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钼靶X线立体导丝定位技术在乳腺微小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例经钼靶X线检查发现的乳腺微小病变,经计算机三维立体图像重建确定病灶位置,再用穿刺导丝定位方法对病灶进行金属物标志,然后根据金属标志物进行外科切除.结果:19例患者中,18例病灶一次性成功切除,定位准确率为95%.结论:钼靶X线立体定位技术是一种在乳腺微小病变手术中非常有效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金属导丝穿刺定位术在无体征的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诊治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45例乳腺钼靶提示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而无任何临床体征的患者,进行乳腺钼靶引导下金属导丝穿刺定位并切除活检。术中根据金属导丝位置精准切除乳腺病灶,离体标本再次摄片与术前片对比证实精准完整切除病灶后,快速送冰冻活检,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病例中,28例乳腺腺病,9例乳腺增生,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7例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病例实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结论乳腺钼靶引导下金属导丝穿刺定位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助于乳腺可疑钙化病灶精确定位及精准切除,避免了无法精准切除病灶而导致疾病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X线和乳管镜三种不同定位技术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PB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NPBL患者临床资料,56例行超声体表定位切除,21例行钼靶X线导丝定位切除,23例伴乳头溢液症状者行乳管镜导丝定位切除,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析三种定位技术对NPBL的诊治价值。结果 56例经超声体表定位患者,联合美蓝染色后可准确定位并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学检查均证实存在病变,其中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36例,病理结果与BIRADS分级一致;21例钼靶检查患者,均可见钙化病变,联合导丝定位后可准确切除病灶,术后证实4例恶性病变,17例良性病变;23例乳管镜检查均见乳腺导管内病变,且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3%,经导丝定位联合美蓝染色,可准确定位并切除病灶。结论超声、钼靶和乳管镜三种定位技术在NPBL患者定位、定性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准确进行病灶定位、切除,提高了NPBL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下细针定位穿刺活检术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02年1月~2011年12月的192例临床触诊阴性仅钼靶X线发现乳腺病灶的患者,通过钼靶X线引导细针定位,放入定位导丝,指导外科切除活检,经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92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191例一次切除成功,1例补切成功,经病理证实乳腺癌29例,乳腺良性疾病162例,异物1例,其中早期乳腺癌25例(占86.2%)。结论乳腺钼靶X线下细针定位穿刺活检术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无肿块乳腺癌的早诊率,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摄影中二维钩丝定位术对于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微小病变(Non Palpabie Breast Lesion,NPBL)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24例临床不可触及乳腺微小病变的患者,根据BI-RADS乳腺分类系统对病变进行分类,行X线引导下二维钩丝定位,送外科手术行乳腺局部病变切除,切除的乳腺组织须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证实可疑病灶确已完整切除,并标注病灶与导丝的位置关系,送至病理科行快速冰冻及常规病理检查。最后研究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X线表现为肿块患者6例,其中纤维腺瘤4例,占大多数。以成簇钙化为表现的13例患者中,腺病2例,乳腺增生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纤维腺瘤2例,乳腺导管浸润癌2例,以上三种表现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于X线征象为腺体局限致密影的5例患者,浸润性导管癌2例,腺病3例。结论对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患者,应选择X线引导下的钩丝定位术,尤其对于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病变,不仅可明确病灶的良恶性,而且可将病变完整切除或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分类指导触诊阴性乳腺病变钼靶二维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122例临床触诊阴性患者,钼靶x线检查发现微小病灶及微细钙化,并依据BI—RADS评估为3类及4类,均应用钼靶二维术前定位,然后切除病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BI-RADS评估3类48例,恶性病变1例,良性病变47例;BI-RADS评估4类74例,恶性病变54例,良性病变20例。在钼靶二维定位指导下,病灶切除完整。结论应用BI-RADS对触诊阴性乳腺病变评估分类为4类的病变,进行钼靶二维定位切除活检,对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科学、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钙化是乳腺癌常见征象,而微小钙化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征象[1-2]。由于X线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早期微小钙化(<3mm)检出率也随之增高,一旦发现,需进一步鉴定是良性钙化还是恶性钙化。