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为经方苓桂剂之首,对脾阳虚弱、水气所生的心悸,眩晕,喘咳,气上冲胸,心下逆满等诸多证侯均有一定效果。栗锦迁教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包括胸痹、便秘和口咸等。文章选择数例典型病例阐述栗锦迁教授应用苓桂术甘汤的运用经验和理论探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郭栋教授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郭栋教授对于心悸的防护与治疗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善于灵活运用常见的基础方剂化裁加减:如生脉散,柴胡疏肝散,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在临床上广受患者好评。  相似文献   

3.
对于肛周克罗恩病,临床中采用西医治疗同时,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气血亏虚型,予八珍汤加减,中气不足型,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湿热内蕴型,予芩连平胃散加减,虚实夹杂型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及三黄汤加白头翁汤,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房颤属中医"心悸""怔忡""晕厥""胸痹"等范畴,朱明军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肝、脾、肾,发病机理为本虚标虚,虚主要为气阴两虚,标实主要为痰浊、瘀血,并须辅以安神之法。朱明军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在生脉散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加减化裁,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每日一剂,250mL早晚各一次内服。结果: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不同的病症采用本方加味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之效。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咯血、失眠、口臭等症,经临床辨证加减治疗,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无症状性不育症,秦围政教授多以A拟方聚精助育汤为基础方,再根据微观辨证结果,随证加减运用,同病异治,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因病施治,打破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一概以补而论常规,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何泉善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9):95-95,F0004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疑难杂症的探讨。方法:采用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内服1剂/日250mL早晚各一次。结果: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不同的病症采用本方加味治疗,有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之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眩晕、自汗盗汗等症,临床辨证加减治疗,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升陷汤方出自民国初期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治疗大气下陷证的代表方剂。大气下陷可导致呼吸不利、心悸气短、胸闷憋气等症,多属肺系疾病,即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董振华教授师从近代名医祝谌予,从医30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尤其在临床上对方剂的加减化裁运用自如。文章对董振华教授运用升陷汤治疗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痹(皮肌炎伴发肺间质病变、肺感染)、喘证(间质性肺炎)、悬饮(胸腔积液)、痰核(肺结节病)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心动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或心律失常等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症状,而心悸和胸闷痛的程度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以中老年为多见。该病有虚有实,但以体质偏虚弱者常见。该病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悸""怔忡""痰饮"等病范畴。由于患者的体质强弱差异和情绪的起伏,症状有所不同,病因比较复杂,治法各有不同,应"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用经方中的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四逆加人参汤等方治疗,就必须谨守病因病机,遵循辨证施治原则,熟悉方药配伍规律,结合病症的具体情况灵活加减应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李亚平教授治疗心悸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和总结其对心悸的认识与辨证分型.结果:李亚平教授将心悸分为3种证型: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证;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在临证用药时辨证论治,选用补气活血方、真武汤合生脉散化裁、滋水清肝饮加减.结论:李教授所立治则合理,遣药组方严谨,治疗心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苓桂术甘汤对脾阳虚泄泻大鼠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对脾阳虚泄泻大鼠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苓桂术甘汤水煎液高、中、低剂量治疗脾阳虚泄泻大鼠,并对治疗后大鼠胃体、胃窦、回肠、结肠组织中的AQP3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胃体、胃窦、回肠、结肠组织中AQP3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 苓桂术甘汤对增强脾阳虚型大鼠胃肠道AQP3的表达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情况.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组、中药饮片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中药配方颗粒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颗粒,中药饮片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饮片,对照组单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降低(P<0.01);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疗效相当.结论 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血浆BNP含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少,3个月内复发率低,服用方便,临床安全性及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苓桂术甘汤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对正常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小鼠,按大、中、小剂量(42.90,21.45,4.29g/kg)连续给药7d,称取免疫器官质量、测定碳粒廓清率、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苓桂术甘汤能明显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质量,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活性,促进小鼠血清抗体生成和淋巴细胞转化、分裂。结论:苓桂术甘汤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栗锦迁教授对心悸的治疗本于《内经》、法于张仲景,总结出该病虚实两分、兼顾五脏、全面考虑、突出主证、灵活辨治等观点。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总体上分为以虚为主证型和以实为主的证型,以虚为主的证型包括阳虚气弱和气血两虚两大类。正虚致悸(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和邪实致悸(火热致悸、水饮及痰饮致悸、瘀血致悸)。以实为主的证型包括痰火扰心、痰浊阻闭、心血瘀阻、七情郁结、突受外惊。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上,强调要兼顾虚实两端,脏器亏虚需首辨阴阳气血,标实需分清水饮、痰浊、瘀血,以及其两两组合或三者共见中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邪实特征灵活组方,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功补结合做到攻不伤正,补不滞邪。  相似文献   

15.
通过跟随王庆国教授门诊,学习其临床经验。王教授临床注重中西汇参,辨病与辨证结合,以指导治疗思路。整理王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验案,验案在明确西医诊断基础上,辨为阳虚水泛证,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用药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值得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建伟手书医案》所选医案体现的临证特色。[方法]在研读全书116则医案的基础上,总体把握连建伟教授的临证特色,并选择其中的14则典型医案加以探讨,据其脉证,析其方药,明其理法。[结果]连建伟教授的临证特色包括诊察辨证与立法处方两个方面。诊察辨证主要体现在"四诊合参,尤重舌脉",如参附汤证案、苓桂术甘汤证案(二)、大黄牡丹汤证案(二)所述。立法处方包括"病有标本,治有先后",如平胃散证案、八正散证案、猪苓汤证案所述";天人相应,三因制宜",如苏子降气汤证案、蒿芩清胆汤证案、血府逐瘀汤证案所述";病达其机,药尽其性",如温脾汤证案、茵陈蒿汤证案所述";随证施治,中病即止",如小青龙汤证案、真武汤证案、地黄饮子证案所述。[结论]连老临证并无标新立异之法,疗效却可靠卓著,这既得益于他诊察辨证中的四诊合参、见微得过,亦离不开立法处方中的方证相应,故连老的临证特色可进一步概括为"司常达变,守正出奇"。  相似文献   

17.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汤剂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辨治阳虚痰盛胸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阳虚痰盛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6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阳虚痰盛胸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栗锦迁教授应用附子经验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栗锦迁教授从医50年,注重中医传统理论,精于辨证论治,临床中广泛运用附子治疗心血管疾病及中医内科相关病症,收效显著,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出运用附子辨证、用量指征、使用时机、起效判定、煎服方法及常用配伍等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