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失血性休克需急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n=25)和对照组(Ⅱ组,n=25),Ⅰ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予盐酸戊乙奎醚0.5mg静脉注射,同时3mg肌肉注射;Ⅱ组除未用盐酸戊乙奎醚外,余处理同Ⅰ组。观察两组患者指端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麻醉诱导1h后测量动脉血乳酸(BL)含量,并记录此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整个手术中尿量。结果Ⅰ组BL较Ⅱ组显著降低(P〈0.05);Ⅰ组SPO2较Ⅱ组显著提高(P〈0.05);Ⅰ组术中尿量较Ⅱ组呈显著增多(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病人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所致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失血-内毒素打击模型组(C组),PHC1组(1mg/kg),PHC2组(2 mg/kg),PHC3组(3 mg/kg)。在失血性休克“首次打击”基础上,股静脉注入内毒素(LPS)2mg/kg作为“第二次打击”建立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股静脉注射PHC,注射PHC2h后,取肺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湿干重比(W/D),取动脉血液3ml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1)与S组比较,C组与PHC各治疗组肺组织SOD减少(p< 0. 01),MDA和MPO增加(p< 0. 05或p< 0. 01),血清TNF-a、IL-1、IL-8含量均升高(p< 0. 01);肺组织W/D上升(p< 0. 05),光镜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2)与C组比较,PHC各治疗组肺组织SOD增加(p< 0. 05),MDA和MPO减少(p< 0. 05),血清TNF-a、IL-1、IL-8含量均降低(p< 0. 05),肺组织W/D下降(p< 0. 05),光镜下病理损伤减轻;(3)与PHC2组、PHC3组相比,PHC1组肺组织SOD增加(p< 0. 05),MDA和MPO含量减少(p< 0. 05),血清TNF-a、IL-1、IL-8含量较低(p< 0. 05),肺组织W/D下降(p< 0. 05),PHC1组肺组织损伤较PHC2及PHC3组轻。PHC2组与PHC3组比较,SOD、MDA、MPO、TNF-a、IL-1、IL-8及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打击所致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1mg/kg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4例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结果 休克微循环得到了改善,休克均得到了纠正,但山莨菪碱可使心率加快,盐酸戊乙奎醚避免了这个缺点.结论 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晚期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时,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拟用失血性休克模型来研究盐酸戊乙奎醚是否对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8):对照组、休克组、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0.15 mg/kg)和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0.30mg/kg)。盐酸戊乙奎醚或等量生理盐水在休克前30 min通过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除对照组外,其他三组经15 min股动脉缓慢放血使大鼠平均动脉压达(40±5)mm Hg(1 mm Hg=0.133 kPa)诱发失血性休克,通过放血或输血维持大鼠休克状态60 min。休克结束30 min内输注大鼠自身血液和林格液(32 mL/kg)进行复苏。复苏4 h之后检测肠黏膜pH(pHi)、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戊二醛(MDA)及钙离子(Ca2+)的含量,并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休克组比较,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NO、MDA及Ca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和pHi增高。与此相应的是肠黏膜细胞凋亡及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论大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死亡和保存细胞抗氧化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对病人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患者,在浅低温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或搭桥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组,B组为对照组。A组在转机初始加入长托宁0.05 mg/kg,转机30 min后降温平稳后两组病人分别抽血化验并记录和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静脉血氧分压(PvO2)之差;同时抽动脉血检测乳酸(BL)含量,并且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转中尿量、鼻温和中心温度(直肠)的复温时间。[结果]两组对比,A组较B组的BL明显降低,动静脉血氧分压之差扩大明显,尿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鼻温、肛温复温时间均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8):697-699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微循环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择期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身麻醉下行OPCABG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盐酸戊乙奎醚组患者于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注入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1),对照组患者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_0)、注入盐酸戊乙奎醚后血管吻合完成即刻(T_1)、术后2 h(T_2)、术后24 h(T_3)时采集动脉血检测乳酸(LA)水平,采集中心静脉血检测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尿量。结果 T_0时2组患者血清LA、cTnI水平及SvO_2、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1、T_2、T_3时血清LA、cTnI水平及尿量显著高于T_0时(P<0.05),SvO_2显著低于T_0时(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患者T_1、T_2、T_3时血清LA、cTnI水平及尿量显著高于T_0时(P<0.05),T_2、T_3时SvO_2显著高于T_0时(P<0.05)。T_1、T_2、T_3时盐酸戊乙奎醚组患者血清LA、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vO_2、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改善OPCABG患者微循环、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大鼠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P组在预充液中加入PHC0.05mg/kg,C组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在体外循环建立后开始转流,转流时间为2h。观察时间点为:T0:转流前;T1: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1h;T2: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2h。分别在3个时间点观察两组大鼠的血压、心率、动静脉血氧分压差(Pa-vO2)、乳酸含量、转流2h总尿量。结果:T2、T3时刻P组大鼠乳酸含量低于C组,动静脉血氧分压差、转流2h总尿量高于C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改善大鼠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成年Wistar大
鼠随机分为假二次打击组(S组)、二次打击组(M组)和PHC 1 mg/kg组(PHC1组)、2 mg/kg组(PHC2组)、3 mg/kg组(PHC3
组)。取动脉血2 ml 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1(IL-1)、白细胞介素- 8(IL-8)、肌酐(Cr)和尿素氮
(BUN),测定肾粘附分子-1(ICAM-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HE染色观察肾的病理改变。结果PHC1、PHC2、PHC3
组与M组相比,血清TNF-α、IL-1、IL-8、Cr、BUN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ICAM-1 和NF-κB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
PHC2、PHC3组比较,PHC1组血清TNF-α、IL-1、IL-8、Cr、BUN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PHC1、PHC2、PHC3组肾小管
损伤均比M组轻。结论PHC 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血清TNF-α、IL-1、IL-8、Cr、BUN及ICAM-1、
