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近10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现代临床文献,总结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病例疗效、针刺治疗方法、配合针刺的治疗方法、穴位注射选穴及药物。方法:运用计算机数据检索,系统整理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现代临床治疗文献,归纳总结不同针刺方法。结果:总结近10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文献,针刺的有效率高达96%,毫针、电针及穴位注射疗法成为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穴位注射使用药物频次前3位依次是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及当归注射液,药物注射穴位选取频次前3位依次是环跳、委中及承山。配合针刺的非针刺疗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中药内服、推拿及拔罐。结论:针刺及配合针刺的非针刺疗法和穴位注射对坐骨神经痛有镇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电针改善坐骨神经痛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 Med中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选穴特点、频次、疗程、疗程间隔、电针参数、疗效、随访、安全性和试验质量评价等。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电针临床治疗坐骨神经痛常用的取穴方式为辨证和辨经络取穴,占98.04%。常用主穴有环跳、阳陵泉、昆仑、委中、承山等。治疗频次每日1次常被使用,10次1个疗程较为普遍,占80.39%。疗程以2个多见,占66.67%。临床使用的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多选用低频波,波型多选用疏密波、连续波为主,强度大多以患者耐受为度。电针疗法临床有效率为78.1%~100%,疗效评价方法以症状的改善为主,多为主观指标评价为主。随访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疗效,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霍金  赵冏琪 《中国针灸》2021,(3):275-278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与电针齐刺环跳穴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温电针齐刺组和电针齐刺组,每组28例.温电针齐刺组采用温电针齐刺环跳穴,电针齐刺组采用电针齐刺环跳穴,均针刺委中、阳陵泉、承山,隔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4.
罗容  石文英  叶勇  包成通  范升  章薇 《世界中医药》2022,(7):988-992+997
目的:全面展示针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证据分布及选穴关联分析。方法:1)证据图:检索CBM、PubMed、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自建库至2020年9月的文献。经筛选后采用文字结合证据图分析特征;2)关联分析: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7对针灸处方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Modeler 18构造出置信度高的腧穴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针灸治疗该病的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其质量评价A/B/C 3个等级分布大致均等。临床研究最常为针刺加药物疗法。以腰痛为频次最高主症,干预期及随访期多为2周及1个月。主穴频次前4位依次为:委中、环跳、夹脊穴、肾俞;配穴频次前4位依次为:委中、阳陵泉、昆仑、悬钟;主穴配伍穴组前4位依次为:秩边-环跳、承山-环跳、承山-委中、(承山、委中)-环跳;配穴配伍前4位穴组依次为:悬钟-委中、悬钟-阳陵泉、承山-阳陵泉、秩边-环跳。结论:针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取穴多以经络辨证为依据,强调远近配穴及辨经加减,对临床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84-1086
目的:根据统计分析探寻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取穴规律,为临床处方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坐骨神经痛,针"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数据库中2009-01/2014-05相关文章。纳入1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针刺穴位共计88个,使用频次为1052次;共涉及9条经脉,其中使用频率较多的经脉为膀胱经与胆经。结论: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临床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以及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五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在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2019年2月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归纳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192篇,包含74个腧穴,共使用1494次,经络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54.89%)和足少阳胆经(34.74%)为主;选穴部位以下肢(83.13%)为主;常用穴位依次为环跳(188)、委中(154)、阳陵泉(143)、承山(117)、昆仑(110)、大肠俞(88)、秩边(87)、悬钟(82)、肾俞(78)、承扶(56)。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以循经、局部取穴为主,重视本经配穴及阳经腧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电针和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70例进行疗效分析。取环跳、阳陵泉、昆仑为主穴,分别采用电针和针刺补泻手法。结果,电针组110例,有效107例,针刺组60例,有效53例,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电针疗效优于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8.
