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建立川芎苓种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山苓种、坝苓种茎杆上具有明显差异两个部位苓种的田间栽培试验,对其30 d出苗情况、四个生育期的生长情况、药材的产量与品质分析,比较坝苓种和山苓种的质量差异。结果:山苓种茎杆两部位苓种出苗情况、四个生育期的生长情况、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坝苓种的两个部位苓种。结论:川芎生产所需苓种以山苓种为佳。  相似文献   

2.
川芎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四川为其道地产区,目前以散户小面积种植居多,种植方法各异,川芎产量与质量参差不齐。该文从品种选育、苓种培育、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综述了川芎栽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川芎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川芎产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自主研发《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I),并以四川都江堰为道地基点县,分析了川芎的全国适宜产地。结果表明按川芎药材生长所需要的生态土壤条件分析,除川芎的四川传统产区外,四川东部地区、湖北、贵州、陕西的部分地区也是川芎的适宜产地。但川芎苓种繁育要求与药材栽培地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由此决定了川芎的栽培道地产区集中在四川都江堰(原灌县)、彭县、郫县等地区。结果对于认识川芎的道地产区形成、适宜区的划分及引种栽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川芎质量及镉含量与其种质的相关性,为选育川芎新品种、解决川芎镉含量超标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四川省内6份不同种质的川芎苓种,测定其镉含量并进行多点评比大田实验,对不同种质对应川芎药材的生物产量、成分含量(浸出物、挥发油、阿魏酸)及重金属镉含量进行测定,结合不同苓种对应药材质量,分析川芎质量及镉含量与其种质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种质的川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以Z-6号(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川芎苓种对应的川芎药材质量相对较好,其次为Z-1号(敖平镇坝苓子)和Z-2号(崇州市九龙沟)对应的川芎药材,Z-5号(彭州市小鱼洞镇)苓种所产川芎药材质量相对较差。6份不同种质中镉质量分数0.31~2.10 mg·kg-1,与其对应药材中镉质量分数(0.23~0.59 mg·kg-1)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585,P=0.223)。结论:不同种质对应栽培川芎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种质对川芎药材中重金属镉含量影响不大,但川芎中镉含量受到地域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川芎为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来源于全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川芎地上茎叶部分古称"蘼芜",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谓其"味辛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 [1].四川都江堰、彭州为川芎的道地产区,现已大量栽培,长期以来,收获川芎时,弃去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须根.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10-11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川芎对动物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川芎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检测阿魏酸、水分、微量元素含量,并计算挥发油的含量;制备不同产地彭州、都江堰、彭山川芎水提物5g/kg,分别测定不同产地川芎水提物对ADP诱导的兔体内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比浊法),并计算聚集抑制率;测定不同产地川芎水提物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毛细血管法)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测定不同产地川芎水提物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各产地川芎阿魏酸和水分含量差异不大,微量元素、挥发油含量差异较大;彭州、都江堰、彭山川芎水提物5g/kg对ADP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的聚集率抑制作用与空白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都江堰、彭山川芎水提物5g/kg对小鼠凝血时间延长作用、PT延长作用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都江堰、彭州、彭山川芎水提物5g/kg对APTT延长作用与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彭州、都江堰、彭山川芎均能降低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全血表观黏度没有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且各产地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彭州、都江堰、彭山均为川芎道地产区,这三个不同产地川芎均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延长凝血时间及APTT、PT时间,降低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性,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结合化学成分、水分、微量元素、挥发油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该药效指标可作为川芎活血化瘀作用的生物学质量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川芎为著名川产道地药材,为临床常用中药,栽培历史悠久,但川芎在栽培过程中仍存在盲目引种、苓种繁育不规范、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尤其农残和重金属镉超标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响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是保障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现阶段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课题组基地生产数据,结合国内其他基地成功经验及文献调研,构建了川芎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基于GIS技术基地选址、土壤综合改良、良种的选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解决川芎镉超标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可促进川芎品质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敏  李敏  黄潇  夏琴  刘聪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141-144
