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及时掌握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为控制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本市2013年主动监测、筛查和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 2013年本市发病率22.71/10万,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487例,比去年(1 195例)减少708例,报告病例数下降了59.25%。结论 2013年各旗县市区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数和发病率较2012年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证明本地区采取的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评价本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有效遏制布鲁氏菌病疫情,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为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人间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按照《乌兰察布市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筛查监测及入户宣教干预实施方案》要求,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每个旗(县、区)至少开展血清学筛查1 000人,同时由经过培训的布鲁氏菌病防治专业人员以入户的方式,对高危人群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结果全市各旗(县、区)除丰镇区由于特殊情况未开展血清学筛查工作以外,共对所辖地区的46个乡、镇(苏木)的454个自然村开展了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筛查和监测工作。调查65 696人,血检10 607人,检出阳性血清375人份。其中,感染率0.57%,发病率0.16%,患病率0.47%,确定并处理人间布病暴发点11个。结果全市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主动发现病人数明显下降,本市所采取的布鲁氏菌病患者免费救治措施效果初步显现。结论但是,布鲁氏菌病患者发病率由2013年的0.049%,上升为2014年的0.16%,说明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形势,为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对4个监测县(市、区)进行疫情监测,同时对12个县(市、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及对2013年新疆累计报告发病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年新疆16个布病监测县(市、区)流行病学调查共15 809人,血清学检测10 553份,血检阳性数1258份,血检阳性率为11.92%,患病数1185例,患病率为7.50%,新发病例数1136例,发病率为5.16/10万。结论 2013年新疆人间布病血检阳性率、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高于2012年,2013年全疆累计报告发病数3930例,与2012年(2251例)比较上升了74.59%,疫情形势仍比较严峻,今后应加强新疆人间布病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重点疫区和潜在危险区,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乌兰察布市2009-2018年布病病例数据,再应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结果可视化。结果 2009-2010年布病发病率超过300/10万的旗县为四子王旗,2011年为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和永和县;2009、2010、2012和2013年乌兰察布市布病发病率在旗县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2009年低-低聚集区分布于丰镇市,2010年低-低聚集区分布于凉城县,2013和2015年高-低聚集区都分布于察哈尔右翼后旗。结论明确了察哈尔右翼后旗和四子王旗分别为乌兰察布市布病的重点疫区和潜在危险区,建议加强察哈尔右翼后旗养殖场从业人员的布病防治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近些年来,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人畜疫情在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也有新的发展趋势。一、布病疫情:1.世界疫情:在世界上约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报告人畜间有布病疫情的近170个。在各大洲的人间布病疫情是:在拉丁美洲中有16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布病,其发病率为0.02~5.28/10万;欧洲有29个,其发病率波动于0.04~21.46/10万;在亚洲有33个,发病率为0.003~11.90/10万;大洋洲有9个,发病率为0.97~2.51/10万;在非洲有36个,其发病率为0.59~10.00/10万〔1,2〕。世界人间布病疫情分布广泛,但波动性大,各国间疫情差别较大。人间布病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当前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特点与规律的统计与分析,为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本市2015-2016年主动监测、筛查和全市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本市人间布病报告病例数1 339例,发病率70.72/10万,分别较2015年的(750例和39.88/10万)上升了78.53%和77.33%.结论 本市布病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出现由后山地区(畜牧业旗县)向前山地区(非畜牧业旗县)蔓延的新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吉林省1990-2010年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0-2010年本省人间布病监测和疫情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21年间共报告发病11 771例,发病率在0.000~12.626/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2.23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发地区为白城市和松原市,高发季节为3-7月份,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30~54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本省人间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布病疫情出现大幅回升;布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与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重点牲畜交易市场人群布病的主动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是今后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徐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10-2016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徐州市共报告布病179例,年均发病率0.293/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0.454/10万和0.12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差异用统计学意义(χ2=55.388,P<0.001)。发病年龄以20~59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7.10%。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24%。