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教授认为,面瘫发病正气先虚为内因,风兼它邪入侵为外因,即本虚标实。针刺治疗当以祛风为首,扶正为要,予分期调治,施透穴针法,运用经验穴,获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仇丽丽 《中医研究》2013,26(1):40-42
何氏药物铺灸疗法由何天有教授所独创,是将药物制成散剂,铺敷于施灸部位,并将姜、蒜、葱捣烂如泥,铺置于药末之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规格的艾炷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以药物铺灸为特点,故称药物铺灸疗法.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病因未明,致残率高,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炎对症治疗,副作用大.本文采用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明显改善病理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何天有灸法思想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何天有教授灸法思想与临床。其灸法学术思想有提倡灸法、针灸并用,热证可灸和灸药结合;其临床灸疗特点有善用铺灸治百病、辨病辨证施灸法和火足力宏起沉疴。  相似文献   

4.
依据清代江上外史编撰《针灸内篇》内容,对明代针灸家凌汉章的学术特色进行分析与阐述.其对风寒湿三痹的认识及其针灸治疗方法与众不同,强调针药结合的重要性;针刺重视治神,进针、出针讲求补泻;对“得气”依据针感性质来判断机体虚实及疾病的预后,并进行大胆的创新,开创了十二皮部刺法之先河;提倡“先泻后补”,认为邪气清除,真气复原,疾病自愈.遵循“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捻转补泻原则,所述针刺手法操作方便,简洁实用,其学术思想颇具特色,影响深远,始成一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何天有教授"靶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何天有教授"靶向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0次后利用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比较临床疗效。结果:VFSS评分2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天有教授"靶向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焦勉斋先生在针灸领域的主要学术特色及针法精要.焦勉斋先生将武术、气功与针术运用相结合,独创"运掌八法",改良了练指练针基本功;基于双手施针,钻研出系统的"焦氏针法",改良进针、出针手法,提出使用复式补泻手法时应配合医者呼吸节奏;明确补泻中机,充分发挥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7.
何天有是甘肃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医药卫生领军人才,2008年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对痛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作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随诊,获益匪浅,现将何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管氏针灸肇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山东,发展于近代云南.文章梳理了管氏针灸五代传承脉络,简介五代传人管家岱、管庆鑫、管正斋、管遵惠、管遵信、管傲然、管薇薇学术成就;阐述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传承理念;简介学术团队现状;简述管氏舌针疗法、过梁针法、热针疗法、蜂针经穴疗法、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6种特色诊疗技术,展示管氏针灸...  相似文献   

