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对寰枢关节紊乱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寰枢关节紊乱型颈椎病并椎-基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患者4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20天后进行检测下列观察指标:1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椎-基底动脉(VBA)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各指标;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40例寰枢关节紊乱型颈椎病患者的TCD表现都为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加快;2对40例患者的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进行治疗前后统计比较,均有改善,治疗组VBA的Vp、Vd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VBA的Vp、V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对VBA的Vp、Vd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I值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寰枢关节紊乱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以加快为主;两组疗法均能有效改善椎-基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并且针刀疗法优于针刺疗法,针刀疗法治疗次数少,能解决频繁针灸耗时、影响工作等问题,值得在各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寰枢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探索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及寰枢椎矫正疗效的作用途径。方法: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常规中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寰枢椎矫正手法,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一次,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价患者主观症状和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比组内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TCD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寰枢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眩晕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治疗过程中天麻钩藤饮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CSA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天麻钩藤饮)与B组(颈复康颗粒),每组47例。对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与分析。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且A组改善效果与B组相比更为理想(P0.05)。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复发率的比较上,A组与B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减少了复发以及各种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针刀加牵引治疗组)和对照组(理疗加牵引治疗组)各4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其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 组,每组200 例.A 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 组治疗均1次/ 周,4次为1 个疗程.观察3 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 组为92.00%,B 组为83.00%,C 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症状评分量表(SOV)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SOV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脊柱调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针刀松解术结合脊柱调衡为治疗组,常规电针联合推拿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0%、95%,对照组为40%、8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脊柱调衡通过恢复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沟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椎动脉沟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80例患者通过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近期疗效.治疗组进行椎动脉沟注射,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结果: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别快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沟注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当.可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颈椎病.  相似文献   

9.
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并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正骨治疗的优选节段。方法:将90例具有寰椎轴线分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共3组,3组病例均以颈部的分理揉按为基础治疗,其中A组加用定点复位法调整C1~2;B组加用角度复位法调整C3~5;C组加用侧旋提推法调整C6~7,以症状、体征、X线片及TCD检测为观察指标,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颈椎三节段手法正骨均能减少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A、B、C3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0%、66.67%、60.00%,A组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较B组、C组更能改善寰枢椎轴线分离程度(P0.01);A组较B组、C组更能减少患者眩晕症状积分(P0.01)及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P0.05或P0.01)。结论:本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与寰枢椎的错动移位关系密切,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合并有寰枢椎的错动移位时,颈椎寰枢节段应作为手法正骨的优选节段,针对性地纠正寰椎或枢椎的错动移位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西药与郭程湘畅气通络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要高(P0.05),观察组血流阻力指数较治疗前下降,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内径均有所改善(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治疗组以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穴位注射于颈3~6夹脊穴及天柱(双侧)、风池(双侧)治疗。结果:痊愈率对照组为12.00%,治疗组为30.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33%,治疗组为97.3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高压氧(HBO)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HBO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HBO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中频治疗、电针、TDP照射、推拿等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口服西比灵和全天麻片,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耳穴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在治疗前和两疗程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头颅多普勒(TCD),观察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Vm),同时对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两疗程后的主观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痊愈率34.22%,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痊愈率16.67%,统计结果表明,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痊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Vm)有明显改善(P〈0.01),主观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首次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穴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肯定,对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Vm)有明显改善,同时,对主观症状的改善,起效快,即时效应明显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组)和对照组(牵引组)进行治疗,每组80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7.5%和92.5%,对照组分别为22.5%和86.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柳直 《西部中医药》2012,25(7):87-88
目的:观察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0例。A组应用标准旋牵手法治疗;B组应用旋转扳法治疗;C组应用颈椎牵引治疗。3组治疗均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 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2.00%,B组为83.00%,C组为63.00%。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eak、Vmi n、PI、RI等血流参数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活血定眩胶囊、西比灵胶囊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差异,评定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63/67),对照组82.54﹪(52/63),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个月内症状、体征有轻度复发者4例(6.34﹪),对照组18例(34.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重度复发者。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口服西比灵胶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无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单独采用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玮 《新中医》2011,(4):79-8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V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