布病发病高峰为3-8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4.86%。县(市)区布病发病率高于城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6,P=0.001)。结论 徐州市布病疫情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人群、地区特征。应根据布病流行特征,加强布病监测和分析,适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某旗属于人间布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自然疫源地,流行史较长,以往经过各部门多年的努力,曾在1996年左旗布氏杆菌病防治达到"基本控制区标准"。但是,从1999年开始,又出现人间布病散发病例,并有逐年上升的势头,直至2004年人间布病暴发,到目前为止,流行情况十分严重。2003年发病专率为16.66/10万;2004-2008年发病专率分别为439.62/10万、722.33/10万、690.40/10万、1307.49/10万、1554.07/10万、2490.26/10万、1474.96/10万、870.62/10万。通过对某旗布病的"三间"分布的分析,主要以牧民青壮年男性居多,从事牧业劳作时是这里传染布病的主要途径,由于某旗是纯牧业旗,因此布病的流行严重制约着左旗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大范围对布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做到人间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防止布病慢性化。方法对网报有人间布病病例的自然村和畜间有阳性畜的自然村,开展全人口布病血清学普遍筛查。结果布病患病率(2915/150289)1939.60/10万;布病发病率(1012/150289)673.37/10万。结论通过大范围主动筛查,使布病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免费治疗,防止了布病慢性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和牲畜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为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6—2012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库中人布病疫情资料和农业部《兽医公报》中牲畜布病疫情资料, 采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人畜布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大陆地区2006—2012年人间布病发病率由1.45/10万上升到2.93/10万, 年发病率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79 0~0.345 8, 且均呈正相关(均P<0.01), 有明显的聚集性;牲畜布病发病数在这一时期迅猛增加, 由2 032头上升到82 071头, 其中2010、2011、2012年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64 3、-0.072 8、-0.0833(均P<0.05);单变量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均显示人畜布病疫情存在正相关关系, 高聚集区集中在北方农牧区, 低聚集区集中在南方非农牧区, 疫情不断由北方向南方扩散。结论人畜布病疫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聚集性, 人间布病疫情聚集程度逐年上升, 而牲畜布病发病数与空间自相关指数大小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许昌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许昌市2010~2013年乙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许昌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9 84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5.82/10万,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143.02/10万下降至2013年的84.83/10万。报告发病率以许昌县最高为203.28/10万,禹州市最低为42.89/10万,8个县区中除长葛市外其他7个县区年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以25~29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25.44/10万,0~4岁年龄组最低为3.40/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7∶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8.77%;无明显季节分布。2010~2013年报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8.55%~98.68%。结论采取以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显著,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全人群乙肝疫苗覆盖率等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许昌市今后乙肝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付广芹  陈姗 《中国校医》2023,(10):748-750
目的 了解沂水县近6年人间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本县布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沂水县2016—2021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沂水县2016—2021年共报告病例84例,其中男性60例(71.43%),女性24例(28.57%),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0.6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9,P<0.001);0~17岁年龄组4例(4.8%),发病率为0.26/10万;18~34岁组10例(11.9%),发病率为0.68/10万;35~59岁组48例(57.1%),发病率为1.84/10万;≥60岁组22例(26.2%),发病率为1.44/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以农民(78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2.86%。发病月份以5月份(12例)最多,3—5月和11月发病43例,占总发病数的51.20%。结论 2016—2019年沂水县人间布病发病率总体平稳,2020年、2021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人群及职业分布存在差异,应采取联防联控措施,有效遏制布病疫情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县肺癌发病及死亡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现有发病数据预测今后肺癌发病趋势。方法收集崇明县1998—2013年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及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以描述年度变化趋势。结果1998—2013年崇明县肺癌发病7 275例,粗发病率为81.33/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122.36/10万、41.20/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998—2013年男性肺癌发病APC为1.70%,女性为4.97%;男、女标化的发病率均出现减缓趋势,女性发病增长速度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增长速度高于青中年。1998—2013年崇明县肺癌死亡6 102例,粗死亡率为68.22/10万,男性、女性分别为103.91/10万、33.30/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998—2013年男性肺癌死亡APC为2.01%,女性为4.54%,女性死亡增长速度高于男性, 65岁以上老年人群女性死亡增长速度高于男性。