目的:对眉山市永寿镇、洪雅县栽培川芎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为川芎扩大生产选择新的适宜种植区域,并为眉山市川芎规范化种植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眉山市栽培川芎生物产量、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阿魏酸含量、镉及有机农药残留量,并与道地产区彭州市敖平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综合生物产量、成分含量及重金属镉等结果,显示眉山市永寿镇及洪雅县两个产地川芎药材质量有一定差异。其中生物产量以眉山市永寿镇与彭州敖平镇的较高;三地阿魏酸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达到药典限量要求(阿魏酸≥0.10%、醇溶性浸出物≥12.0%),醇溶性浸出物以洪雅县的最高,分别高出敖平镇和永寿镇0.11%、1.14%;阿魏酸及挥发油含量以永寿镇的最高,其中挥发油含量分别高出敖平镇及洪雅县0.51%、0.21%;镉量以永寿镇最低,并符合行业标准(≦0.3 ppm),为0.29 ppm,敖平镇及洪雅县分别高出限量的50.0%、70.0%;三地样品中均未检测出有机农药残留。结论:永寿镇产川芎药材质量较优,可作为川芎新的种植区域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育苓对川芎出芽及生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海拔育苓对川芎出芽率及生长参数的影响,为道地产区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田间试验,统计分析了川芎的出芽率和生长参数.结果 高海拔育苓使川芎表现出较好的发芽和生长特点.来源于海拔1190m苓种的川芎出芽率最高,幼苗最高及其冠幅面积最大;同时,高海拔来源苓种川芎成株在生长前期株高较高、节间距较大、分株数和节盘数也较多;生长后期,除了单株根茎干重较重和二次茎叶发生时的主茎直径较小以外,不同海拔来源苓种的川芎其它生长参数之间差别不显著.结论 高海拔育苓有利于川芎出芽率的提高、幼苗建植及其坝上生长,进而增加川芎单株根茎重量.  相似文献   

10.
川芎道地药材形成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芎为古今有名的川产大宗商品药材,其道地性极强,长期以来集中在都江堰金马河上游以西地区.近年来,学者对川芎的历史、品种和产地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对其道地药材形成模式的系统梳理未有报道.作者从中药道地药材形成的一般规律出发,探寻川芎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最终认为,川芎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为道地产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与先进的栽培种植技术相结合的双因素关联决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天麻全国产地适宜性区划研究,为天麻种植地科学选址、合理种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以183个天麻采样点主要气候因子数值范围和主要土壤类型为依据,预测天麻最大生态相似度的分布及其种植面积,同时结合天麻的生物学特征,阐述优质天麻药材生产过程中麻种及共生菌筛选、优良品种选育、田间管理、采收期及加工方式等关键问题。结果 除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等种植区域外,湖北、吉林、辽宁、湖南、山东等地也具有较大的适宜栽培区域。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天麻的产业布局、种植基地建设、人工栽培技术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考察来自10个产地不同种质薄荷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基于药效成分和生物量,筛选适宜的栽培密度,为进一步规模化、标准化薄荷大田种植推广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收集2020年种植的10个产地不同种质薄荷地下根茎,以10 cm×30 cm、15 cm×30 cm、20 cm×30 cm 3个栽培密度设计,基于最佳采收期采收,系统考察不同栽培密度对薄荷植株生长指标、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不同产地薄荷株高逐渐增大,茎节数呈现增加趋势,茎粗变小,分枝数减少,单株产量减少,但薄荷叶长叶宽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基于薄荷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不同栽培密度下薄荷质量,结果显示,在天津地区,广州、焦作、长春、鹿泉、南京、秦皇岛、安国产地种质薄荷最佳栽培密度为15 cm×30 cm;信阳、平山、盐城产地种质薄荷最佳栽培密度为10 cm×30 cm。[结论]适宜的栽培密度能有效提高薄荷品质和产量,在薄荷大田种植实践活动中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及附子药材主产区的资源、栽培及产地加工现状,为乌头类药材的资源保护、规范栽培、产地加工、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及走访产地、市场对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材产区的乌头属植物种类、分布和附子药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品种较多,分别有67、63、10个种。乌头属药材主要来自人工栽培,但基原复杂;乌头属药材新种植区域产地加工欠规范,部分存在品种间掺混现象。结论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资源保护、种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大力推广规范栽培及产地加工,规范流通市场,建立质量溯源体系,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延缓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类,具有抑制植物茎部近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伸长和生长速度等作用,并可被赤霉素逆转,可以调节光合产物向根和根茎部位转移,从而促进作物根部位的生长和增大。最常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有多效唑(paclobutrazol),烯效唑(uniconazole),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缩节胺(mepiquat chloride),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丁酰肼(daminozide)等6种。在农业上,用于根类作物的常称为"壮根灵"、"膨大素"、"膨大剂"等。