9.
纪军  夏勇 《中国针灸》2012,32(9):810-814
黄氏针灸流派以黄鸿舫、黄羡明为代表人物,是沪上针灸流派之一.本文介绍黄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的简略生平,阐述黄氏针灸流派的三大学术观点:①辨证求因,审因立法;②治重脾胃,以胃为先;③选穴精简,主次有方.总结了黄氏针灸流派的行针、运针、导气、补泻等针法特色,为进一步研究和传承黄氏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何天有教授针灸治疗产后风经验。何教授通过40余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治产后风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操作。提出本病产后正虚,虚实夹杂;祛风为先,善用风穴;祛风先养血,血行风自灭;强调宫寒不去,风湿难除;重视手法,倡导治三神,尤其提出治针后之神,注重产妇的身心调养,并贯穿于治疗始终;配合应用何氏药物铺灸疗法,发挥药物与艾灸的双重治疗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岭南灸法是岭南医家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地域特色灸法。本文追溯了岭南灸法的起源、代表性医家及著作,梳理岭南灸法的学术源流,对岭南地区热证辨证用灸、发展隔物灸和重视艾灸醒神等学术特色进行归纳,为更好地继承、发展岭南灸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名老中医秦亮甫教授50余年针灸临床经验。其学术特色主要包括:推崇督脉理论,指导杂病治疗;强调辩证论治,注重局部与整体的结合;力倡针药结合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3.
学术流派与学派的形成都是针灸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针灸的学派与学术流派有明显不同,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在针灸学体系的结构当中处于明显不同的位置,这就决定了学派与流派对于针灸学术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针灸学派主要关乎学科的理论与思想,处于学科体系的核心,涉及的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集中,数量较为稀少;针灸流派主要关乎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处于学科体系边缘的外部,涉及的问题十分发散,数量比较庞大。争鸣中的学派有利于促进主流针灸学体系的发展,繁荣中的流派则是对主流针灸学体系的补充和丰富。各个流派、学派的存在并非永恒,它们的代谢与进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针灸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宜忌,与药物宜忌类同.在临症医学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用非所宜,或犯其禁忌,轻者可损人形躯,重则甚致夭亡,决不可等闲视之.历代医家,对其均有认识,但将其之与药物禁忌之意义等同看待者,则鲜见其人.况针灸之术,历代多置为小科,病者或忌于露体,或畏于针痛,而医者或厌其烦,或藐视其效,故并未将针灸摆在应有位置上.对针灸宜忌理论,各家文献虽多有论述,但真正使之蔚然成大观者,乃为晋唐间事.而对其作全面总结者,当推晋·皇甫谧、唐·孙思邈二人.试观唐代以前各家的只言碎语,我们可窥其理论渊源所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甘肃武威汉代医简有"人生一岁,毋灸心"等语.  相似文献   

15.
蒋传义 《光明中医》2012,27(11):2276-2277
源远流长的中医学,特别是古老的针灸学,以其神秘的面纱,福泽中华民族几千年,并早已走出国门,有益于世界,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一支劲旅。这株古老而又焕发勃勃生机之奇树,随着时代的推移,定会更加绽放异彩、香飘内外。余作为一名酷嗜针灸学术的业  相似文献   

16.
王晓群  李小江  贾英杰 《新中医》2013,45(12):192-193
贾英杰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委员。从医三十余载,学识渊博,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侍诊左右,悉心揣度,受益颇丰,现将其经验介绍于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王建侠  董岚陕 《陕西中医》2003,24(11):1025-1026
窦默的针灸学术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著述《针灸指南》,是针灸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著 ;提倡交经八穴的临床应用 ;重视左右手配合 ,进针主缓 ;强调取穴要少而精 ,定位准 ;遵循经义 ,取效注重“气”与“神”;补泻非必呼吸 ,而在于手指  相似文献   

18.
《喉科枕秘》是清代一部有实用价值的喉科专著,治疗喉疾主张针药并用,尤其推崇刀针、吹喉之法.本文从诊疾重视望诊,提倡喉症证因合参;详述喉症病因证治,图文并茂;外治疗法多样,尤重刀针、吹喉之法;内治主张分症,重视引药的运用;注重内外结合,强调针药并治五个方面介绍《喉科枕秘》的学术特色,以期为临床喉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  相似文献   

19.
《仁术便览》由明代医家张洁收选明代以前的临床各科验方分类编纂而成。该书博采众方,讲求方证对应;总论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大病多论,小病少论;病因病机多以气血痰郁立论,重视根据脉象诊断疾病,治则治法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中医临床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峰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陈师守正创新、勤于临床,临证时重视针术取穴、腧穴配伍、针灸并用、针药结合,每每针拂疾去。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教无穷,现总结其针灸学术经验如下。1勤习经典传承守正对于针灸专业人才培养,陈师一向遵崇"读经典,跟名师,勤实践"的法则和路径,尤其重视经典学习。陈师反复研读《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等古籍,对《黄帝内经》穴性的认识、腧穴配伍理论与形式,《针灸大成》的病症分析、用穴处方配伍[1]、灸法临床经验等均有深入研究,对俞震、王国瑞等古代医家的针灸疗法、"穴法相应"等技术特色深为谙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