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子林  陆婧 《药品评价》2009,6(8):318-322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危险高25倍。糖尿病眼底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病变类型分为两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NPDR表现为静脉扩张及串珠样变、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微血管异常、棉絮斑。NPDR继续发展为PDR,以新生血管形成、神经胶质增生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任骞  于华  张杰 《上海医药》2011,32(8):386-388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根据DRPSG(Diabetic Retinopathy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制订的治疗技术规定,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160例283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PRP),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和屈光间质情况选择不同波长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术前行视力、裂隙灯、检眼镜、眼压、眼B型超声、视野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P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占75眼(78.11%),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占153眼(81.18%),其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DR操作方便,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是治疗DR的有效方法,可依实际需要组合使用不同波长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扩大了治疗DR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分期,为临床激光治疗眼底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3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70只眼进行FFA检查,分析DR的分期,并进行激光治疗。结果轻、中度非增殖期患者478只眼,局部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及环形渗出病变。重度非增殖期及增殖期患者292只眼,需做大面积播散性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及定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DR进行分期,并根据分期选择激光光凝,可以很好的保持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倍频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应用倍频532激光对98例176眼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月。结果 176眼行激光光凝后,视力提高126眼(71.59%),稳定27眼(15.34%),下降23眼(13.07%)。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82眼(92.1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提高54眼(62.07%)。31眼(17.61%)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7眼(22.5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24眼(77.42%)。结论倍频532激光治疗DR有效,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时期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各期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Hb)、血脂(TC,TG,LDL,HDL)、尿白蛋白(Ualb)的关系,探讨上述因素在DR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1例,将其分成无DR(NDR)、非增殖期DR(NPDR)及增殖期DR(PDR)三组.健康体检者25名为对照组,每个对象均进行眼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调查病程,监测GHb、血脂、Ual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随DR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而阻力指数(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NDR组,NPDR组及PDR组CRA的Vmax 和Vmin与病程,TC,TG,LDL,GHb及24hUalb呈显著负相关;RI与病程,TC,TG,LDL,GHb及24hUalb呈显著正相关;Vmax和Vmin与HDL呈显著正相关,RI与HD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无DR及存在DR患者均有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病程、GHb、血脂、Ualb是DR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散瞳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作为分组金标准,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中测定93例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轻度非增殖性DR(NPDR),中重度NPDR和增殖性DR(PDR)组及138例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ET-1和ICAM-1水平。结果ET-1和ICAM-1水平在不同临床分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1与病程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ICAM-1与ET-1、NPDR、PDR相关。结论检测ICAM-1和ET-1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DR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倍频532 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532 nm激光对42例73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变化。结果在经过光凝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以提高的有12眼(占16%),不变的有47眼(占64%),下降的有14眼(占19%)。FFA检查,光凝后有6眼黄斑水肿完全吸收,29眼部分吸收,12眼没有吸收。局限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弥漫水肿和囊样水肿要好。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阻止及延缓DR进展的有效方法。结论把握治疗时机,选择合理的光凝方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激光治疗是阻止和延缓DR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阳性表达及其在不同分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间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及正常对照组。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不同分型患者血清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率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型AECA阳性表达BDR组和PDR组均高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BDR组和PDR组间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和正常对照组间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由正常眼底向DR的转变,血清IgG型AECA阳性率呈增高趋势,表明AECA与DR存在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裘文娴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795-1796
目的 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 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结果 糖尿病确诊患者557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共1114眼,其中正常眼(未检出病变)580例(52.1%),检测出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Ⅰ期108眼(20.2%),Ⅱ期131眼(24.5%),Ⅲ期143眼(26.8%),Ⅳ期87眼(16.3%),Ⅴ期59眼(11.0%),Ⅵ期6眼(1.1%),合并黄斑都水肿172眼(32.2%).DR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相关性(x2=14.86,P<0.05,r=0.264),且病程越长,眼底损害严重程度所占比例越高.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准确地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的临床疗效。方法氩激光治疗增殖前期(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50只眼)及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lic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68只眼)。