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进展迅速,预后差,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多组织分化能力及免疫抑制功能,且来源广泛、培养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故在肺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西药诱导BMSC治疗肺纤维化疗效明显高于单独BMSC治疗,中药诱导BMSC治疗肺纤维化较少,且中药副作用相对于西药较少,故以中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是一值得探索的方法。BMSC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代替坏死或消亡的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及胶原沉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潘慧欣  崔元璐 《天津中医药》2018,35(10):794-79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不仅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还兼具低免疫原性及归巢能力,是骨及软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目前,诱导BMSCs分化的细胞因子由于价格昂贵和安全性问题而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诱导BMSCs分化,具有与细胞因子类似的生理活性。文章旨在对中药诱导BMSCs成软骨及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科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炎以肾虚为病理基础,以软骨下骨重建异常为重要的病理表现,与增龄衰老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从女子以七与男子以八为基数的角度,论述了肾与筋骨盛衰的关系。肾虚髓亏,骨髓化生乏源,则筋骨失充,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归巢能力下降,引发软骨下骨形成-骨吸收耦联失衡,导致骨关节炎。BMSC是骨髓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其归巢重塑软骨下骨是髓充骨的功能体现,为肾所主。因此,基于“肾藏精生髓充骨”的理论,以BMSC归巢为切入点,以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建异常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BMSC归巢是补肾法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作用靶点,为进一步诠释“肾藏精生髓充骨”的科学内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软骨一旦破坏,即无法得到修复”,早在1743年Hunter即提出了此观点。两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修复软骨缺损的最佳方法和途径[1]。Reddi[2]将组织工程学定义为:制备用于替代缺损组织而再生新组织的一门科学。组织工程学是利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生物机体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替代物的新兴学科[3],软骨组织工程是其一个分支,基本步骤为:①种子细胞的获得,从软骨组织中分离或从胚胎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分化出软骨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②将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种植在天然或人工合成生物载体材料上,并在生物载体材料上…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细胞修复。骨折发生后,机体成骨修复机制随即启动,BMSC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行为序贯发生。多种补肾、活血中药及补肾活血复方均可促进BMSC增殖、定向迁移及成骨分化。补肾活血复方及单纯补肾或活血中药均可促进BMSC增殖,而且补肾活血复方促进BMSC增殖的作用比单纯补肾或活血中药更强。这可能是由于补肾活血复方中包含更多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促进G0/G1期BMSC向S期转变。补肾活血复方促进BMSC迁移的作用,可能与间质衍生因子1/CXCR4信号轴及MCP1/CCR2信号轴有关,且与Wnt5a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补肾中药及补肾活血复方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Smad、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Notch等信号传导通路实现成骨信号转导,上调RUNX2、Osterix基因的表达,使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完成成骨作用,呈现出多途径、多靶点的特征。与单纯补肾或活血中药相比,补肾活血复方在临床应用更广泛,其作用机制也更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就补肾、活血中药及补肾活血复方对BMSC增殖、定向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对骨质疏松症大鼠BMSC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实验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血清组、血清+TGF组、血清+BMP组、TGF+BMP组、综合诱导组,检测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BMP-2、TGF-β1、Smad4、Cbfa1 mRNA表达,探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综合诱导组能明显促进ALP、Coll、BGP、TGF-β1、、BMP-2的表达量;血清+TGF、TGF+BMP、血清+BMP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各诱导在促进BMSC向OB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TGF-β超家族/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4以及Cbfa1 mRNA水平,对骨向分化起到了启动和促进作用。结论:各诱导组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的过程中,上调Smad4、Cbfa1mRNA水平可能是诱导各组促进BMSC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是骨科研究的热点之一。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致力于通过构建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复合体,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软骨组织,在功能及形态方面完全替代缺损处的软骨,以医治大面积的软骨缺损。但在重力环境下,培养出的软骨细胞失去原有的细胞表型及电生理特性,构建出的软骨组织只能在形态和生化成分上与原缺损处软骨组织相似。而微重力环境可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促进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本文从微重力环境的建立和优点、微重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两大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发生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密切相关,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成骨分化对维持二者平衡至关重要。物理疗法治疗OP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在临床上逐渐被广泛使用。多项研究表明,多种物理疗法治疗OP的作用机制与调控BMSC成骨分化密切相关。本文对运动疗法、全身振动、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物理疗法调控BMSC成骨分化治疗OP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郭发启  高书图  丁幸坡 《中医正骨》2011,23(3):23-25,29
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多发病,由于软骨的自身修复能力非常有限,目前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实现软骨的生物修复,缺损软骨的修复问题成为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使缺损软骨的完全再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与口服中药联合应用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纯化的BMSCS和BMNCS以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移植到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颅内,同时予中药蝮龙抗栓丸治疗。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移植后4d、28d脑匀浆内NGF含量。结果 BMNC组和BMSC组在4d时脑匀浆内NGF含量差异和变化不明显,在28d时均有升高,BMSC组升高更显著;中药联合BMNC组和中药联合BMSC组在4d、28d时NGF含量均显著升高,28d时仍较BMNC组和BMSC组为高,中药联合BMNC组和中药联合BMSC组结果相近。结论 BMSC和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可在治疗后期上调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GF含量,以BMSC能力更强;中药联合BMNC或BMSC治疗可使NGF水平升高提前,升高幅度更高,效果更持久。