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表明,关节软骨退变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软骨退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关节所处的力学环境、自身激素代谢的水平、软骨细胞的凋亡、相关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等。阐明这些因素在关节软骨退变中的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对骨关节炎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 AC)和软骨下骨(subchondral bone,SCB)进行性退变为特征的全关节疾病(包括滑膜、半月板、韧带、肌腱和关节脂肪垫等),研究证明在OA的进展中伴随着软骨基质的丢失、潮线的复制、钙化软的前移、软骨下骨的微损伤、骨髓病变、囊肿的发生以及骨的代谢失衡。这些病理改变不仅影响了关节的正常力线结构,还增加了关节内异常的分子信号交流,引发关节的疼痛以及变性。本文就AC和SCB的病理改变和其机制进行综述,分析骨与软骨、与OA发展的潜在联系,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关节创伤、炎症或退行性关节疾病的不断增加,关节软骨病损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高组织分辨率、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和无创性等优点,具有传统影像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已成为评价关节软骨病损的最佳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由此为成功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方案。文中从保守治疗、移植技术、组织工程化软骨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的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菲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19(2):104-106,110
近年来,内科学和外科学提出软骨损伤治疗的新方案,如关节软骨保护剂、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等,某些方法在理论上有结构修复功能.传统评价关节软骨的主要方法有X线、CT、关节造影和关节镜检查等. 相似文献
7.
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软骨的完整性是关节行使正常功能的基础。而创伤等所致的关节软骨缺损可引起疼痛、滑膜炎和关节变性等,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对于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有促进软骨自身内源性修复和通过移植手段重塑关节(如:软骨移植、骨膜/软骨膜移植、软骨细胞/间充质细胞移植、软骨组织工程及骨软骨移植等)两种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在骨软骨移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关节软骨修复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软骨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覆盖在关节的负重面上,由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所构成,软骨细胞是成人透明软骨的惟一细胞,它合成与分泌高特异性的软骨基质。关节软骨内含多种细胞因子,其在促进软骨细胞增生、分化和基质降解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一种细胞因子可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活性。本文就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的复合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关节软骨退变和其继发的骨质增生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核心病理改变。在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作用下,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软骨下骨正常合成和降解偶联失衡,关节软骨纤维化、溃疡、缺失,软骨下骨的硬化,骨赘形成和软骨下囊变,形成关节炎。膝关节是关节软骨退变最常见部位,致残率高。中医药在治疗骨关节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也较好。很多学者对中药诱导干细胞软骨分化,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做了深入研究。本文就相关实验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关节软骨是最常见且研究最多的一种透明软骨;其软骨细胞的物质输运主要由扩散和对流2种方式完成.在关节软骨的胞外基质内,生物活性分子的扩散和对流输运在组织生理调节和细胞生物学响应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的交互作用备受关注;其交互作用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关节软骨内、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间物质输运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关节软骨微环境的生理病理作用提供一定参考,并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医理论,从内服和外用两方面统计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内服方面,从健脾除湿、养血润燥、清热凉血、补中益气等方面进行统计划分。外用通过中药外洗、中药外洗、中药湿敷、外用中药膏剂、涂搽成药搽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综述近5年来的文献,为进一步推广中药及中药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本文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入手,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中医也在顺应着历史潮流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之处,但亦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中医发展中遭遇的突出问题,从中医经典与基础理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临床与科研等矛盾冲突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由中药引起的超敏反应现象不断增多,实际上此类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类过敏性疾病。本文就类过敏反应的常见中药、临床表现特点、发生机制以及非临床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查阅文献,从辨证论治、专方单药两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并为本病的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药抗病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研究已从机体水平、细胞水平深入至分子水平。现就有效部位、单味药及复方制剂3个方面对中药抗病毒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治疗手段与治疗观念的改变,医生及患者的关注点已不单纯局限于生存期,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癌因性疲乏因此愈发得到了医患的共同关注。癌因性疲乏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中“虚劳”的表现。中医药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疲乏及整体生活状况都有显著疗效。笔者总结近2年中医药治疗癌性疲劳的研究,分别从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及中医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方法与中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中医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对于理解中医的科学性有重要意义。采用具体数学问题的不同层次解题方法,尝试性使用数学思维对不同层次的中医理论内涵进行分析,以加强中医与现代科学的联系,为利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中医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