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的毒性问题,系统了解中药毒性,消除对中药毒性误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介绍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以及中医药毒性理论,剖析当前中药中毒的根源,寻求解决方案。结果中医药有系统的毒性理论,明确的毒性分级和多样化的增效减毒方法,中药中毒问题的产生除了中药自身毒性,更多和用药不当相关。结论 "是药三分毒",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是问题关键,加强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学习,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郭国富 《中医研究》2012,25(9):72-74
有毒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研究的深入,毒性中药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一些疑难顽症均离不开它;但又很难使用,稍不谨慎,就会有中毒的危险,甚至致残、致死.中药毒性分级情况各不相同,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迄今尚无统一标准,仍沿用传统的经验分级方法,将有毒中药分为极毒、大毒、有毒和小毒4级.因用药部位、品种的不同,其成分的含量及所含毒性、用量、产地采集、炮制不同也有差异.因此,医药工作者在应用有毒中药时,千万不能盲目地乱用药物,应对症用药,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赵军宁  叶祖光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193-2198
中药毒性分级理论是我国传统医药对人类认识药物毒性和科学应用的特有发明和贡献,中药毒性分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重大科学问题。该文对传统中药毒性分级理论的形成历史和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基于新形势下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对中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中药毒性分级本质、科学内涵及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毒性分级标注提出修订建议。一方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现有小鼠/大鼠急性毒性分级不适合中药毒性特点,发展新的生物毒性测试技术方法(如Microtox,ADME/Tox等),制定有毒中药分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建立既能体现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中药毒性分级的评价方法体系与技术方案标准操作规程(SOP);另一方面,从药品监督管理角度,鉴于传统中药"毒性"与现代医学"毒性"并不等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拟定有毒中药风险分级管理名单,建议取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性味与归经]项下对"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表述,有利于国际接轨和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了传统中医药理论继承和体现中医药特色,在正文[注意]项下,保留根据历代本草记载标注"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表述,同时在该项下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加注中药毒性的具体表现、量效关系、毒性机制、毒性物质等描述,共同作为临床用药的警示性参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毒性中药在临床上应用于癌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病例增多,临床上应当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及管理毒性中药,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同时,规避毒性中药带来的风险。文章从毒性中药的分级标准、用法用量、配伍使用及炮制去毒等方面对毒性中药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索毒性中药的临床安全应用及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药"大毒"有毒"之品统称为毒剧药。阐述毒性中药的定义以及既有药理作用又有毒理作用的两重性,建立与完善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对中药成方制剂中的毒性成分的含量予以客观反映,可提高人们对中药毒性成分的认识。笔者在现行质量标准已规定有定性鉴别和低限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方法,并认为我国中药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及加入世贸组织后,需建立与完善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不断提高中药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毒性中药在顽疾.绝症治疗中扮演着"药性平和"之品难以取代的重要角色,但囿于其毒,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展"力捷效峻"毒性中药安全合理应用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肝功能相关指标在中药致肝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毒性相关程度进行综述与分析.方法:对近十年来国内用肝功能相关指标评价中药致肝毒性损伤的临床和实验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血浆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胆汁酸(TBA)、羟脯氨酸(Hyp)是中药致肝毒性损伤的灵敏指标,且都与剂量依赖相关;其中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呈现一定的毒性与时间依赖相关性.结论:肝功能相关指标评价是中药致肝毒性损伤的一级筛选指标,尤其是谷丙转氨酶(ALIT)、间接胆红素(IBIL)更是反映"量一毒"与"时一毒"关系的重要指标,且与临床肝毒性损伤表现相吻合,应为中药肝毒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进一步明确中药致肝毒性损伤的途径、靶点和临床早期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具有生殖毒性中药毒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具有生殖毒性的中药毒性成分。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所记载的具有生殖毒性中药毒性成分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具有生殖毒性中药的毒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苷类、毒蛋白、动物毒素、酚类和重金属等。结论:应加强中药生殖毒性的宣传,合理使用中药,尽量避免或减少生殖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药毒性分级剂量标准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一中药毒性分级与毒性剂量标准。方法:统计不同药学专著中69味毒性中药的毒性分级与剂量。结果:部分药物在不同药书中,毒性分级不同而剂量相同,或毒性分级相同而剂量不同,或此书云有毒,彼书云无毒。提示:中药毒性分级与毒性剂量标准应尽快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药毒性,即所谓的有毒无毒。有毒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早在东汉时,《神农本草经》就把所收录的365种药物,按无毒、有毒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品;其中下品就有125种,属于“多毒”不可久服的药物。