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精神病的诊断仍然是根据病理心理表现,即症状.诊断过程建立在临床观察上.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确诊的技术有多方面的弱点.它与病理心理表现的意义和可靠性有关.当前我们虽然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有一些有效的标准,但它们还不能确切地把许多病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根据病理心理表现来诊断精神分裂症有一个最大的局限性:症状并非疾病本身.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特征性症状是极易辨识的,但这些症状并不是分裂症所独有的.例如,精神分裂症的一些表现可以在伴有器质性精神综合征(如由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及少年期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84年至1999年之间在本院就诊患者中符合DSM-Ⅲ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儿童及少年期首次发作病例64例,年龄5~17岁.入组时进行基线评定,然后长期随访.至随访结束,对两组疾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8例(91%)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4年.儿童少年期入组诊断为情感障碍者36例,至成年随访结束时,92%诊断为情感障碍,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入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22例,至成年随访结束时,32%诊断为情感障碍,68%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少年期情感障碍患者在成年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修改诊断为情感障碍(χ^2=22.852,P<0.001).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至成年期的诊断一致性较低(Kappa=0.62).儿童及少年期发作的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比较,起病年龄低、发作次数少、社会关系良好和较好的社会功能.情感障碍的精神症状多与精神分裂症重叠,但精神分裂症出现频率较高的情感不协调、注意力分散、关系妄想、情感迟钝、被洞悉感等症状,在情感障碍患者中始终未存在.结论儿童及少年期的情感障碍在症状学上与精神分裂症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但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存在的一些核心症状可能是两者鉴别诊断的症状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裂样精神病前驱症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探讨前驱症状对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对30例首次诊断分裂样精神病,复发后改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改诊组)与50例维持诊断分裂样精神病的病人(维持组)的前驱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前驱症状的发生率,尤其是不恰当行为,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孤僻退缩、讲话离题模糊,不寻常感觉,及怪异想法等的发生率在改诊组显著高于维持组,预示真正的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前躯症状诊断价值,对80例首次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复发后改诊为精神分裂症病人(SC组)与60例维持诊断分裂样精神病的病人(SCF组)的前躯症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前躯症状的发生率,尤其是不恰当行为、性格改变、讲话离题、躲避亲人或与人疏远、敏感、多疑、怪异想法、无端恐惧、强迫症状等发生率SC组显高于SCF组。提示精神分裂症一分裂样精神病的前躯症状确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中文版的阴、阳性症状量表,前瞻性地用盲法收集了四所精神病医院符合DSM—ⅢR标准的4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入院、出院时的资料,结果显示,阴性症状在疾病的急性期和阳性症状相近,但在缓解期重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评价疗效时同阳性症状一样重要。在亚型分布及演变方面,在急性期52.9%病人为混合型,从急性期到恢复期亚型发生了变化,但很少有阴性为主型和阳性为主型之间的相互转变,这说明阴、阳性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异,支持以阴性为主和以阳性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或者是两个不同综合征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大约3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效果很差或根本无效,这可能是由于诊断不正确而导致了不妥当的治疗。为了研究难治性精神病人的诊断正确性,作者用一项症状问卷详细的、多方面评价病人并作出诊断。此诊断问卷包括DSM-Ⅲ-R中各种精神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本研究目的就是将原来的诊断与作者的诊断进行比较,以探索难治性精神病人诊断的正确程度。方法:样本为连续住院的难治性精神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初次住院并痊愈出院的60例男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A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不进行家庭治疗,而B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家庭治疗,两个疗程后随访两年,应用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对两组病人进行是否复发的诊断。结果A组病人的复发率(73.33%)明显高于B组(16.6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9.46,P<0.05)。结论家庭治疗可以相应地减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诊断相互变更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之间诊断的相互变更.方法:从8年间住院3次或以上的454例病例中筛查出交替出现过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随访4年,每半年用复合性国际交谈检查(CIDI)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评估.结果:4年随访期间,在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组33例中,有6例更改诊断;在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组7例中,有4例更改诊断.结论:可变更的临床诊断的患者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诊断心境障碍的男性患者出现变更的可能性更大;诊断的变更多半是发病年龄在24岁之前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本研究对8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新入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将首次入院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交叉分入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前者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透析疗法治疗了一例年轻的高血压女患者.病人同时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且为此反复住院.多次透析治疗不但治好了高血压病,而且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也消失了.这些精神症状的明显缓解促使我们对另外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试用透析治疗.病人每周作一次治疗.当精神症状有进步后,延长间隔时间(从2周一次到3月一次),再持续治疗一年.病人均诊断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6~20年.接受透析治疗的四例中,有3例恢复了正常工作和学习,未服用药物而病情缓解1  相似文献   

