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光萍  罗向东  杨宗诚 《重庆医学》2002,31(12):1253-1256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 ,能以其RNA成分为模板 ,合成端粒DNA。端粒酶的表达调控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衰老、永生化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体细胞中由于无端粒酶活性 ,随着每次有丝分裂端粒不断缩短直至退出细胞周期 ,最后衰老死亡。而肿瘤细胞和永生化细胞却有着很高的端粒酶活性 ,在人体细胞中导入端粒酶基因也能明显延长细胞寿命 ,因此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机制已成为近年来抗衰老和抗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端粒酶活性的调控途径及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端粒 (telomere)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  相似文献   

2.
陈甲信  阮展鸿 《医学文选》2001,20(3):362-364
多年以来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 ,癌症是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但近年研究发现有可能改变这一观点 ,即细胞凋亡主要是受到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长度的控制 ,而这个端粒是由端粒酶调控的。因此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有密切相关性 ,并有学者 [1 ]提出利用抑制端粒酶治疗肿瘤 ,端粒酶已成为当今肿瘤防治领域最受重视的新靶点之一。  本文将就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活性调节以及影响鼻咽癌端粒酶活性调节因素作一简要综述。1 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早在 30年代 ,两位卓越的遗传学家 Muller(曾获诺贝尔奖 )和 Mc C…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活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hTERT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及其调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路  罗金燕  程晋 《医学综述》2001,7(6):332-334
1 概 述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由DNA和蛋白组成。组成端粒的DNA为TTAGGG的简单重叠结构。端粒的存在可以阻止基因DNA被降解或发生有害的重组。在正常的人体细胞 ,端粒末端随周期性复制逐渐缩短 ,当缩短至一定程度 ,细胞发生衰亡。故其缩短被喻为细胞的“分裂时钟”。端粒酶是核糖核酸 (R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 ,是一种特殊的RNA依赖性DNA聚合酶 ,它能识别端粒 3′的引物位点 ,并依靠逆转录机制以自身RNA为模板重复复制端粒序列 ,以维持端粒的稳定性。与正常细胞相反 ,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在50例膀胱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2%(41/50),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的初,复发有相关性(P=0.028),结论:端粒酶可作为检测膀胱癌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因素。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LXSN-wt-p53逆转录病毒质粒导入人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用c-myc,bcl-2基因反义脱氧寡核苷酸作用HL-60细胞,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后,采用TRAP-ELISA-PAGE法测定端粒酶活性,观察野生型p53基因、c-myc,bcl-2,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野生型p53基因不影响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bcl-2及c-myc反义寡核苷酸可下调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ATRA在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同时,可使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降低。结论 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受到c-myc,bcl-2,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活性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本世纪30年代,端粒已被发现。但很长时间未能有突破性进展。近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对端粒的研究取得了硕果。1985年Greider等首次从四膜虫的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了端粒酶[1];1989年Morrin氏首先在宫颈癌细胞中发现有活化了的端粒酶[2];1990年,Harley氏等研究后断言:端粒酶活化是细胞获得“不死性”的途径。从而推论是肿瘤恶变的重要一环[3]。之后,对端粒酶的研究报道大量涌现,并被誉为“揭开了癌细胞持续分裂之谜”。本文作者,近期检测了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及结肠癌等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论与国外报道一…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调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苦参碱(Ma)对肝癌细胞株HepG2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加入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以 TRAP-EL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采用Lipofect 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2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Ma,孵育48 h后,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同时将不同浓度的Ma加入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并于加药后第24 h、48 h、72 h分别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比.结果:在750 μg /ml浓度,Ma可抑制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hTERT启动子的表达;加药后第48 h、72 h,500 μg /ml、750 μg /ml组中肝癌细胞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多,S期和部分G2/M期显著减少.结论:Ma可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hTERT的表达并影响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片段扩增法对50例鼻咽癌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鼻咽癌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均为100%,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为8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大肠腺瘤恶变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组织,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恶变组织和其临近正常腺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大肠腺瘤恶变组织检出活性86.6%,强阳性73.3%。弱阳性13.3%;癌灶旁腺瘤组织阳性率60%,强阳性6.7%,弱阳性53.3%;正常腺瘤阳性率10%,强阳性3.3%,弱阳性6.7%。正常粘膜阳性率0%。结论 端粒酶是大肠腺瘤恶变的关键分子,是腺瘤恶变的内在因子,是大肠腺瘤恶变趋势的标记,而并非恶性转化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端粒酶是端粒复制时的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正常情况下,人体大多数的正常组织细胞并不表达端粒酶活性,只有在具有增殖潜能的细胞中才可以检测出它的表达。在大多数人体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中,端粒酶被重新激活,从而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在此过程中,端粒酶反转录酶的激活是其活性表达的关键步骤。目前的研究发现,端粒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预后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NA干涉技术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BGC-823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以找到抑制端粒酶活性的简便方法。方法:根据RNA干涉原理,针对端粒酶基因序列设计了抑制端粒酶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中;并以脂质体转入到胃癌细胞系的MGC80-3和BGC-823细胞中,以空质粒为对照,48h后收集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法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检测到一些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可以通过RNA干涉影响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互补于hTR模板区的全硫代修饰型反义寡核苷酸(PS-ASODN)作用于肺癌细胞NCI-H292,探讨其对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PS-ASODN经lipotap脂质体转染作用于NCI-H292细胞,采用MTT法、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CI-H292细胞的体外增殖、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①MTT法检测,1.0μmol/LPS-ASODN处理后24h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2.86%,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②ELISA法检测结果,0.5~1.5μmol/L的PS-ASODN对NCI-H292细胞作用72h后端粒酶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③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端粒酶PS-ASODN转染NCI-H292细胞培养72h后,检测到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凋亡率为15.3%,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意义(P<0.01)。PI染色结果细胞被阻止在G1/G0期,S期比率有所降低,降为14.5%。结论①端粒酶PS-ASODN对NCI-H29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②端粒酶PS-ASODN能明显地抑制NCI-H292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利用质脂体转染法在培养的肝癌细胞中导入端粒酶突变体,并与维甲酸和人参皂甙对照,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不同时期肝癌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并观察各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在加入端粒酶突变体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其作用效果与维甲酸基本相同。结论 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徐小彬  谭晶 《医学综述》2014,(2):196-198
RNA干扰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它能特异地沉默内源或外源性靶基因。端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保护染色体末端,避免核酸酶对染色体末端的降解。端粒酶是由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端粒酶RNA模板组成的具有特殊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端粒酶阳性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可导致细胞凋亡或衰老。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的调节基因TRAP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的调节基因TRAP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RAP在3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15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TRAP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P<0.01);在未分化型与分化型基底细胞癌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AP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有关。TRAP的表达与基底细胞癌的病理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以探讨其作为宫颈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20例宫颈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20例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为80%(16/20),而相应癌旁组织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15%(3/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端粒酶激活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结肠组织癌变的重要因素,综述了端粒酶在结肠癌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