钼靶 X线发现致密乳腺组织内的钙化及显示乳癌钙化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笔者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钼靶乳腺摄影发现有微小钙化征象的13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微小钙化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钼靶X线定位下切除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将入组的50例触诊阴性乳腺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实验组通过钼靶X线二维定位切除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对照组接受扩大区段切除术。结果所有病灶均完全切除,随访6个月均无病灶复发。实验组良性病变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良性病变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二维定位下切除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安全、准确,对恶性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发现簇样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铝铑双靶乳腺X线片中发现簇样钙化灶的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均匀性及是否伴肿块,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中乳腺癌29例,占76.3%;良性病变7例,占18.4%;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占5.3%.结论 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发现簇样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临床触诊阴性且无明显体征,仅乳腺X线片中见到簇样钙化灶的病例,术前行X线三维立体导丝定位活检是首选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发现簇样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中发现簇样钙化灶的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均匀性及是否伴肿块,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中乳腺癌29例,占76.3%;良性病变7例,占18.4%;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占5.3%。结论钼铑双靶乳腺X线片发现簇样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临床触诊阴性且无明显体征,仅乳腺X线片中见到簇样钙化灶的病例,术前行X线三维立体导丝定位活检是首选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微钙化在彩超检查阴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5年8月术前钼靶发现微钙化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患者均进行X线和高频彩超等检查,并将X线检查微钙化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45例(主要包括乳腺病25例,乳腺纤维腺瘤15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5例),所占比例为52.9%。恶性病变40例(主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0例,导管原位癌12例,小叶原位癌5例,浸润性小叶原位癌3例),所占比例为47.1%。乳腺恶性病变簇状钙化与良性病变簇状钙化在钙化数量、钙化点数、钙化密度、每个成簇钙化中钙化颗粒数和钙化病灶直径以及钙化病灶直径与钙化颗粒大小及密度是否均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乳腺钼靶X线检查微钙化对彩超检查阴性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微钙化在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中的钙化数量、钙化点数、钙化密度、每个成簇钙化中钙化颗粒数和钙化病灶直径以及钙化病灶直径与钙化颗粒大小及密度是否均匀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更好地帮助医师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应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吴建军  王志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455-1456
目的:通过分析498例妇女乳腺病变的钼靶X线片,总结出各种病变的X线特征,以提高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诊断水平。方法:498例均进行钼靶照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除拍乳腺平片外,尚进行溢乳导管造影。结果:良性病变中,乳腺增生症占57.2%、纤维瘤占6.8%、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1.2%;恶性病变占2.4%。结论:乳腺钼靶X线照片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乳腺病变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琛 《现代保健》2012,(19):73-74
目的:探讨钼靶和立体定位芯针活检应用于『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作用。方法:对25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双侧全数字化钼靶乳腺X线摄影,再对肿块行立体定位穿刺,手术活检病理对照。结果:在25例乳腺病变检查中,X线钼靶摄片诊断符合率为84.2%,穿刺失误及假阴性各占7.9%。钼靶结合立体定位芯针活检诊断乳腺癌浸润的诊断符合率为84.2%,阳性预测值为100%。活检为良性的病变,平均随访22个月,未见恶性病例。操作过程中的并发症主要为神经血管综合征(4%),活检术后血肿(4%)。结论:钼靶和立体定位芯针活检术简便准确,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是最佳的诊断方法,可以取代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14.