结论崇明县肺癌粗发病率的增高主要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崇明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变化, 为布病防治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04 - 2019年宁夏布病报告病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 2004 - 2019年宁夏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5 337例, 死亡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为15.21/10万, 范围为0.02/10万~44.83/10万, 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 731.60, P < 0.001)。其中, 2004 - 2010年处于低发态势, 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2011 - 2019年进入高发阶段, 年均发病率为24.83/10万。布病在全年各月均有发病,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 9月, 占71.60%(10 981/15 337);4 - 8月季节指数均> 100%, 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70岁, 占89.60%(13 742/15 33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性别比为2.66...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定西市201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定西市结核病的疫情状况,评价《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效果,为制订2011—202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在定西市3个县、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实检人数为4 485人,占应检人数的96.16%。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33.78/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22.30/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44.59/10万,较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00/10万,涂阳患病率为122.00/10万,菌阳患病率为160.00/10万,分别下降了63.55%、81.72%和72.13%,年均下降率分别为7.06%、9.08%和8.01%。调查人群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的知晓率为80.69%。结论定西市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说明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只要严格实施,其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包头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的疫情现状,为布鲁杆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包头市青山区、达茂旗、固阳县等9个旗县区作为监测地区,每个监测旗县选择9个以上的监测点,选择与家畜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重点人群进行人间布病病情调查。结果 9个旗县共计监测14 582人,检出阳性711人,感染率为4.88%(711/14 582),新发病例数为529人,发病率为3.63%(529/14 582),患病病例数为687人,患病率为4.71%(687/14 582)。结论继续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加大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人员培训,切实做好牲畜检疫、淘汰和免疫接种等工作,有效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 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6 - 2021年山丹县人间布病疫情数据, 描述三间分布(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6 - 2021年山丹县累计报告布病病例482例, 年均发病率为48.99/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4.85%, 409/482);男女性别比为3.16 ∶ 1.00(366/11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感染途径中, 养殖牛羊(喂养、清扫圈舍等)而直接接触感染者最多, 为107例, 占总病例的22.20%(107/482)。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1.09, P < 0.001)。山丹县下辖9个乡镇均有人间布病病例分布, 其中老军乡人间布病年均发病率最高(95.72/10万), 与其他乡镇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49, P < 0.001)。结论 2016 - 2021年山丹县人间布病疫情总体较高, 畜牧业部门应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7年报告的人间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7年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发病率从0.3/10万上升到21.6/10万,最高时达到25.5/10万,平均发病率10.5/10万;病例报告从2005年的3个旗(区)4例扩展到2017年的8个旗(区)439例,最高时达到519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集中在2-8月,2005-2017年在此期间报告人间病例累计2123例,占76.4%;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农牧民,2005-2017年报告病例中农牧民有2223例,占79.7%;男性多于女性,2005-2017年累计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2.57∶1。结论 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周期缩短,牲畜免疫检疫力度跟不上,大量进行散养的个体养殖户,在春夏两季与牲畜接触频繁且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疫情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南北方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探讨相应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2015-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报告的布病个案数据,描述总体疫情概况,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报告发病率、病例地域分布和人口学特征等发病特点。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布病104 12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1/10万。2016年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7.77/10万,较2015年(9.55/10万)下降18.6%,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0.27/10万,较2015年(0.21/10万)上升28.6%。与2005-2014年相比,2015-2016年全国90.0%的新发县区(378个)分布在南方。北方病例多来自于本县区(52.3%),南方病例多为输入性(59.6%)。南、北方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2:1和2.7:1。年龄M为48岁(四分位数间距:38~58岁)。北方病例中职业人群占86.8%,南方占62.7%。每年各月均有发病,高峰期集中在3-7月。结论 我国南北方人间布病疫情具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北方仍为我国布病的主要流行区,但南方的疫情有扩散的趋势。我国应针对南北方省份不同的疫情特点,采取适宜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