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侧取主穴环跳和所选配穴,施以电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健侧取主穴环跳和相应配穴,施以巨刺法,行捻转提插各30s,2日1次,5次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一般1~2个疗程治愈.治愈29人,占72.5%;好转10人,占25%;无效1人,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见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针灸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与合理组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近10年国内外针灸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共38篇,涉及经脉前3位依次是督脉、胆经、胃经、脾经;使用频次5次的主穴依次是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水沟;使用频次5次的配穴是丰隆、足三里、太冲、太溪、三阴交、血海、中脘、内关、风池。结论:以头部局部取穴为主、据辨病与辨证结合为原则,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搭配以及针灸治疗手法多样、传统针刺手法与现代电针相结合是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选穴规律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采用针刺坐骨神经点、秩边、闪电三个主穴,辨证配穴并加电针,以及丁公藤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30例,总有效率达9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经取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70例门诊患者辨经取穴针刺:主穴环跳,辨经配穴,依疼痛部位,选5~7穴/次;多条经脉疼痛,选取多条经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证:肾俞、承扶、委中、浮郄、合阳、承筋、承山、昆仑、申脉、金门;足少阳胆经证:风巿、足临泣、阳陵泉、居髎、外丘、悬钟;足阳明胃经证: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下巨墟、解溪。直刺0.5~3.0寸,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观测临床症状、直腿抬高试验、弯腰试验、腰部功能痛、小腿足部麻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3周),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5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14%(61/70)。[结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选穴配伍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asis,DGP)现代临床文献的经穴配伍选用规律。方法对1982—2014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WF)收录的符合针刺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DGP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其选穴运用频次、选穴所属经脉、所在部位及选穴配伍关联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得到相关文献35篇,分析发现配伍频次15次以上穴位的分别为:足三里与中脘配伍频次为33次,频率为94.29%;足三里与内关配伍频次为23次,频率为65.71%;中脘与内关配伍频次为22次,频率为62.86%;足三里、中脘与内关配伍频次为22次,频率为62.86%;足三里与三阴交配伍频次为16次,频率为45.71%;中脘与三阴交配伍频次为16次,频率为45.71%;足三里、中脘与三阴交配伍频次为15次,频率为42.86%。所选腧穴所属经脉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等,主要选取下肢部、胸腹部及背腰腧穴。足三里穴与中脘穴运用频次最高,且配伍最为常用。结论针刺治疗DGP的选穴配伍规律在按部配穴法中主要以上下配穴、三部配穴、局部配穴和前后配穴法为主;在按经配穴法中主要以交会经配穴法和表里经配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对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针灸治疗GA的择经特点与选穴规律,为GA的针灸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81年1月到2017年7月之间国内中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GA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搜集和遴选,对纳入文献中的腧穴种类、归经、使用频次和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78篇。从择经频次分析,经脉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脾经(67次)、肝经(59次)、胃经(53次)、肾经(49次)和大肠经(44次)。从选穴频次分析,穴位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太冲(79次)、太白(68次)、三阴交(61次)、太溪(57次)和阴陵泉(55次)。从主穴、配穴配伍处方分析,主穴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太冲(79次)、太白(68次)、三阴交(61次)、阴陵泉(37次)和太溪(32次);配穴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阳陵泉(31次)、丰隆(30次)、血海(29次)、太溪(25次)和曲池(21次)。从治疗方法分析,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单独针灸治疗的文献15篇,针刺加药物的文献11篇,针灸加药物的文献10篇,单独针刺文献7篇,电针加放血的文献5篇。结论:针灸治疗GA主要选择脾经、肝经、胃经、肾经和大肠经,遵循补益脾肾、清热利湿的辨证论治原则。取穴以足部及下肢穴为主,主要是局部取穴,体现了穴位的近治作用。针灸治疗GA择经取穴具有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可为针灸治疗G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主穴取腰椎病变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的双侧夹脊穴,患侧秩边、环跳;配穴取下肢后侧痛取殷门、委中、承山,下肢外侧痛取风市、阳陵泉、悬钟,下肢前侧痛取髀关、伏兔、足三里。所有夹脊穴均用电针。对照组40例取穴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但不用电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电针能明显提高疗效率,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用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2005年~2015年近10年万方、维普、CNKI三大中文数据库中针刺、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比较分析两者的临床用穴规律。