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511-2513
目的:评价中药浴足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常规降压组(对照组,n=60)和常规+中药浴足组(中药浴足组,n=64)。常规组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联合厄贝沙坦片150 mg,1次/天;中药浴足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疗程为10天。应用动态血压评价两组患者24h平均血压、服药后1824 h平均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SBP/DBP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服药后1824 h平均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SBP/DBP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服药后1824 h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中药浴足组SBP/DBP下降幅度(17.8±9.0)/(10.2±3.0)mmHg,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中药浴足组血压晨峰程度下降(6.4±4.0)/(4.8±2.5)mmHg,与常规降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联合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方,不但24 h降压达标,而且更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程度,提高降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双降茶由中药钩藤、决明子、山楂、甘草和茶叶等制成的茶剂。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高胆固醇血症。为验证其降压作用和观察其毒性,特进行本实验。一、降压实验狗10只,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采用插管测压法记录颈动脉血压。给药前平均血压为120.6土10.2mmHg,十二指肠给双降茶5g/kg,半小时后血压开始下降,平均下降至87.6±9.7mmHg,下降27.2±5.9%(P<0.01),持续30分钟以上,最长者90分钟。二、毒性试验急性毒性:由于本制剂毒性小,未能测得LD_(50)。参照中草药制剂安全度试验方法,测得小鼠最大耐受量为人用剂量的555倍。亚急性毒性:家兔12只,随机分为给药  相似文献   

11.
张宗昶 《陕西中医》1989,10(11):486-487
<正> 笔者以中药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16例,女21例;10~20岁8例,21~40岁9例,41~60岁11例;病程1~3年13例,3~+~5年10例,5年以上者5例;原发性慢性肾炎23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检查尿素氮40~70mg/dl21例,71~125mg/dl 7例;血红蛋白4~8克/dl;血压90~150/130~200mmHg20例;24小时尿量不足400毫升7例,不足800毫升16例,1000毫升以上5例;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40容积%21例;高度水肿者18例,轻度水肿者7例,无肿胀者3例。  相似文献   

12.
王某,女,51岁。工人。1989年4月30日初诊。患者因头晕头痛发现高血压已10余年,血压一般为180~190/100~110mmHg,曾高达220/120mmHg。长期间断服用降压胶囊。去年夏季服该药后血压虽降,但头晕加剧,步态不稳而全休2月余。近每晚临睡服降压胶囊1粒。血压170/100mmHg,脉率60次/分,眼底检查诊为:眼底动脉Ⅱ级硬化(左),早期老年白内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后遗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1次/d,持续服用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后观察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24 h平均血压下降45/28 mmHg;治疗3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86%,治疗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98%,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脑梗死(后遗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确切,并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降压效果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降压起效时间平均需要1周,达到最大降压效果时间平均需要4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①大量蛋白尿>3g/24h;②低蛋白<3g/L;③明显浮肿;④高脂血症。其中①、②项为必备。一般资料本组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8~20岁25例,21~40岁14例,41~60岁8例;疗程0.5~1年26例,1~5年14例,6~10年5例,11年以上2例。临床分类Ⅰ型31例,Ⅱ型16例。2治疗方法西药强地松首始剂量1mg/kg,每天晨顿服,直到尿蛋白转阴后。每7~10天递减5mg,至15~20mg时每周递减2.5mg,直至2.5~5mg/d作为维持量,若8~10周无效则渐停。中药复方丹参16~20m l 5%G.S250m l静滴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4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1次/d,治疗前后测量血压,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缬沙坦治疗24周总有效率为76%,降压幅度20.3/14.2 mmHg。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对LVH亦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3级以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 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1次/d口服。服药1周后血压未达标者(≥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予以调整药物剂量,所有患者血压稳定后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 a,观察患者血压、颈动脉IMT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颈动脉IM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压及颈动脉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具有稳定的降压效果,并可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降压方联合西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左旋氨氯地平,5mg/次,1~2次/d。对照组28例缬沙坦,80mg/次,1~2次/d。治疗组28例益肾降压方(天麻15g,钩藤12g,石决明15g,杜仲20g,桑寄生15g,党参10g,益母草20g,夜交藤15g,丹参20g,生白术、川牛膝各15g,茯神9g),1剂/d,水煎100m L,分早晚2次温服;如血压仍140/90mm Hg且心率90次/min,心悸加美托洛尔12.5~25mg,1~2次/d;缬沙坦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ALT、CHO、TG、GLU、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9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47.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TG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降压方联合西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秉涛  张居运  张晓萌 《中医杂志》2003,44(10):757-757
我们于1995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仲景牌浓缩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1~82岁,50岁以上33例,60岁以上35例。患病5~10年41例,10年以上27例。患者血压在150~180/90~120mmHg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9.
尿毒症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5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3a,脐周剧痛14h"于2009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3a前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并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透析2次,每次5h.3a来透析过程尚顺利.但血压一直偏高,波动于150~180/80~100mmHg(1mmHg=0.133 kPa),长期服用"拜新同1片每日2次,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厄贝沙坦150mg每日2次,硝苯地平1片每日2次,卡托普利1片每日2次"等药.  相似文献   

20.
陈克勤副研究员临床30余年,对艾灸治病颜具心得。现择验案列举于下,冀以启迪后学,开阔思路。 1高血压刘某某,男,40岁。头晕肢麻,身疲无力,经查血压170/110mmHg,脉弦,体胖,舌淡,苔白滑。某医投予降压药治疗月余,毫无寸功。陈师依据胖人之体素蕴痰湿理论,认定其头晕肢麻系痰湿阻遏经络,法宜施灸以温经散寒,化痰除湿。遂用黄豆之大艾柱灸两侧足三里、绝骨四穴,各7壮。灸后血压即刻下降到150/100mmHg。翌日复诊,仍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