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思勇  魏霞  冯杨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47-148,151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到的21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1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占38.78%,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64.61%;ADR的主要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38.32%,抗感染药物引发ADR数量最多,共38.79%。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徐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63-164
目的: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的274例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汇总分析,了解本院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特点、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4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者居多(60.95%),女性多于男性,抗菌药物发生率最高,静脉滴注导致ADR发生率最高(76.28%),ADR的症状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2.01%)。结论:加强对抗菌药、中药注射剂的ADR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8月31日的550份ADR报告.对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所致器官损害、ADR患者的不良反应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0例ADR报告中,中老年患者占28.0%;抗生素ADR占61.64%;静脉滴注给药时发生ADR占70.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应结合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把握用药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采取有针对性地监测和管理,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04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113~2009年8月1日搜集到的104例60岁以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ADR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种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例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损害40例,占38.7%,神经系统损害21例,占20.2%,皮肤损害15例,占14.4%。涉及的药物种类9种,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消化系统表现。结论: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的7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及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结果本院ADR涉及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和循环系统用药,分别占46.31%和15.9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64.8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分别占46.00%和17.58%。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6.
儿童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汇总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共9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ADR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占63.92%(62/97),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多见,占58.10%(61/105)。结论加强ADR监测,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江鹏  程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47-148
目的:分析本院不良反应报告,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推进本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发生的100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中年患者(40~59岁)ADR发生率较高,占37%(37/100);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43%(43/100);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64%(64/100);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最为常见,占43.2%(54/125);ADR发生时间在11~30min分布最多,占25%(25/100)。结论:临床用药应该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总结本院2010年度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度本院101例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报告的101例ADR中,男性患者居多,占59.41%。12~60 a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69例,占68.32%。口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的发生率高,有73例,占72.28%。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位居首位,有74例,占73.27%。ADR的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有28例,占27.72%。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继续加强本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邓卫东  张红雨  梁年康 《今日药学》2011,21(5):302-303,306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的7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及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结果 本院ADR涉及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和循环系统用药,分别占46.31%和...  相似文献   

10.
张紫萍  邓英光 《今日药学》2010,20(8):52-53,56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09-03~2010-03收集到的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68.5%;抗微生物药品的ADR发生率最高,占35.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报告例数的50%.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及时上报ADR报告,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抗菌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临床科室自发呈报的268例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8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人比例最大,占59.7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36%;以头孢菌素类ADR比例最高,占53.7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7.76%。结论:应高度重视抗菌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顾申勇  薛晓红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50-152,169
目的:了解本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28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居首位,占34.04%;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分别占59.30%和40.70%;引发ADR的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80.70%;由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4.0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8.77%。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注ADR的易发人群,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雪  蔡林  蒋帆  龚敏  石姗平  徐伟佳  张应辉 《中国药师》2012,15(9):1315-131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易发原因,为临床预防ADR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0~2011年上报的15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菌药居多,占40.76%;引起ADR最主要的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占72.6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3.95%。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0年南京市第一医院抗菌药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我院临床科室上报的266例抗菌药ADR报告,按患者性别、给药途径、药品品种及发生频率、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分类及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6例抗菌药ADR中,男性ADR构成比高于女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89.85%)和口服给药(9.40%)为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药所致ADR占抗菌药物前3位;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全身性损害为主;严重ADR占全部病例的1.88%。结论:应重视与加强ADR监测与报告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报的7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共计43例,占总例数的55.1%;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重视和开展ADR的检测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家跃 《安徽医药》2007,11(11):1053-1054
目的分析宿州市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本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宿州市立医院2006年收集的168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临床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占首位,应用的药物中为抗感染药(101例,占60%)占很大比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6例);女性ADR发生率高于男性;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注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3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37.63%,中药注射剂占14.52%;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88.9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3.12%,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占15.38%;ADR多发于0~10岁婴幼儿、儿童人群。结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主要品种类别,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收集的13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列举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类别、例数、多发药品及临床表现。结果:136例ADR中,以女性多于男性,≥60岁的患者占41.18%,≤10岁的患者占39.71%;抗菌药和中药制剂在药品种数上稳居前2位。抗菌药引起ADR最为多见,占48.53%,其次是中药制剂,占40.44%;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3.68%结论: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同时应规范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加强有关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69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研究ADR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所用药情况的关系.结果:在169例ADR报告中,女∶男为2.13:1;在不同年龄段中,≥60岁者构成比最高,占22.5%;在给药方式上,静脉给药构成比最高,占71.6%;在药物种类上,抗菌药居首位,占67.5%;在累计系统/器官方面,以皮肤损害构成比最高,占35.5%.结论:减少不必要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能降低ADR的发生风险,减少药源性损害的发生,促进安全用药,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10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8.8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比例最大,占70.19%;累及器官/系统方面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62.16%。结论:抗感染药物应用及静脉滴注用药是产生ADR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加强ADR高发生率品种的监管,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强化ADR的监测报告,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