结果:共纳入149篇相关文献,其中针刺为主(针刺加穴位埋线除外)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86篇,穴位埋线为主(针刺加穴位埋线除外)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63篇。其中天枢、中脘、足三里、大横、关元、气海、丰隆、三阴交等为针刺治疗肥胖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主穴,天枢、中脘、丰隆、大横、足三里、关元、气海、带脉等为埋线治疗肥胖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主穴。结论:针刺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选穴基本相同,临床上均多采用辨病加辨证的方式选穴,主穴多选取脾经、胃经、任脉上的穴位,腹部、下肢部选穴较多,募穴、合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配穴常需辨证分型,考虑选取相应受损脏腑所在经脉的五输穴、背俞穴及其相表里经脉的五输穴、下合穴,且无论主穴还是配穴,埋线背俞穴选取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2年以来对103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03例中,男67例,女36例;急性80例,慢性23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78岁,其中大部分年龄在30~55岁之间;病程最短1星期,最长7年。治疗方法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经穴为主,循经辨证取穴。主穴取承扶、委中、昆仑、环跳、阳陵泉、悬钟。配穴取承山、秩边、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总结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2016年6月30日前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万方医学网收录的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癌症病名、疼痛部位、穴位处方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工具,分析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结果 (1)共纳入文献87篇,针刺处方146首,涉及穴位104个。(2)针刺治疗癌痛的类型分布多集中在癌痛的原发病方面,排在前3位的原发病分别为肝癌、胃癌、肺癌。(3)总体穴位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阿是穴等。(4)肝癌癌痛应用穴位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三阴交、肝俞、期门、太冲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有"足三里-三阴交""三阴交-期门"及"三阴交-期门-章门"等。(5)胃癌癌痛应用穴位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足三里、中脘、三阴交、内关、合谷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有"足三里-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等。(6)肺癌癌痛应用穴位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关、肺俞、孔最、阿是穴、合谷等;最常见且关联度较高的配穴有"肺俞-合谷""肺俞-内关""内关-孔最"等。(7)肝癌癌痛新处方为太冲、心俞、三阴交、行间、肝俞;胃癌癌痛新处方为合谷、手三里、内关、阴陵泉、胃俞;肺癌癌痛新处方为阿是穴、尺泽、手三里、孔最、肾俞。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作为一种数据挖掘、探析隐匿临床信息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能较好地总结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的配穴规律,且系统生成的新处方可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 1.选穴:主穴:秩边、华陀15—17。配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次髎、殷门、跗阳等穴周围)。 2.病人体位:取俯卧位,均针刺患侧穴位。 3.针的选择:一般2—4寸的28号不锈钢针为宜。 4.针刺顺序:先刺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以达快速止痛。再针刺穴位压痛点,以通调经络,最后针刺主穴与配穴,以达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疚之、寒则留之的目的。留针30~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5.针刺手法及针感:采取提插与捻转两种手法,互相结合运用,针感必须达到酸、麻、沉、胀的“得气”要求。尤其主穴的针感,必须准确。秩边穴直刺3—4寸,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华陀15—17,直刺1—2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所涉及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所有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合适数据库。运用频次及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腰肌劳损的腧穴配伍规律。结果:纳入75篇文献,提取出69个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配穴处方,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发现居髎、腰阳关、命门、八髎、肾俞、委中、秩边、风市、殷门、石门、环跳、阳陵泉、承山及大肠俞为针刺治疗腰肌劳损的核心节点。关联规则分析示核心腧穴组合为肾俞、委中与大肠俞。结论:针刺治疗腰肌劳损多选用配穴,配穴方法多选用远近配穴、上下配穴、本经配穴。且多选取膀胱经穴及督脉穴,多选用五输穴、背俞穴、下合穴,以肾俞、大肠俞及委中为核心腧穴处方。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0-423
目的 :总结近15年来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0~2015年有关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选穴、配穴以及归经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对其中规律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共涉及14条经脉以及1个奇穴,每条经脉的选穴比例以大肠经最高,其次为任脉、脾经、膀胱经;涉及主穴35个,配穴20个,主穴使用频次前5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配穴使用频次前5位为足三里、合谷、曲池、大椎、三阴交,主配穴总频次前5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结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阴脾经为最常选用经络,曲池穴与血海穴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临床一般遵循辨证取穴、循经取穴及使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