NF-κB在肾脏表达,减轻肾功能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以1 mg/kg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感染性休克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52-153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长托宁组和山莨菪碱(654-2)组,每组各15例,除原发病治疗及常规抗休克治疗外,长托宁组给予长托宁,654-2组给予654-2;密切监测用药前后患者神志、血压、心率、末梢循环、尿量、心排指数等指标。结果长托宁和山莨菪碱在感染性休克的辅助治疗中都有良好的作用;长托宁使用方便,不加快心率。结论长托宁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显著优于山莨菪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于麻醉前用药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 剖宫产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0例PIHS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和东莨菪碱组(Ⅱ组),分别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 mg和东莨菪碱0.3 mg,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 min时患者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口干程度(VAS评分)、唾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Ⅰ组心率、血压有轻微的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率、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频率、Sp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口干程度VAS评分均高于给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唾液量均少于给药前(P<0.05).结论 术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对PIHS患者的心率、血压、SpO2、呼吸频率影响小,较东莨菪碱效果好,更适用于PIHS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腹腔内出血在1 000 ml以上。11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对休克型异位妊娠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将36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于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急救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的循环情况。方法: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女性患者60例,随机均分2组,Ⅰ组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氯胺酮0.5 mg/kg,芬太尼0.005mg/kg,万可松0.1 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0.005 mg/kg,万可松0.1 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对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择期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DT组(A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B组),各25例。记录2组术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开始后1 h(T3)、手术开始后2 h(T4)、手术结束(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T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A组T2、T5的血清肌酸激酶和T2~T5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水平均低于B组(P<0.05~P<0.01)。A组T1~T3的心率均低于B组(P<0.01),而T1~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以及T2时点中心静脉压均高于B组(P<0.05~P<0.01)。结论:GDT应用于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能增加围手术期有效容量负荷,且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A model of irreversible hemorrhagic shock was reproduced in rats andchanges of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the cremaster muscle were recorded by a specialHitachi color TV camera.In the control group(N=12),1 hour after hypotension(BP 40 mm Hg),0.6 ml of normal saline was given i.v.,followed by reinfusion ofthe shed blood.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ith the same procedure,crystal No4of Polygonum cuspidatum(p.c.)was given in three different dosages,viz 0.5,1.0,and 2.0 mg/100 g b.w.(N=8 for each dosage).Administration of p.c.andreplacement of the shed blood was associated with a restoration of the narrowedarterioles to near normal dimensions,blood capillary reflow,and a return of bloodpressure to stable normotensive levels.In contrast,in the saline-treated group,blood pressure tended to fall gradually and no complete restoration was observedeven at 2 hrs after treatment.Topical application of p.c.served to dilate thenarrowed arterioles.The 24 hr survival rate in p.c.-treated group(23/24)was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saline-treated group(2/12).The data show thatp.c.is an effective drug for ameliorating micro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 andincreases survival rate in hemorrhagic shock anima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在,好发对象及不如抗凝剂回输自身血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86例患者病因,术中情况及直接回输自身血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已有孕育史者70例,占81.4%,22-30岁58人占67.4%,手术史22例占25.6%,宫腔操作史67例占77.9%,术中见以破裂型为主,不如抗凝剂回输血体自78例,回输血率90.7%,结论:加强妇女保健意识,以有已孕育史者和有手术史,宫腔操作史患者为重点监测对象,不加抗凝剂回输自身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用显微电视录像静画步进法测量了失血性休克不同血压状态下家兔小肠系膜毛细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发现:1.随着血压的连续下降,10μm以下毛细血管内径逐浙缩小,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MAP(平均动脉压下降到2.66 kPa时,毛细血管保持收缩状态,血流流态发生摆动,进而停止; 2.将5只家兔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5.985±0.266kPa并维持不变时,可见10μm以下毛细血管内径在10min后开始缩小,30min时收缩至最细,以后开始恢复。而其血流速度,血流量随时间延长亦继续减慢和减少,到50min下降到最低值并持续到90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休克时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将 18只兔经股动脉放血至休克后 ,分成维生素C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失血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无明显改善 ,血浆MDA水平升高。维生素C组以上各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维生素C能改善休克时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 ,因而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腺苷三磷酸 氯化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压及肠系膜微循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提示,腺苷三磷酸 氯化镁能显著地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的微循环,并对动脉血压有明显的回升作用.单用腺苷三磷酸或氯化镁的效应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