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构建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探讨清感冬饮(QGDY)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和LDH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清感冬饮对HEK293T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及LDH漏出量的影响。分别建立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和核因子-κB(NF-κB)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考察清感冬饮对HEK293T细胞ARE、NF-κB表达情况的影响。建立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将RAW264.7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清感冬饮低、中、高剂量组(1、10、100μg/m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差异;采用Griess法和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p65(p65)核移位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0.01~10μg/mL清感冬饮对HEK293T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1~10μg/mL清感冬饮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启动子的活性,清感冬饮对ARE启动子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初步证明清感冬饮具有抗炎作用,而无明显抗氧化作用。0.01~100μg/mL清感冬饮干预24h对RAW264.7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与模型组相比,1~100μg/mL清感冬饮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NO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10~100μg/mL清感冬饮显著下调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p65核移位;100μg/mL清感冬饮显著抑制总蛋白iNOS、核蛋白p65表达,显著促进浆蛋白p65表达。[结论] 清感冬饮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该抗炎作用可能与调控NF-κB/iNOS/NO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绿素(biliverdin,BV)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NLRP3炎性体激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胆绿素(10、20、30μmol/L)处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30min后再用LPS (1μg/ml)处理细胞6h,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L-β和IL-18中的分泌量。30μmol/L胆绿素处理细胞30min后再用LPS处理细胞6h,Western blot法检测胞内NLPR3、caspase-1、ASC和磷酸化IκB (p-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NF-κB抑制剂BAY11-7082处理细胞1h后,然后给予细胞30μmol/L胆绿素孵育30min,经1μg/ml LPS孵育6h,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1)在受到LPS作用后,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IL-β、IL-18水平显著升高;而在预先给予胆绿素后,抑制了LPS诱导的IL-β、IL-18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 < 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处理巨噬细胞6h后,NLRP3炎性体各组分蛋白和p-Iκ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均<0.05),在同时间点,巨噬细胞在LPS处理前经过胆绿素预处理后,NLRP3炎性体各组分蛋白和p-IκB蛋白表达都显著降低(均P<0.05)。(3)与LPS组相比,BAY+胆绿素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IL-β、IL-18的表达(P<0.05),并且BAY和胆绿素的对于LPS诱导炎性反应对的联合抑制作用显著的高于BAY或者胆绿素的单独作用(P<0.05)。结论 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胆绿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进而抑制NLRP3炎性体的形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灯盏乙素抑制LPS诱导BV2细胞株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BV2细胞株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灯盏乙素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并利用LPS刺激使BV2细胞和通过RT-PCR和蛋白免疫法检测TNF-α和IL-1β的mRNA及蛋白含量,研究灯盏乙素的抗炎作用。实验分为正常组、LPS刺激(1μg/ml)的模型组、灯盏乙素组(0.1、1、10和100μg/ml)。结果灯盏乙素预处理(1~100μg/ml)可抑制LPS引起pNF-κB 293的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P<0.05或P<0.01);灯盏乙素预处理(1~100μg/ml)能够抑制LPS引起BV2的TNF-α和IL-1βmRNA和蛋白含量升高(P<0.01)。结论灯盏乙素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LPS(1 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et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et对细胞核因子-κB(NF-κB)核转运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 当Tet浓度<1 μmol/L时,单独或与1 μg/mL LPS共培养,均对RAW264.7细胞生长无影响;而当Tet浓度>10 μmol/L时,单独或与LPS共培养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生长抑制效应;Tet可使IL-6、TNF-α的释放受到抑制,相反可促进IL-10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et大剂量组细胞核红染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以阴性细胞(红染p65亚基主要集中在胞浆部位,使胞浆染色较深,胞核染色较浅,整个细胞成空泡状)为主。结论 Tet可以抑制LPS所致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与抑制NF-κB活化,进一步减少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产生,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减轻高糖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糖孵育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IκB激酶β(IKK-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p-NF-κB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予高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能明显下调细胞存活率(P<0.05);黄芪甲苷(20、40、80 μmol/L)预处理10 min可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P<0.05),下调IKK-β蛋白表达(P<0.05),抑制NF-κB磷酸活化水平(P<0.05),并降低TNF-α蛋白表达(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IKK/NF-κB炎症通路过度激活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木犀草素的体外抗炎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炎机制。