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Schatzker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分别使用治疗固定方法,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功能恢复按Merchant标准,优80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1.3%。结论:骨折分型正确,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内固定物的正确选择及正确的手术操作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获得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0年收治的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研究组23例,对照组于术后行松质螺钉、骨栓及可吸收螺钉等固定治疗,研究组行解剖钛板阎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卒为50.09%,研究组为95.65%,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l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每组30例,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 Mazur 量表评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12例,良14例,可3例,整体恢复优良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骨折及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13.1±2.1)周、(4.8±1.3)月,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并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服本院制剂中药I方,10天后改服中药Ⅱ方,20天后改服中药Ⅲ方,而对照组16例单纯采用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治疗。结果:本组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个月。2年,平均18月。治疗组32例疗效为优良29例(90.6%),对照组16例中疗效为优良11例(68.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使用简单、创伤小、价格低廉、效果满意,是保证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选我院选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所有的患者均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随访一年后观察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治疗效果评分:优良(≥80分)90例,占90.00%;尚可(70-79分)6例,占6.00%;差(〈70分)4例,占4.00%。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髋关节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运动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3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韧带、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术后采取综合康复疗法,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膝关节功能优19例,良9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解剖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能充分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30例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传统的暴露双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由随访发现观察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较好,恢复时间快,关节恢复功能好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按摩治疗胫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胫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外洗联合按摩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外洗联合按摩治疗胫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伸屈度,保证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小腿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40例胫骨下1/3螺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扩髓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9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固定物松动、滑脱、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小腿胫骨下1/3螺旋骨折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并发症少,是一种可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加压钢板(LCP)技术与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LCP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组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9.5±1.9周,治疗组为16.2±2.1周。根据AOFAS踝关节治疗组的满意率为94.4%,对照组为77.8%。结论:应用LCP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患肢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改良双钢板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7月进入我院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患者68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对其进行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同时选择65名进入我院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双钢板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严格的观察、记录。结果:经过对全部患者1~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骨折全部治愈。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发现,试验纽膝关节功能优43例,良1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8.53%,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30例,良20例,可5例,差10例,优良率为84.62%,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改良双钢板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康复积极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Rasmuss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有利于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性,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56例因胫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针固定术及锁定钢板固定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其中交锁髓内针固定术30例,锁定钢板固定术26例.结果:均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交锁髓内针与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患者均愈合良好(优良率分别为73.3%、65.4%),且并发症几率无明显差异(交锁髓内针为16.7%、锁定钢板固定26.9%),只是交锁髓内针患者愈合时间(139.4±8.5d)比锁定钢板固定患者愈合时间(147.7±9.3d)稍短.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胫骨干骨折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均可获得理想效果,应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全身情况等因素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固定疗法治疗复杂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对照,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U形树脂托板加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固定治疗,2组均随访12~24月,平均18月,比较2组间的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U型树脂托板加塑形夹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一小二早三方便特点,为复位的踝部骨折提供富有弹性三维稳定的理想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及围术期处理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Sander's II、Ⅲ、Ⅳ型跟骨骨折33例37足进行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内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解剖钢板,2例IV型跟骨骨折采用三关节融合治疗。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yo后足与踝部评分系统。结果:35例39足骨折术后获6~15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32足(82.05%),良7足(18.95%)。切口术后两组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可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中药围术期使用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诊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并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变化,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指数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外固定骨盆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为观察组,分析其治疗方法,并选取30例常规西医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好的恢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肿胀、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踝部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组52例采取中医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手术复位组50例采取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86.5%,手术复位组优良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肯定,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