古代医家针对中药的毒性大小分为大毒、常毒、小毒等三类,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说针对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病收到相当效果后,就要停用,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组在放化疗基础上辨证给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放疗毒副反应评级情况及肿大淋巴结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5%,对照组80.6%,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颈部淋巴结消退率为95.6%,对照组为87.5%,治疗组颈部淋巴结消退率高于对照组,放疗副反应评级治疗组2.2,对照组2.9,放疗毒副反应评级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能够减少放疗毒副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综合治疗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化疗药联合治疗;单纯化疗组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48.5%,疾病控制率为84.8%。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24.2%,疾病控制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KPS评分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以有效辅助化疗药作用于肿瘤,无明显加重化疗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53例妊娠孕妇在分娩前1周内进行B超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检查。根据Grannum胎盘成熟度分级,分Ⅱ级组和Ⅲ级组,比较两组数据与新生儿评分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羊水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着性。结论:胎盘成熟的形态学改变对新生儿评分没有显着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群山 《河南中医》2004,24(9):22-23
目的 :探讨中药健脾化瘀消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方法 ,治疗组 (12 0例 )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瘀消水汤 ,对照组 (6 0例 )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Child -Pugh分级治愈率、B超检查、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Child -Pugh分级治愈率、B超检查结果、控制腹水远期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化瘀消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 ,腹水消退彻底 ,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证据分级体系在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地位,中医学和西医学临床证据特点的对比分析,评析了建立循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分级体系的各种设想,提出了具有本学科学术特点的中医文献证据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缺乏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数据采集通过多中心、随机、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数学模型,明确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其的相关性,探索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重要条目的关系,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函数式。方法:研究选择了全国12家医院作为分中心,采集人群涉及到不同地区。样本总量1788,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数据录入。用统计学相关系数法选取变量,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从而得到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相关性特征。结果与讨论:入选合格病例共为1788。SAQ、SF12的所有条目都与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有关(P〈0.05),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是对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分级与盆腔感染、不孕类型和年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的输卵管分级与盆腔感染、不孕类型和年限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进行防治。方法对15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根据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腹腔镜所见进行输卵管分级,并比较不同类型、年限、盆腔炎病史与输卵管分级的关系。结果不孕类型对输卵管的分级没有显著的影响,不孕的年限和输卵管的分级呈正相关,有过盆腔炎病史的输卵管分级明显高于没有盆腔炎病史者。结论输卵管分级与不孕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不孕年限、既往有无盆腔炎病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53例妊娠孕妇在分娩前1周内进行B超胎盘成熟度超声分级检查。根据Grannum胎盘成熟度分级,分Ⅱ级组和Ⅲ级组,比较两组数据与新生儿评分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羊水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着性。结论:胎盘成熟的形态学改变对新生儿评分没有显着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毛鹏飞  汪涛  郭巧生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922-1927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药用菊花种苗与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药用菊花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药用菊花种苗的株高、地径、根长、全株重、地上部分重、地下部分重和高径比7个形态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级;进行不同等级种苗盆栽试验,对植株生长指标,药材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确立以苗高和地径为种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初步制定了药用菊花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不同级别药用菊花种苗对植株生长、药材外观形态和产量有影响,Ⅰ级苗和Ⅱ级苗的地径和分枝数要多于Ⅲ级苗,而Ⅲ级苗的株高要比Ⅰ级苗和Ⅱ级苗要高。Ⅰ级苗和Ⅱ级苗分枝数多,花心直径和管状花数显著大于Ⅲ级苗,药材产量也显著高于Ⅲ级苗药材产量。而对药材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结论:移栽时种苗以Ⅰ级苗和Ⅱ级苗为佳。  相似文献   

20.
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在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独具特色,照搬西方医学分级体系不合实际,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药领域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回顾国际临床证据和推荐体系的发展,总结分析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中医药证据分级体系,阐述中医证据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中医临床证据分级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提供参考,进而推动中医证据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