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神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调神火针治疗,45例)与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45例),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分]、痉挛情况[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 CSI)评分]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MAS评分为(1.79±0.55)分,对照组MAS评分为(2.07±0.58)分,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为(41.28±4.09)分,对照组上肢FMA评分为(36.22±3.81)分,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3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康复疗效,观察相关指标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屈膝肌群肌张力大小,降低即为治疗有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定痉挛程度;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屈膝肌群MAS得分、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FMA-LE评分、CSI评分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MAS得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LE评分、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芒针透刺督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共21 d。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价患者肌张力情况;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及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并用MAS分级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C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督脉可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7例。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总体痉挛状态综合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5.68%)(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法联合Bobath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Bobath组接受Bobath疗法治疗,联合组在Bobath组基础上增加调和阴阳针法治疗,每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锻炼4个疗程。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结果 Bobath组和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31/42)、92.86%(39/42),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oba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个疗程后,联合组CSI评分均较Bobath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和阴阳针法联合Bobath疗法可有效降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分级、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张力分级、C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用于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肢肌张力和痉挛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主动肌肌止点联合拮抗肌肌腹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1名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普通针刺组选取传统针灸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联合针刺组选取患侧上肢主动肌肌止点及拮抗肌肌腹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改良Ashworth评分、BI评分及患侧桡侧腕屈肌Hmax/Mmax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针刺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和Hmax/Mmax值显著下降(P<0.05),普通针刺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和Hmax/Mmax值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相比,联合针刺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主动肌肌止点及拮抗肌肌腹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上肢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应象刺血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上肢肌张力的变化、运动功能的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应象刺血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王二争  夏清  董赟  谢宗亮  孙培养 《安徽医学》2009,30(12):1397-1399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督脉配合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对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芒针透刺督脉配合生物刺激反馈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阴阳经穴对刺与传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阴阳经穴对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改良型Ashworth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价两组评分。结果:观察组肢体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达93.3%,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阳经穴对刺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析因设计方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n=18).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BWSTT组、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BWSTT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及积分肌电值(iEMG)评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前各组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WSTT组和触发组脑卒中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1),CSI评分及腓肠肌iEMG数值均降低(P<0.05);使用肌电触发电刺激、BWSTT对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数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肌电触发电刺激与BWSTT联合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各组iEMG结果与Fugl-Meyer评分和CSI评分一致.结论 肌电触发电刺激和BWSTT均可减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缓解肌痉挛,二者联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iEMG在脑卒中肌张力评价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90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 d,连续治疗6周,共计治疗30次。治疗前后对受试者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MAS)、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及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进行评定。结果 MAS、CSI、FMA、PRO量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在降低肢体肌张力、肢体功能改善、运动功能改善方面均有疗效。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肢体肌张力、肢体功能改善、运动功能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肌张力增高疗效确切,且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后痉挛缓解的程度,采用改良后Ashworth评分标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及门诊脑卒中同时伴有患侧肢体痉挛的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生存质量(QOL)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四肢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表(MB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MAS、ADL评分明显降低,QOL、FMA、M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夹脊穴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分级、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r指数(B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MAS分级,上下肢FMA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FMA、BI评分均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MAS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评分、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有助于缓解痉挛状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廖华薇 《海南医学》2007,18(5):101-101,168
目的 探讨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使用抗痉挛性药物的时机及其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肢肌张力的增高程度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亦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肢体康复组)及美多巴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一个月用FIM及BI指数对患肢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治疗一月后4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ADL均有提高,但A组内对照组与美多巴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内对照组与美多巴组有明显差异(P<0.0).结论 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当肌张力Ashworth3级以上,可采用美多巴干预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ion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价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且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针刀切割松解疗法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 54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运动疗法组24例)和B组(小针刀加运动疗法30例)共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时分别由康复评定师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分级量表评定,以肌张力降低一个级别以上为有效。将结果用χ~2检验。结果 A组21例有效,有效率87.5%,B组28例有效,有效率93.3%。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小针刀切割松解疗法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肌张力的疗效。针刀疗法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方面明显优于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学科康复治疗脑卒中及脑外伤早期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A、B两组,(A为治疗组、B为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气压与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床旁手法联合气压与电子生物反馈康复治疗方法。结果运动功能评定按Fugl-Meyer(FMA)和日常生活评价(ADL)的Barthel记数记分法评定,肌张力评分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对照组与治疗组FMA、ADL评分及Ashworth分级评定肌张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及脑外伤后,采用气压与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障碍,但配合针灸、床旁手法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 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用经筋推拿,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改善的程度;对照组采取中风病一般护理常规及针刺治疗,疗程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平衡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针刺治疗配合经筋推拿可以有效地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同时降低了肌张力,提高了日常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