中药与BMNC或MSC联合治疗比单纯BMNC或BMSC移植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中药对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膝骨关节炎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手术中分离得到的滑膜组织进行消化培养,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贴壁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同时选取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到中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各10只,中药血清组予以补肾活血中药汤剂灌胃,空白血清组予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7 d后经心脏取血获得含中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SMSCs置于不同浓度的中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环境下培养24 h、48 h、72 h,CCK-8检测对其细胞活性及毒性作用,获得合适培养浓度血清。通过不同诱导处理分为以下3组:空白组予以含合适浓度的空白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培养,诱导剂组予以含合适浓度的空白血清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中药诱导剂组予以含合适浓度的中药血清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培养21 d后,观察各组阿利新蓝染色成软骨分化情况,统计并分析成软骨分化指标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聚糖(AGG)和SOX9的蛋白印迹检测及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qPCR)检测结果数据。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获得细胞的表面分子CD90、CD105...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种来自中胚层发育的早期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临床上还运用BMSC治疗骨科疾病大量的体外实验已获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体外实验探讨中药方剂虎潜丸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从细胞学层面阐述该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利用含有虎潜丸的药物血清与培养基联合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通过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BMSC的促增殖作用,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钙结节染色,检测其促BMSC成骨分化能力。结果:MTT结果显示,含虎潜丸药物血清各组OD值明显高于不含药物血清的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染色以及钙结节染色强度的统计结果表明,虎潜丸药物血清各组均优于对照组,而虎潜丸药物血清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虎潜丸可通过促进BMSC的成骨分化和增殖作用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整理,从组织形态学、细胞因子、软骨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概述了近些年来中药在保护关节软骨方面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中药治疗骨关节炎主要通过减轻损伤、延缓退变及促进软骨分化和修复起作用,其机制包括:1)抑制软骨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产生;2)抑制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3)促进生长因子表达;4)促进胶原蛋白形成;5)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6)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对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假手术组,3模型组,4BMNC组,5BMNC联合中药组,6BMSC组,7BMSC联合中药组。3、4、5、6、7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3组)、BMNCS悬液(4组、5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6组、7组,2.0×107个),5组、7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天、28天检测脑脊液(CSF)内Neural growth factor(NGF)含量。结果:模型组CSF中NGF水平在移植后28天有所升高,4、5、6、7组在移植后4d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5、6、7组在移植后28天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BMNC组和BMSC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在治疗28天时较单纯BMNC组明显升高,中药联合BMSC组在治疗4天、28天时均较单纯BMSC组增高。两组中药联合组间比较,治疗4天时中药联合BMSC组NGF含量更高。两中药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8天时均较4天水平升高。结论:脑动脉阻塞本身就可以使大鼠脑脊液中NGF水平升高,BMNC和BMSC移植可进一步提高MCAO大鼠CSF中NG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移植治疗对NGF水平的升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囊干细胞是一种自我更新快、体外增殖能力强的未分化细胞,主要存在于毛囊的外根鞘隆突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近年来,关于毛囊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皮肤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成为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毛囊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皮肤修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中药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或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缺血再灌脑损伤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DE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纯化的BMSCS和BMNCS以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移植到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颅内,同时进行中药联合治疗。用定量ELISA的方法检测移植后4天2、8天脑匀浆内VEGF含量。结果:BMNC组和BMSC组在4天时VEGF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28天时VEGF含量显著升高,且BMNC组升高更显著;中药联合BMNC组和中药联合BMSC组在4天、28天时VEGF含量均显著升高,且比单纯的BMNC组和BMSC组VEGF含量显著升高,中药联合BMNC组比中药联合BMSC组VEGF含量显著升高。治疗早期和后期比较,中药联合BMSC组含量降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SC和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可在治疗28天左右明显提高MCAO大鼠脑组织中VEGF含量,中药联合BMNC或BMSC治疗可使VEGF水平升高更提前、幅度更高、效果更平稳而持久。中药与BMNC联合在提高MCAO大鼠脑组织中VEGF含量方面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由华东中药集团公司研究员曹光明主编的再版《中药工程学》,近期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中药工程学是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生产、科研实践中,为发展、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面向未来兴起的一门边缘应用工程技术科学。以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工程技术相结合为核心,贯穿学科重点研究中药制药单元过程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生产装备、智能化技术及中药的工程设计等诸多方面,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协助中药走向国际市场。《中药工程学》理论的创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中药工程学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完整的、充分运…  相似文献   

19.
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软骨表型的分化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过程。目前其调控机制仍不明确,研究表明细胞密度、生长因子、培养环境、生物力学因素、诱导剂、中药等影响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杨波  周明旺  吉星  李盛华  肖振  王玉  胡星荣  苏耀辉  徐斌  王雷 《中草药》2021,52(7):2117-2133
关节软骨退变在骨关节炎发病之初便出现,继而影响关节其他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关节软骨常被作为骨关节炎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机制研究的组织之一.关节软骨退变与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障碍相关,所以在预防软骨退变中保护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中药在骨关节炎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针对中药有效成分能调节线粒体,进而延缓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