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留置导尿尿管周围溢尿原因,并总结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2 例留置导尿尿管周围溢尿患者的漏尿原因.结果:外科尿管周围溢尿发生原因主要有气囊内注入过多或者过少的生理盐水、橡胶导管刺激膀胱及尿道、导尿管引流不畅、导尿管型号不适合等.结论:通过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规范操作规程,选用优质及型号合适导尿管,合理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可以减少尿管周溢尿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患者留置气囊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留置气囊尿管患者的资料,对其中出现尿液渗漏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引起漏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留置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情况,主要与尿道内口松弛、操作不当、导尿管堵塞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总结分析后得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气囊导尿管,并通过各种护理手段来给于漏尿针对性护理方法,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是防止留置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探讨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漏尿的原因分析及相对应护理措施。方法分析45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及对应护理对策。结果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漏尿与尿路感染、导尿管引流不畅、膀胱痉挛等因素有关,通过控制感染,冲洗导尿管,避免膀胱痉挛等措施后38例缓解,7例减轻。结论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气囊导尿管漏尿进行护理,可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漏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导尿管留置患者漏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42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插尿管时、第1~4次更换尿管时漏尿的发生情况。结果:插尿管时、第1次更换尿管时两组漏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4次更换尿管时,研究组的漏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导尿管留置患者漏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发生漏尿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保持尿道口清洁、规范膀胱冲洗操作、导尿管堵塞处理及选择合适气囊导尿管等措施,50例留置导尿漏尿患者,48例漏尿得到控制,2例无法控制,采用使用保鲜袋和及时更换尿布的方法,保证了床铺的干燥。结果寻找漏尿原因,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绢利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36-137
目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所存在的护理相关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存在的护理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与之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常见问题有感染、尿液外溢、膀胱的废用性挛缩以及患者心理问题等。结论: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通过预防控制感染,对尿液外溢与膀胱的废用性挛缩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多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应予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留置尿管的泌尿科患者的认知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相关结果制定实施一定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满足患者需求。方法:对临床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认知需求情况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留置导尿管患者的认知需求较多,其中以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导尿管留置对生活的影响等为最高认知需求,需要对导尿管留置患者进行个体指导等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论:对导尿管留置患者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适当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多形式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临床护理的角度观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现状并讨论最佳应对策略.方法:对358 例男性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和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最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8 例患者中发生尿感93 例,感染率25.98%,尿感发生与病人是否有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年龄大小,尿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结论:有相关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不佳、年龄大、尿管留置时间长者易发生尿感,而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促进留置期间的舒适度是改善尿感现状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24例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术的护理,重点对28例漏尿患者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结果:针对28例漏尿患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后漏尿现象解除。结论:正确分析漏尿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减少漏尿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是目前解决高危妊娠,难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留置导尿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术中排空膀胱可以防止损伤膀胱和邻近器官,有利于暴露手术野,还可以通过导尿管引出尿量及时了解产妇的肾功能,决定输液量.术后可防止尿储留.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的适宜时间.方法:本文对2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8小时拔尿管比24小时拔尿管自排小便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患者留置尿管刺激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58例,观察组:术前30min由责任护士在病房留置尿管;表面麻醉组:手术室中,在全麻前经尿道注入2%的盐酸利多卡因后留置尿管;全麻组:在全身麻醉后为患者留置尿管。结果:观察组在置管时患者痛感较强,而苏醒期和拔管时患者的反应相对于其他两组则要缓和一些;全麻组在置管时患者无任何反应,而在苏醒期和拔管时的反应较大;表面麻醉组各项指标均居中。结论:应选择在全身麻醉前置导尿管,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尿储留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患者留置尿管的l临床特点,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中30例恢复自行排尿;12例尿储留需长期留置尿管,并定期更换尿管,其中3例发生尿路感染,2例发生尿道出血。结论: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留置尿管的护理十分重要,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范继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60-161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34例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在25—94岁,均选用一次性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插入深度为见尿后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应用尿常规指标指导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管更换。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比较两组导尿管更换时间、亚硝酸盐(NIT)、细菌计数(BACT)、白细胞计数(WBC)、PH值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BACT、WBC、PH值与导尿管更换时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尿管更换时间、NIT、BACT、WBC、PH值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3.3%)高于对照组(24.4%)(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常规NIT、BACT、WBC、PH值水平与导尿管更换时间呈正相关(r=0.433,0.726,0.476,0.413,P<0.05)。结论:依据尿常规指标进行尿管更换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尿常规与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时机具有相关性,对指导患者尿管更换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存在的缺陷,找出护理要点。结果:通过精心护理,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率。结论:对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过专心细致护理,感染率明显降低,减少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制定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就尿路感染发生率而言,护理1周、2周后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6.25%、3.13%,均低于对照组25.00%、1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为(7.45±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14.03±2.42)d,P0.05。结论:针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而言,存在尿路感染发生风险,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病情快速恢复,缩短尿管留置时间,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需要留置导尿的病人,其优点是:导尿管不易盘绕在膀胱内、引尿通畅,气囊导尿管易于同定、不需要在尿道口用胶布固定。但如果护士操作不当,可造成尿道损伤。本文就留置导尿所导致的尿道损伤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固定方法,以提高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的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方法:选择16号气囊导尿管,在无菌操作下将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流出后,再插入3-4cm,然后向气囊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15ml,向外牵拉导尿管至感觉阻力为止,将气囊导尿管再用胶布固定在大腿上1/3处的内侧,与没有加大腿内侧再固定的方法对防止老年女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发生漏尿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有用在大腿内侧再固定导尿管的方法可减少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后发生漏尿的现象。结论:有使用双重固定的方法优于无双重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留置尿管中有尿液外漏现象,护士每天都要为这些患者更换床单好多次.2006年1月-2007年9月,本院外科收治213例留置尿管患者,其中发生尿液外漏者47例,现将留置尿管中尿液外漏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在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新型抗菌材料“洁悠神”从而替代传统杀菌剂对患者尿道外口进行护理,并密切注意观察在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后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于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抗菌材料进行泌尿道外口护理后仅24例出现尿常规异常,16例细菌培养阳性,所有发生感染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感染的情况.结论: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新型抗菌材料在留置导尿患者尿道护理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发生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