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HAMD评分、UPD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运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取督脉百会(DU20)、神庭(DU24)、风府(DU16)、大椎(DU14)、命门(DU4)、至阳(DU9)、腰阳关(DU3)为主穴,耳穴取神门(TF4)、丘脑(AT34i)、皮质下(AT4)为主穴,星期一至星期六治疗6次,每日1次,星期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早餐后顿服,连服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BI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HAMD、SD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原抗帕金森药物,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奥氮平,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抗抑郁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 vs 68.3%,P<0.05).两组的HAMD评分和UPDR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少见不良反应,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帕金森病(PD)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肾阴虚兼肝气郁结型PD伴抑郁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帕金森病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止颤汤,治疗组患者加服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综合量表(UPDR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患者的MADRS、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肾阴虚兼肝气郁结型PD伴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调神解郁针法与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肝气郁结型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调神解郁针法组(观察组)46例和盐酸帕罗西汀片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调神解郁针法,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43例完成治疗,对照组41例完成治疗;观察组HAMD评分和ME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抑郁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解郁针法治疗肝气郁结型PCID,在抗抑郁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均显著优于盐酸帕罗西汀片。  相似文献   

6.
叶其群  田伟 《海南医学》2012,23(15):35-36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原抗帕金森药物,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奥氮平,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抗抑郁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vs68.3%,P<0.05)。两组的HAMD评分和UPDR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少见不良反应,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氟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基础治疗相同,氟西汀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d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结果:氟西汀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UPDRS及HAMD评分明显减少,抗抑郁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结论:氟西汀治疗PD伴抑郁患者,不但能有效改善抑郁状态,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运动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普拉克索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普拉克索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普拉克索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UPDRS评分、PDQ-39评分、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49%,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量表各维度评分、PDQ-39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量表各维度评分、PDQ-39评分、HAMD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的并发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虽然普拉克索单药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是联合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抑郁症状显著改善,生活治疗显著提高,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但是联合用药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实践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平衡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评分和FMA评分,以及降低NIHSS评分,优于平衡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针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组)、针药结合对照组(针药组)和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2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帕罗西汀,针药组给予帕罗西汀+针刺,中西组给予帕罗西汀+针刺+手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中西组总有效率100%,针药组总有效率80%,西药组总有效率75%,中西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5或P0.01);治疗后,3组的SDS评分与BI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与中西组比较,其他2组的SDS评分与BI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疗法为对照组治疗方式,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周、治疗4周以及治疗6周时的HAMA评分、HAMD评分与UPDR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97-9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帕罗西汀治疗,同时观察组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治疗8周末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3.3%,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末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减轻或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对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盐酸帕罗西汀对照组)29例,B组(电针+盐酸帕罗西汀组)26例,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HAMD评分显示,A组治疗2周后,B组治疗1周后,同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间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A组总有效率71.4%,B组8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ERS评分B组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电针能够增强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且显著降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载脂蛋白-J(Apo-J)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智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po-J水平低于对照组,MoCA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氟西汀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的PD患者共10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Haimihon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后,筛选出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治疗组患者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予以帕金森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后的第2、4、6周末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抑郁治疗有效率及PD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SERS各因子发生率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对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PD患者有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椎-基底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每次20mg,1日1次,连服4周。采用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SI)、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标准及疗效评定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动脉硬化指数为2.46±0.34分,对照组为3.16±0.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分级评分为7.27±2.10分,对照组评分为10.30±2.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73.3%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TIA患者椎-基底动脉硬化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颐脑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抗帕金森药物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再联用颐脑解郁方,干预8周后,评定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HAMD筛选因子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清5-HT、NE水平的变化。 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UPD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筛选因子评分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抑郁情绪、早醒、工作和兴趣、胃肠道症状等筛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5-HT、NE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研究组5-HT、NE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颐脑解郁方可改善肾虚肝郁型帕金森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升高5-HT、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电针配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及电针治疗,对照组仅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HAMD评分及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研究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疾病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两组HAMD评分及UPD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HAMD评分及UPD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左旋多巴每日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左旋多巴治疗相比,帕金森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临床效果更佳,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