具有单一或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标示的登记为农药者,称为农药"壮根灵"。而登记为叶面肥或冲施肥的具有促进根类生长的药剂,统称农肥"壮根灵"。作者于2012年至2014年走访调查了四川绵阳花园镇(川麦冬)、彭州敖平镇(川芎)、彭山谢家镇(泽泻)、江油市太平镇和彰明镇(附子),云南文山州(三七)、河南武陟大封镇(地黄、牛膝和山药),甘肃岷县(党参和当归)、礼县(大黄)等中药道地产区在根和根茎类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壮根灵"的情况,发现"壮根灵"在这些药材种植过程中除大黄外均有应用,其中川麦冬、泽泻、牛膝、党参在调查地应用极为普遍,地黄、当归中较常应用,川芎、附子、三七和山药中有应用。搜集了产区应用的农药"壮根灵"和农肥"壮根灵"药剂共53份,其中农药"壮根灵"15份,占28%,来自川麦冬的有11份;农肥"壮根灵"38份,占72%。用UPLC-MS方法检测了38份农肥"壮根灵"中6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含量,均有检出,仅有2份检测量低于10μg·g-1。表明农肥"壮根灵"在根类药材种植中占主流,且农肥"壮根灵"中隐性添加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普遍性。全部调查区域内使用"壮根灵"类药剂在使用种类、使用数量、使用次数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呈现严重的盲目和滥用状态,使用后对目标药材部位的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产量在20%~200%,但对于药材质量的影响无论是从研究方面还是产业方面的评价严重缺失。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成为药材种植中除了化肥、杀虫杀菌农药外,又一类值得高度重视的化控物质。  相似文献   

15.
苗药血人参规范化种植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莉  简应权  姚厂发  陈雄飞  王海洋  尚秘 《中草药》2018,49(5):1169-1173
目的对血人参不同施肥量下的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确定血人参药材最佳施肥量,为其规范化种植技术奠定基础。方法按照同一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种植血人参,观察记录血人参生长情况,3年后统计产量和生物量并对不同植密度下血人参药材进行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和鉴别检查,确定血人参最佳施肥量。结果不同施肥量下血人参非药用部位没有明显差异;当施肥量为225 kg/hm~2时,血人参药材产量最高。结论血人参的最佳施肥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拥有良好的川芎产业基础,有着"中国川芎第一镇"的美誉。但是敖平镇在川芎规范化种植水平、加工层次、企业规模、产业链、营销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与中药产业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打造"中国川芎第一镇"的发展定位以及在发展川芎现代服务业、川芎知识产业、川芎商业、川芎工业、川芎农业等方面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普珠  晋小军  张喜民  任一杰  吕铎  吴秀琴 《中草药》2018,49(15):3687-3691
目的研究施用磷酸二铵对延胡索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梯度的磷酸二铵用量,在相同种植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不同施肥量下延胡索的主要生长指标。采收后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测定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磷酸二铵用量为375 kg/hm~2时延胡索长势最旺,折干率最高,为33.7%,块茎最大,直径为2.57 cm/个,鲜产量最高,为5 4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8.2%,总灰分最低,为3.0%,醇溶性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8%、0.128%。结论施用磷酸二铵能提高延胡索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处理对宽叶羌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尤  尹红芳  席旭东  晋小军 《中草药》2009,40(6):958-960
目的 探讨施肥对宽叶羌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N和P的不同配方施肥进行大田试验,根据<中国药典>中的测定方法 ,对宽叶羌活产量、浸出物的量和挥发油的量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的施肥配方对宽叶羌活产量、浸出物的量和挥发油的量都有很大影响,其中处理N2P2最高,较对照(CK)分别增加了 43.33%、17.95%、43.48%.施肥量的不同对单株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根质量和根粗方面,也均以处理N2P2较好,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在根粗方面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结论 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及配比对宽叶羌活产量及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不合适的施肥会降低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川芎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蔚昕  刘涛  张佳  谢梦蝶  张倩  吕海洋 《中草药》2018,49(10):2401-2409
目的制备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按标准汤剂制备条件,制备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采用HPLC同时测定川芎饮片标准汤剂中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建立川芎标饮片准汤剂指纹图谱;并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双指标分析法,对不同批次川芎饮片标准汤剂的光谱图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批川芎饮片标准汤剂中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6 0%~0.565 6%、0.017 7%~0.050 4%、0.485 7%~0.749 5%,出膏率为18.82%~27.60%;与紫外和红外对照指纹图谱相比,各批次川芎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大于0.990和0.911,双指标分析法结果显示各批次川芎饮片标准汤剂共有峰率均51.72%。结论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川芎饮片标准汤剂的系统性评价,并为川芎配方颗粒等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