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就上海市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看法、态度及相关法律、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开展问卷调查,为上海市今后的职业卫生的工作重点和宣传明确方向。[方法]在全市范围选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7876人开展问卷调查,用矿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情况较好,知晓率达95.9%。具有维权索赔意识的比例为95.7%;公众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主管部门应为政府(统领全市的领导机构)及卫生部门(具体事务主管部门);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价较高,评价差的比例仅为8.7%,在职业病防治态度上,有53.5%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工作岗位是否有职业危害因素;在职业病防治常识上,调查对象对酸碱等伤害处理常识、喷漆作业防护、电焊作业危害等方面掌握较差,男性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知晓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率也相应增高。[结论]在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常识的健康教育中,应充分发挥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的力量,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岗位的人群开展相应的普及宣教,将企业职业卫生培训与职业安全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应针对重点职业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开展以专业培训为主,形式多样的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为进一步了解双塔区城乡人群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及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07-09/13对辖区内部分城乡人群进行“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琴  高建明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53-1254,1257
目的了解淄博市淄川区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探讨行之有效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方法,为下一步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创建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问卷、座谈会、培训班等方法,结合淄川区健康促进企业活动的开展,对19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健康知识的基线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大部分职工具有一定的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了解职业病防治法,能够正确认识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职工普遍对职业卫生服务和慢性病防治知识需求强烈。结论企业通过岗前培训、警示标识、告知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要制定干预措施的职业卫生知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滨州市某纺织企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企业2012年来我单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494名职工进行调查,发放《职业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分析年龄、学历及工龄与职业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龄组职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基本常识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知晓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组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知识方面知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职工的文化程度与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工龄组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基本常识、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工龄组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并对不同职业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企业职工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性及如何防护,具备了相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工作中自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自觉使用防护用品及设施。为了解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探讨行之有效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方法,太原市铁路中心卫生防疫站对27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煤矿工人高血压知信行现状,为煤矿工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开滦集团某煤矿889名工人,对其进行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和高血压的防治态度及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889名煤矿工人中,知道自己血压水平的占85.03%,高血压并发症中肾脏、视力模糊的知晓率分别为23.06%和44.32%。愿意接受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工人占92.46%;但是愿意以限盐来控制血压的只占33.1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影响煤矿工人高血压知识、信念、行为的因素。此外,影响煤矿工人知晓高血压知识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年龄;影响其信念的因素有高血压知识、高血压家族史;影响其行为的因素有信念得分。结论煤矿工人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从而也影响了良好信念的建立。该煤矿卫生部门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采取措施,改变煤矿工人的高血压预防知识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在15~69岁的城乡常驻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995人中,10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5.68%,其中农村为69.84%,城市为81.62%。结论城市和农村居民在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应重视农村居民防治知识的提高,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山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15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73.45%,其中肺结核症状知晓率最高(95.76%),肺结核免费治疗政策知晓率最低(32.82%),不同年龄组、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该将老人、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作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海南省劳动者对于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4月通过微信平台,对海南省的劳动者进行在线调查,收集调查数据,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 结果 海南省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存在分布不平衡的情况,男性(20.6±5.6)得分高于女性(19.9±5.6),年龄>60岁者(18.1±5.9)得分偏低,地级市人员(20.7±5.8)高于县级市人员(19.9±5.3),学历越高得分越高,企业员工(21.0±5.5)和管理人员(22.0±5.4)得分较高;单因素分析及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均表明,年龄、工作地区、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和岗位等因素是影响职业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 结论 针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多种影响因素,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内容,利用新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城市务工人员作为一个与社会广泛密切接触的群体,其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影响着职业病的发病趋势。国家已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务工人员列入重点健康监测人群。为了解当今城市务工人员对《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措施,开展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法》的教育,对在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城市务工人员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煤矿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干预措施,为更好地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开展现场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活动,对538名煤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教育的干预,并调查干预前后煤矿工人对肌肉骨骼疾患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煤矿工人对关于肌肉骨骼疾患知识的知晓率为52.3%,较干预前(33.8%)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煤矿工人对该疾病的防治态度有所改善。结论 实施职业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煤矿工人对肌肉骨骼疾患的认识水平,改变对该疾病的防治态度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适宜在煤矿行业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凤琼  张华东  蒋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457-1459
目的了解重庆市永川区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明确卫生监督及技术服务工作的重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经费、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45家煤矿企业中,77.2%的企业未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4.4%的企业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26.7%的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告知,60%的企业未进行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66.7%以上的企业配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其中建立台账的占44.4%,发放防护用品的企业占26.7%。结论煤矿职业卫生工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相差甚远,政府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多部门协作,加强职业病防治宣贯,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莱芜市煤矿工人血常规异常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莱芜市三大煤矿3 225名煤矿工人,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采用指端末梢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2009年莱芜市煤矿工人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为7.63%,随着井下作业年限的增长,血常规、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均逐渐增高。通过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工人对血常规异常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显著增加。[结论]煤矿工人职业卫生防治工作中,应加强血常规异常的监测,全面了解职工身体状况,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煤矿工人尘肺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适合煤矿工人尘肺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焦煤集团4个煤矿600名下井工人,按年龄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和干预三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和干预三组分别采用单纯性集中授课;单纯性集中授课和发放宣传折页;单纯性集中授课、发放宣传折页和参与式培训的模式进行尘肺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除了《职业病防治法》及就医场所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67.80%和68.48%,煤矿工人对尘肺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85%;相关态度认可率范围为70.36%~91.82%;相关行为形成率较低,如主动学习尘肺病健康知识仅51.28%。健康教育干预后,三个干预组的煤矿工人对尘肺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均显著改善,组间相比可知干预三组的效果最佳(P〈0.05)。[结论]三个干预组所采取的干预方式都可以改善尘肺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但以单纯性集中授课、发放宣传折页和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效果最佳,是尘肺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汽车修理企业员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企业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121家汽修企业514名员工,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病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知晓率为87.1%,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员工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管理人员的知晓率要高于生产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及岗位的员工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汽修企业514名职工获取职业病知识的途径以单位培训为主,占89.5%。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情况较差。[结论]汽修企业职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应针对低学历男性等重点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煤矿地面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现状。[方法]2010年3月对高平市11家煤矿地面工作噪声现场进行噪声强度测试,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测噪声作业点105个,超标率50.48%,共为1614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听力损伤314人,检出率为19.45%。[结论]本次对煤矿企业地面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防护情况的调查,提示在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狠抓煤矿防尘工作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煤矿地面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加强噪声的治理与防护,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噪声强度,同时应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disease in mining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review is based on research-based literature on occupational lung disease in the mining and related industries, focusing on conditions of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arising from asbestos, coal and silica exposure. Both 'traditional' and 'new' concerns about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disease in miners are addressed, with the inclusion of practical evidence-based findings relevant to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Mining is not a homogeneous industry since current miners work in formal and informal operations with numerous, and often multiple, air-borne exposures. A further occupational health challenge facing primary care practitioners are ex-miners presenting with disease only after long latency. The sequelae of silica exposure remain an occupational health priority, particularly for practitioners who serve populations with concomitant HIV and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nd even when exposure is apparently below the statutory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asbestos related diseases, lung cancer and other occupational respiratory diseases remain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even after mining operations cease. While mining exposure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lung disease, smoking is a major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lung cancer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airways disease necessitat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ning-related occupational lung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