【方法】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处理组(模型组),5、15、45μmol/L木犀草素处理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加入药物30 min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LPS继续培养12 h,分别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木犀草素对RAW264.7细胞前列腺素E2(PGE2)生成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RAW264.7细胞中COX-2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RAW264.7细胞中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木犀草素能显著性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PGE2的生成,降低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COX-2 mRNA、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木犀草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核内NF-κB的表达和DNA结合活性从而下调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陈美珺  梁统  周克元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488-1492,1497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PGE2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原花青素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PGE2生成的影响;LPS诱导RAW264.7细胞9h,再加不同浓度原花青素作用30min,放射免疫(RIA)法检测原花青素对COx-2酶活性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检测原花青素对COx-2 mRNA表达的影响;提取核蛋白,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原花青素对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法检测原花青素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0.8,4和20mg·L-1原花青素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PGE2生成;0.8,4和20mg·L-1原花青素不影响LPS诱导RAW264.7细胞COx-2酶活性;0.8,4和20mg·L-1原花青素下调LPS诱导RAW264.7细胞COx-2 mRNA表达;4,20mg·L-1原花青素下调LPS诱导RAW264.7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0.8,4和20mg·L-1的原花青素可明显降低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的NF—κB活化。结论:原花青素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PGE2生成的作用与原花青素抑制COx-2 mRNA表达有关,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蛋白表达和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苯并芘(benzopyrene,Bap)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MPs表达的保护作用,探讨腹主动脉瘤防治的可能新策略。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法观察Bap对RAW264.7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12(MMP-9、MMP-12)、NF-κB、TNF-α等表达的变化及黄芪甲苷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黄芪甲苷对巨噬细胞ROS表达的影响。结果 Bap能够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MMP-9、MMP-12等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升高和NF-κB、TNF-α等炎性指标的活化。黄芪甲苷具有降低RAW264.7巨噬细胞因Bap诱导而表达升高的MMP-9、MMP-12、NF-κB、TNF-α,同时具有清除ROS的作用。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降低Bap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引起的MMP-9、MMP-12、NF-κB、TNF-α的表达升高,并具有清除RO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模式,初探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用佛波酯(PMA)联合脂多糖(LPS)及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内IL-1β、TNF-α、IL-6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磷酸化P65蛋白(NF-κB p-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物1(p-STAT1)蛋白的表达,确认THP-1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检测PV006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经PMA联合LPS及rhIFN-γ诱导后,THP-1细胞形态由圆形转变为特征的长梭形或纺锤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升高,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增强。不同浓度PV006同步处理后,作M1型极化诱导的THP-1细胞未出现特征性的长梭形或纺锤形,大部分细胞仍为圆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PMA联合LPS及rhIFN-γ可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PV006有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烟雾主要成分苯并芘(BaP)对RAW264.7单核-吞噬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为研究吸烟与腹主动脉瘤的关联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BaP对体外培养的RAW264.7单核-吞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9/12(MMP-2/9/12)的影响,并验证其是否通过NF-κB信号通路。结果 BaP暴露使培养巨噬细胞NF-κB活化,同时伴随MMP-9、MMP-12表达升高,而PDTC,核转录因子NF-κB的抑制剂,可抑制NF-κB活化,同时伴随MMP-9、MMP-12表达下降。结论 BaP可通过NF-κB通路诱导RAW264.7单核-吞噬细胞MMP-9、MMP-12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20.
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扩张兔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皮扩张后经历--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创伤至完全修复的过程。扩张后即时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功能由静止转向活跃,胶原纤维碎裂成片,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扩张后1周常规扩张组基底膜连续性基本恢复。显示成纤维细胞合成功能活跃。扩张后12周、24周,成纤维细胞趋于稳定、形态狭长,部分胶原排列紊乱,部分有似癜痕样改变。结论:扩张刺激可致兔皮肤创伤。扩张后真皮不可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