11.
最初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简称SPD)的描述、是以临床上表现为经典精神分裂症基本症状但又不够明确者为依据的,近来丹麦人通过继养子研究对其作了较系统的描述。研究的对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精神病亲属。DSM-Ⅲ关于SPD的诊断标准是由临床观察分析而确立的。但近来对于家庭成员的研究结果可能将这类病人作为生物性同源疾病单独列出。如Kendler认为这组病人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社会隔离和社会功能的损害等阴性症状。因此Gunderson等建议修  相似文献   

12.
一些作者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研究表明,除幻觉和妄想外,其症状和家族史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Carpenter等人指出在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Clayton等人报告半数以上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Taylor和Abrams报告入院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的48个病人都有足以诊断为双相  相似文献   

13.
神经阻滞剂治疗精神分裂症历经三十多年。多数病人疗效好,也有一些病人疗效甚差或毫无效果。根据疗效将精神分裂症分类引人入胜,推测这两组有生物学差异。但是,影响疗效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旨在综述影响疗效的病人特点和药理学因素,指出按疗效分类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疗效的病人特点症状谱: 自从神经阻滞剂应用以来,研究者们试图确定何种药物对何种症状特别有效。这种现象仅在个别病人身上出现过,系统地预测依然是不可能的。Overall等在一项早期的回顾性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有许多疾病可以表现紧张性症状,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紧张症候群的鉴别诊断包括内科、神经科及精神科的疾病.兹分述如下.精神科方面精神分裂症:许多紧张性病人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来发现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预后,有些好,有些坏.有人报导所有第一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5%是紧张型.一段时间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病人,以后又可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类型.应该重视思维障碍对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诊  相似文献   

15.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根据护理诊断确定认知行为治疗的靶症状,每周2次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两组病人入院时及以后每20天进行BPRS、SANS、SAPS、NOSIE评定一次。结果 实施认知行为心理护理病人的BPRS、SANS量表评分逐渐下降,NOSIE量表评分逐渐提高,SAPS评分无显著的变化。结论 认知行为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能较早地减轻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家族史和性别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家族史和性别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学构成的影响及联合效应,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94例病人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并依性别和家族史分组。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时,家族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构成显著高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而阳性症状构成显著低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同时还发现,男性精神分裂症非特异性症状构成显著高于女性精神分裂症。双因素分析时,男性家族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构成显著低于女性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散发组男性非特异症状构成显著高于女性,提示性别、家族史对精神分裂症某些精神病理现象有影响,且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交替发作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交替发作这一特殊病例群体的演变规律和可能的诊断归属问题。方法:在15年间住院3次或以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的638例病历中筛选出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诊断变更的81例,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分别再诊断,符合要求者作为研究组,共47例(7.4%)。结果: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组36例,最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4例(38.9%),诊断为心境障碍22例(61.1%);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组11例,最后诊断为心境障碍7例(63.6%),精神分裂症4例(36.4%);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组的最后诊断与初次诊断的一致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组(P<0.05)。结论:本类型精神障碍在现象学层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特征可能与心境障碍存在更大关联,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建议在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有其正式的归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4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发现有27.5%病人有精神病的阳性家族史,17.8%病人有假定的器质性因素。把精神分裂症的阴性和阳性症状与其阳性家族史和假定的器质性因素比较,发现精神病的阳性家族史和假定的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明显相关,而与阳性症状关系不大。这与国外研究的结果一致,支持阴性综合症和阳性综合症的病因不同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及临床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MMOCI、Y-BOCS、PANSS评定了符合CCMD-2-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812例。并将其中合并有强迫症状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8周的对照治疗,同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发生率为9.24%,其中只有强迫思维者占64.0%,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均有者占36.0%。前者的PANSS、MMOCI、Y-BOCS评分、强迫症状所占的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痛苦分都较低,而抵抗分较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利培桐安慰剂组和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的疗效都很明显,尤以后者较好。治疗前后强迫症状的评分都与PANSS、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分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阴性症状分无关。结论 作者认为,强迫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固有症状的成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外伤后远期出现的外伤性幻觉-妄想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症状很相似.本文为寻求鉴别诊断依据,对两组病人各42名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组是以幻觉-妄想为主的周期性外伤性精神病,第二组是既往遭受过脑外伤的精神分裂症,初期经过呈发作性,同样以幻觉-妄想症状为主.根据疾病各个阶段(前驱期、初期、发展期、终期),分别进行对比.前驱期系指从外伤直接后果消失到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