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的名老中医继承工作与研究生教育脱节,一方面是名老中医经验缺乏象研究生这样的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的继承人,另一方面是研究生没有跟随老中医学习的机会。中医研究生具有年富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等优势,是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的重要力量,因而将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之中,是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关部门应在政策、环境、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邵长荣 ,男 ,生于 192 5年。浙江慈溪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龙华医院主任医师、全国暨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之一。先后培养研究生 6名 ,全国和上海市名老中医继承班学员 4名。195 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医疗系。 195 6~ 195 9年上海中医  相似文献   

3.
钱莹 《新中医》2011,(3):163-164
黄春林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琪为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两位医家在长期肾内科临床工作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试图将两位来自南北不同地域医家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名老中医的经验是深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医妇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但许多问题也从中显现出来,现阶段的培养往往忽视了中医基本功的训练与夯实,导致中医基本功薄弱。本文主要探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性,将名老中医临床思想及经验传承与中医妇科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结合起来,论述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及改革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中医妇科临床医学高等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内涵与实质。  相似文献   

5.
名医经验传承工作是实现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中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生具备了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医学功底,有一定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深入研究的潜质,造就了研究生教育阶段是培养名老中医传承能力的最佳时机。本文从跟师学习、整理和研读医案、总结方药、通过数据挖掘多角度解构医案等方面对培养中医院校研究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能力的意义、方法和要求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杨宝元主任中医师,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唐山市名医,唐山市名老中医,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唐山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唐山市医学会副会长。《河北中  相似文献   

7.
《河北中医》2006,28(2):F0002-F0002
杨牧祥,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第2、3批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相似文献   

8.
浅谈“象”和“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应读者要求,从本期起开辟“名老中医医话选”专栏。介绍名老中医和著名学者的宝贵临证经验,既能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丰富中医内容,又能启迪后学,利于培养中青年中医成长。我们相信,名老中医医话选专栏,一定能够得到读者和作者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李斯文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  相似文献   

10.
陈香妮  郝建梅 《河北中医》2012,34(11):1607-1608
杨震(1940-),男,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名老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年,博采众长,经验颇丰,在诸多疑难疾病的治疗方面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有幸侍诊左右,现将杨老师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延续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途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药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传承模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多元化。然而,大量隐性知识存在于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已有了初步应用,它可以拓展人类局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能力。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中医传承模式,可以深度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介绍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探讨并展望人工智能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中的应用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和精髓,本文分析了中医经典课程的现状和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特点,阐述了经典课程在基础类研究生培养中具有提高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中医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提出通过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师资力量等多种途径,使中医基础类研究生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面把握,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承研究模式,以及整理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促进名老中医有效传承研究模式与方法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医院制剂和协定处方多源于名老中医经验处方,具有促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推动医院特色专科发展、填充中成药市场空白、保证临床医疗需求的作用.文章针对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现状,分析医院中药制剂申报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源于协定处方的医院中药制剂转化研究策略,为促进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加快医院中药制剂转化提供参...  相似文献   

15.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方面的优势,从名医学术源流整理,学术思想挖掘及临床经验整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图谱构建和挖掘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多主题、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构建,探索名医经验传承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名中医为例,研究和探讨贵州近现代名中医的临床经验方心得、方义。方法:运用方剂学、中医临床基础和人物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临床适应病证、方药组成和方义探讨三个维度介绍贵州名中医的临床用方思路。结果:各位名中医的临床思路和擅长诊治病证各不相同,有以经方加减为主者,有以合方化裁为主者,有以中西医结合临床遣方用药者,流派纷呈。结论:贵州近现代名医经验丰富,但系统研究较少,流派研究更是缺乏,未来总结名医经验,探讨学术思想的传承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现代高等院校主要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况及其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习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模式,以及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学习的特色,并能为学习和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将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中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缺乏中医药特色,淡漠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不注重传统中药学精华的传承等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以经典名方为抓手,教学内容系统化;鼓励引导创新创业,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有效利用中医药学中的思政元素,润物于无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传承红色基因的思路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中药药剂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医疗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采取恰当的传承研究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尤为重要。本文从熟读经典、踏实临床、跟随名师及总结医案4 个方面论述了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经验传承方法,希望在传承过程中,努力结合名老中医本身的学术特点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创立更多、更好的传承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