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黎宗宝  唐林  白瑞娜 《重庆医学》2022,51(4):569-57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使用比伐芦定与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就诊并接受PCI治疗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患者在PCI后接受比伐芦定治疗(比伐芦定组),80例患者在PCI后接受肝素治疗(肝素组),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与肝素应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效果。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NSTE-ACS并行PCI治疗的500例患者,其中比伐芦定组(50例)和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法筛选出肝素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5 min、用药后30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1 h、停药后2 h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并观察两组患者30 d内出血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5 min ACT均>250 s。PCI术前两组患者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 min、用药后30 min、术后即刻比伐芦定组ACT高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2 h比伐芦定组ACT低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随访,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及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应用于NSTE-ACS行PCI术的患者,术中抗凝稳定性更好,术后短期内并没有增加出血及MACCE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比伐芦定联合替格瑞洛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成功完成急诊PCI术的患者458例,依据PCI术中使用的抗凝方案将其分为比伐芦定组(217例)与普通肝素组(24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替格瑞洛180 mg、阿司匹林100 mg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在术后长期给予替格瑞洛90 mg (每日2次)、阿司匹林100 mg (每日1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 PCI术后72 h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者所占百分比、伴随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 PCI术前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芦定组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5,P=0.05)。结论与普通肝素相比,在应用替格瑞洛的基础上PCI术中给予比伐芦定抗凝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伐芦定在高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PCI术的204例高龄冠状动脉CTO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抗凝方案分为肝素组(105例)和比伐芦定组(9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出血事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素组相比,比伐芦定组轻度出血发生率及整体出血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冠状动脉CTO患者PCI术中使用比伐芦定抗凝较肝素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比伐芦定30 d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7月收治的58例12 h内出现症状、均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在PCI实施前应用比伐芦定,28例接受普通肝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PCI指标及30 d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介入治疗路径、TIMI血流、病变支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动血栓抽吸装置和替罗非班使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0 d均无死亡、支架内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发生.两组30 d心力衰竭、因心绞痛再次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肝素组发生严重出血1例,比伐卢定组无大出血发生.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比伐卢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介入(PCI)患者30d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10月收治的58例12h内出现症状、均接受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在PCI实施前应用比伐芦定,40例患者接受普通肝素,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冠脉病变情况无差异,普通肝素组使用了更多的血栓抽吸装置(P=0.04)。比较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有死亡、支架内血栓者。两组30d心力衰竭、因心绞痛再次住院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严重出血1例。结论: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中应用比伐卢定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出血风险。方法择期行PCI的ACS患者95例,随机分为肝素组(n=46)和比伐卢定组(n=49),其中肝素组脱落5例,比伐卢定组脱落3例,2组各剔除6例。2组分别采用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和肝素抗凝。于用药前和停药后1 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比较试验期间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PCI术后随访30 d比较2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当,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用药前和停药后1 h凝血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30 d内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常规肝素抗凝相比,比伐卢定在PCI术中抗凝效果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258-261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3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术中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术后以0.2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20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h)持续静脉滴注24~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落百分比(91.3%和93.7%),TIMI 3级血流比例(95.9%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0%和1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出血率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按照所使用的负荷抗血小板药物及术中抗凝药物分为:A组(氯吡格雷+肝素)、B组(氯吡格雷+比伐芦定)、C组(替格瑞洛+肝素)和D组(替格瑞洛+比伐芦定),观察术中球囊扩张后或支架植入后的血流再灌注情况,TIMI血流≤2级即为无复流/慢血流。结果 D组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为16.51%,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芦定能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两者或许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瑞平  张东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99-2400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拟行PCI术,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肝素注射液,给予观察组比伐芦定,比较术后1、10 d两组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术后10 d两组血清hs-CRP、Lp-PLA2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6%(3/54)]低于对照组[20.37%(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3.70%(2/54)]低于对照组[16.6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