曹乐  黎庶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665-166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影像学方法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估。方法对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对术后标本行病理学分级,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钙化、单纯团块型、钙化并片影型在各级别DCIS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8.39、25.82、8.74,P值均〈0.05)。DCIS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DCIS的典型X线征象是恶性钙化,恶性程度越高的DCIS,出现恶性钙化的几率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片中簇状钙化的影像特征,评估簇状钙化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瘤,钼靶X线片发现以簇状钙化为主要征象的97例乳腺病例,就其钙化密度、数量、大小、形态及与肿块的关系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片内簇状钙化的特征。结果:①97例乳腺分型显示,Ⅲ型索带导管型和Ⅳ中间混合型占86.6%,且乳腺癌居多。②乳腺癌94例,其中非浸润性有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共39例,占41.5%;浸润性有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硬癌、单纯癌、粘液癌和髓样癌共55例,占58.5%。乳腺良性病变3例,其中2例乳头状瘤病合并中度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③94例乳腺癌所见簇状钙化的形态特征主要呈杆状、细砂状、针尖状和混合钙化,钙化数目>20枚/cm2;在合并肿块的77例中肿块内外均有簇状钙化灶的34例,无合并肿块20例,占20.4%.结论:成簇钙化是1种中性分布形态,良、恶性均可,根据乳腺钼靶X线片内的钙化特征可作为临床评价其良、恶性的较可靠依据。成簇微小钙化在临床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俞某因乳房疼痛来我院就诊,体检扪不到明显肿块,经乳腺钼靶摄片发现有可疑癌性病灶;朱某患乳腺增生症多年,钼靶摄片作进一步检查,发现一簇细砂样密集的钙化点。为确诊是否乳腺癌,以上两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病理切片检查,最后均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近几年来,因乳房不适来就诊的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触诊检查时摸不到肿块,而乳腺钼靶检查则可以发现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病变。因此,钼靶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数字摄影(乳腺DrY)引导下对乳腺微小病灶病理活检定位穿刺新技术与留置导丝引导手术切除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DR显示的微小病灶,测算出病灶距离皮肤最近点位并确定穿刺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改变传统穿刺方法,真正实现360°的全方位定位穿刺技术。用该定位穿刺技术留置导丝于可疑病灶区,指引手术切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8例微小病灶计算后倾斜角度为-150°-160°,穿刺深度为2.6-4.6cm。以误差≤5mm为满意,穿刺满意率97.6%;病理结果乳腺癌占所有穿刺病例37.5%。结论:该定位穿刺技术改变了以往只能从上方及侧方两个方向的传统穿刺方法,是经测量确定病灶与皮肤最近点360°的全方位穿刺技术。经临床使用以来,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穿刺与手术切检组织损伤最小等诸多优点,对早期发现乳腺癌,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迟雪丹 《现代保健》2011,(29):92-93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检查证实的36例乳腺肿瘤钼靶X线的表现特征。结果36例患者中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14例,良性病变22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13例,良性病变23例。钼靶X线诊断正确牢为97.2%。结论X线钼靶是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首选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发现微钙化对乳腺触诊及彩超检查阴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术前钼靶发现微钙化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钼靶X线、高频彩超及相应临床检查,对其微钙化X线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良性病变共37例,占48.68%;恶性病变39例,占51.32%。良性病变的发病中位年龄为41岁,恶性病变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4岁。59例(77.63%)患者表现为簇状钙化,17例(22.37%)患者表现为散在钙化。簇状钙化乳腺癌发生率为62.71%(37/59),散在钙化乳腺癌发生率为11.76%(2/17),其中2例散在钙化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形状不规则。结论:乳腺钼靶X线微钙化特征,有助于诊断乳腺触诊及彩超检查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散在钙化通常出现在良性乳腺疾病中,但当形状不规则时应警惕乳腺癌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自行设计研制乳腺模拟钼靶定位装置,并评估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具有完整资料的6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病例具备临床触诊阴性,乳腺钼靶阳性,BI-RIRADS:4A及以上,病变表现为钙化灶和(或)肿块。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乳腺模拟钼靶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对照组应用全数字钼靶摄片机进行坐标轴定位。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所用时间及是否一次切除方面相比较无差异;切除标本边缘距离病变最近距离有显著性差异(t=2.841,P<0.05);切除标本总面积观察组均值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5,P>0.05)。结论:乳腺模拟钼靶定位装置用于不可触及肿物,只有钼靶摄片阳性患者定位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可为患者节省经济费用,便于在更多医院开展此类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