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梅  石静 《贵州医药》2009,33(5):458-459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急腹症。起病急,发展迅速,病因复杂.常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61例经手术和临床治疗后随诊观察证实的急腹症患儿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临床急腹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2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各种急腹症病变平扫及动态增强影象特点,主要采用MPR技术,必要实行CPR、MIP及VRT,对图象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并与临床及病例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影象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32例患者中,CT正确诊断125例,总的临床符合率93.9%。其中梗阻性病变及肠穿孔的正确诊断率达100%,炎症病变、出血性病变,分别94.1%、92.3%,缺血性病变由于2例未行增强扫描致使准确率降低为66.7%。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临床诊断急腹症疾病十分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对疾病的定性诊断、部位及病因诊断及指导外科手术具有较大价值,可作为急腹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传统X线腹部平片对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有限。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部位、原因等方面诊断具有较大优势。多数学者认为CT应作为肠梗阻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5例急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CT检查并被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急腹症病例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CT对急腹症病因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对急腹症病因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急腹症病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故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在小儿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的急腹症患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对小儿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发现病变所在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28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扫描速度快,对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均有较直观的显示,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小儿急腹症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9例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急腹症病例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9例急腹症患者经MSCT检查,绝大多数做出准确诊断,正确诊断率达96.3%.结论 MSCI对急腹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它能使急腹症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可作为急腹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病因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对本院2005年3月~2009年9月96例经MSCT检查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MS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96例患者经MSCT扫描均能发现病变所在的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83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6.5%。结论MSCT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急腹症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它能及时提供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探讨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常见病因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213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64排螺旋CT病因诊断的影像资料,并和临床结果对比。213例肠梗阻病例中,梗阻病因准确诊断191例,误诊12例,未明确病因诊断10例,诊断准确率90%。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常见病因诊断准确率高并可观察腹腔内其他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经手术确诊的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MSCT诊断准确率为100%;TTE诊断准确率为71.1%。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时具有准确、快速、安全的特点,并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6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学改变。结果临床诊断水肿型胰腺炎46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0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48例(64.5%)、密度改变22例(28.9%)、胰腺周围液体聚集8例(10.5%)、胰腺内坏死10例(14.4%)、并发假性囊肿6例(7.9%)、并发脓肿4例(5.2%)、并发蜂窝织炎12例(15.8%)、少量胸腔积液18例(23.6%)等影像学改变。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多层螺旋CT征象,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63例术前CT诊断为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例进行全腹部扫描,1.25mm薄层重建,主要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合窗宽技术进行动态连续观察,并将CT扫描诊断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63例经CT确诊的患者中,58例肠系膜扭转、肠扭转合并肠梗阻经手术确诊,CT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100%,5例为单纯系膜扭转、肠缺血。主要征象有肠系膜血管的"旋涡征"(显示率100%),肠管的"鸟嘴征"(35/63),全部病例均显示不同程度肠系膜增厚、水肿,腹腔积液51例。结论:肠系膜血管的"旋涡征"是诊断肠系膜扭转、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全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对该病的显示率极高,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的CT表现和局部并发症的特点及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SAP病例的临床CT资料,均行CT平扫,12例行增强扫描,13例多次复查。胰腺区域采用薄层扫描,按CT影像学分级后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胰腺肿大,早期均并发胰周液体积聚,后期并发症中有:假性囊肿(10/32)、蜂窝组织炎(8/32)、脓肿(2/32)、假性动脉瘤(1,32);D级23例,8例后期有并发症,E级9例,全部有后期并发症,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13例。结论:SAP是一种病程和预后复杂多变、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的外科急腹症。CT检查能够早期识别SAP及并发症,对临床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以及监测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39例行KUB及IVP或B超检查后,因需要明确诊断或了解泌尿系的功能及组织关系而进行MSCTU检查的病例。行CT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尿路造影。扫描完成后,经过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全尿路影像,对感兴趣区进行旋转以得到显示病变及全尿路图像;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方法得到尿路立体影像,泌尿系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的图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完成全尿路扫描。本组243例泌尿系结石,MSCTU平扫显示241例(99.1%),包括37例单纯输尿管结石,52例单纯肾脏结石及152例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多发结石;CT平扫未见而造影所见的2例结石病例中有2例因为发现梗阻部位重新阅读图像资料而发现。结论:MSCTU利用MSCT超高速、全腹部扫描,经过图像薄层重建和多项后处理技术,较好显示泌尿系全貌,其丰富的图像资料为临床提供了极为有用的信息,可作为临床一种极佳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70例颅内出血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占80%;脑实质内出血4例,占5.7%;脑室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2例,占2.8%。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类型,多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生产过程多有轻至中度窒息史;②脑内出血多合并重度窒息史;③脑室内出血多在脑室后角形成血-脑脊液平面;④硬膜下血肿合并皮下血肿,并有产伤史。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常规的颅脑CT检查有利于颅内出血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推测愈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80-18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中,64例(94.1%)在腹腔镜下完成诊断和治疗,手术时间为30~125min,平均47min。术中出血量为13~210ml,平均45ml。4例(5.9%)中转开腹。平均住院6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患者。结论:腹腔镜用于急腹症患者具有诊断及时、疗效可靠、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经CT诊断,临床或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部分病例行平扫后增强扫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8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CT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不均匀,胰周积液,肾周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形成等.结论:螺旋CT检查有助于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对并发症的判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建军  叶巽  潘国兵  帅海涛 《医药世界》2010,(10):1177-1178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急诊CT表现,评价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肾下极,部分病例作全腹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疗结果与CT诊断进行对照,观察急诊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8例腹部创伤患者中,CT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64例相符,CT诊断符合率94.12%,6例诊断不全的原因为多发伤,尤其是血管和空腔脏器的损伤。结论急诊CT检查对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作为腹部外伤急诊检查的常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肠梗阻多排螺旋CT检查资料,并将临床、手术病理结果与MDCT诊断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DCT平扫或平扫+增强扫描,成像方法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重建成像。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敏感性为100%,部位准确率为98%,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4%。其中,肠道肿瘤20例,粘连性肠梗阻13例,肠道炎症5例,腹部疝6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胆石性肠梗阻2例,肠道扭转2例。结论 MDCT对急性肠梗阻、部位及其病因的诊断、血供情况的了解均有重大意义,可作为急性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声在急腹症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89例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直接经超声显示病因病变而作出病因诊断的患者349例,40例患者根据间接征象作出病因诊断,病变显示率为89.72%(349/389)。结论:超声在急腹症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对髓质海绵肾的螺旋CT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例髓质海绵肾患者,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全腹部CT平扫,必要时加增强扫描。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病程10余天至1年。主要症状有腰胀、腰痛,1例有纳差、恶心、无尿、水肿(临床考虑有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无临床症状,体检B超发现有双侧海绵肾。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为肾脏皮髓质交界处斑点或斑片状高密度影(结石或钙质沉着)。结论:螺旋CT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敏感性高、准确率高,可以定性诊断,而且还可以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结石及积水,图像直观,有利于临床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