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视野、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彩色照像等检查,术后1周、1个月定期复诊,6个月左右复查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根据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情况补充激光治疗。随诊观察3—24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视力60只眼视力提高,占51.0%;42只眼无明显变化,占36%;视力下降者12只眼,占11%。其中4只眼激光治疗过程中出现玻璃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2只眼补打激光治疗,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经视野检查,部分视敏度略下降,无明显缩小及中心暗点出现。结论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激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进行性、不可逆性发展的特点,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邓金印等报道:在发现DR改变之前,或DR改变早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和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可以防止DR的发生或减慢其进展的速度。而DR的发生进展与果糖胺(FTM)的关系报道不多,本文观察80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FTM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据统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并且有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晚期可导致失明。糖尿病病程越长,DR的发病率越高。目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作为诊断和治疗眼底病的重要辅助检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现将内蒙古海拉尔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在FFA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何锦 《江苏医药》1996,22(3):194-194
对8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眼镜和荧光造影检查,以及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放射免疫法检测,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肾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对象:83例糖尿病患者来自专科门诊和住院病人。男43例,女40例,年龄30~60岁,平均50.5岁。病程5~20年。正常对照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30~60岁,平均49.8岁。二、DR分期:按1984年全国眼科学术会议通过的统一分期标准。83例分为背景期DR组55例,增殖期DR组28例。三、方法:()在2%托毗卡胺眼药水充分散大瞳孔下,先使用直接检眼镜详细检查眼底,并行眼底DR分期,然后…  相似文献   

14.
日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v,DR)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发现DR微血管异常.控制与减慢DR的发展将有效保存患者中心视力,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我院于2003~2008年对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2例(141眼)行FFA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1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1例DR患者血清P1GF和VEGF的变化,其中,非增生性DR(NPDR)22例,增生性DR(PDR)29例。并与5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进行比较,同时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DR患者血清P1GF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907和2.942,P〈0.05);PDR患者P1GF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NPDR患者(t值分别为19.024和16.319,P〈0.05)。结论血清P1GF和VEGF水平变化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杜德翠 《北方药学》2014,(5):118-119
目的:观察并分析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6例240眼,其中非增殖期(NPDR)患者40例52眼、增殖前期(PPDR)82例146眼及增殖期(PDR)34例42眼,分别设为NPDR组、PPDR组及PDR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消失情况、玻璃体切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5.7%、91.6%、74.5%;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NPDR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眼数分别为39眼、74眼、7眼;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眼数分别为5眼、50眼、26眼;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分别为10.9%、3.1%、20.0%;三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8~14个月,30眼出现玻璃体积血,其中22眼因出血无法控制行玻璃体切除。结论: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结果有效,但不同分期患者预后有差异;临床治疗关键在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选择合适激光治疗方案及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DR患者54例,其中PDR患者24例,NPDR患者3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55例;正常对照组41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VEGF和TNF-α水平。结果:NDR组和DR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N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又明显高于NP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的严重程度与TNF-α和VEGF显著相关(P〈0.01)。结论:TNF-α和VEGF均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苏宪  刘俊茹  张志红  耿韶辉  臧旭峰 《河北医药》2012,34(14):2152-2153
我国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DR)变患者也越来越多.根据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治疗研究协作组(ETDRS)和WisconsinDR流行病学研究组制定的"国际临床DR的严重程度分级标准"(2001),DR可分为非增生性DR(NPDR)和增生性DR(PDR)两类,当患者发展为PDR时,常致视力受损严重,所以预防DR的发生和有效的把DR控制在NPDR期尤为重要.本试验把就诊于我院的104例轻、中度NPDR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给予银杏达莫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单纯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荧光素血管造影,用于早期诊断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及糖尿病黄斑病的诊断及分型等。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能更透彻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能增加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具体表现及临床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具体分析我院眼底荧光造影的432例患者中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结果总结我院自2005年2010年眼底荧光造影,14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患者中,1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正常眼;误诊率为44.44%。23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2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52.17%。42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5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误诊率为35.71%。48例眼底造影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48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13例眼底检查诊断为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无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综上可见Ⅳ到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和眼底造影诊断相同。误诊率为0%。眼底造影分型诊断率分别为Ⅰ期12.16%,Ⅱ期15.54%,Ⅲ期28.37%,Ⅳ期32.43%,Ⅴ期8.7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后2.70%。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要早于且优于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