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舍雅莉  刘永琦  孙少伯  赵翊  李威  赵腾蛟  李亚玲 《中草药》2019,50(12):2928-293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甲醛染毒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BM-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醛)和APS 40、100、400μg/mL组。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彗星实验检测DNA断裂,KCl-SDS沉淀实验检测DNA-蛋白交联(DPCs),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着色性干皮病基因A(XPA)、着色性干皮病基因C(XPC)、DNA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复制蛋白A1(RPA1)、复制蛋白A2(RPA2)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PS 40、100、400μg/m L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1),DNA断裂和DPCs形成显著减少(P0.01),XPA、XPC、ERCC1、RPA1、RP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其中APS 100μg/mL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APS可以保护甲醛诱导的人BM-MSCs DNA损伤,APS100μg/mL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XPA、XPC、ERCC1、RPA1和RPA2基因表达,促进DNA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肺癌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分化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TAFs)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黄芪多糖作用于肺癌细胞Lewis(Lewis Lung Cancer,LLC)、BMSCs的最佳药物浓度;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BMSCs与LLC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并以黄芪多糖最佳药物浓度干预该体系;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黄芪多糖对共培养体系中BMSCs细胞增殖、周期及TAFs标记分子α-SMA、FAP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50 mg/L黄芪多糖可促进BMSCs细胞增殖,同时对LLC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G0/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且α-SMA、FAP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共培养组相比,黄芪多糖组(50mg/L)生长速度减慢,G0/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降低,且α-SMA、FA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肺癌微环境中BMSCs细胞形态、增殖特性发生异常改变,具有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化性,且黄芪多糖可抑制肺癌微环境中BMSCs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特性的影响,为开发有效而又低毒的分化诱导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无特定病原体级Wistar大鼠BMSCs。用噻唑蓝(MTT)法筛选出黄芪多糖的合适浓度,取F3代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神经诱导、成脂诱导、成骨诱导、软骨诱导),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酯酶(LPL)、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Ⅱ。分析黄芪多糖对F3代BMSCs向神经、脂肪、软骨和骨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 MTT显示,在1 g/L黄芪多糖诱导48 h下细胞增殖明显,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而油红O、茜素红染色阴性。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NSE为阳性表达,LPL、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Ⅱ均为阴性表达。结论黄芪多糖可诱导大鼠B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而未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微核(Micronucleus,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制片方法,及其作者在中医院校科研中的应用体会.以便在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使微核,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检测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小鼠活体骨髓细胞微核(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对滋阴补肾、延缓衰老方——六味地黄丸进行抗DNA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良好的抗DNA损伤作用,提示其提高机体抗DNA损伤是延缓衰老作用的主要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野罂粟提取物对人淋巴细胞的毒理效应。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检测提取物对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SCE)率的影响。结果 :除 1mg组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外 ,其余各浓度组均能导致人淋巴细胞微核率、SCE率升高。结论 :提取物各浓度组与微核率、SCE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300 mg/kg)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600 mg/kg)。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和心肌组织中p65,IκB表达。[结果]黄芪多糖预处理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降低心肌梗死面积,降低p65表达,增加IκB表达。[结论]黄芪多糖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核因子-κB(NF-κB)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几种补益药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 (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 ,对常用补益药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进行抗DNA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人参、黄芪、当归、枸札子具有良好的抗DNA损伤作用。结论 :这几种补益药抗DNA损伤作用可能是延缓衰老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四种补益药延缓衰老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艳许冬青  赵凤鸣 《中医药学刊》2003,21(9):1539-1539,1546
目的:观察几种补益药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对常用补益药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进行抗DNA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参、黄芪、当归、枸札子具有良好的抗DNA损伤作用。结论:这几种补益药抗DNA损伤作用可能是延缓衰老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芪总黄酮对人正常骨髓间充质细胞的抗辐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60Coγ射线照射后人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直接接受照射的hMSCs及照射前经不同浓度TFA预处理的hM-SCs细胞存活率。利用琼脂糖电泳半定量分析直接照射后hMSCs和照射前TFA预处理的hMSCs的DNA凋亡梯带形成情况。分别于照射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TFA的剂量在0.05~0.20mg/ml范围内与hMSCs的存活率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62、4、48h,各TFA照射组hMSCs较单纯照射组hMSCs凋亡率均低;琼脂糖电泳结果与流式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TFA对人正常骨髓间充质细胞60Coγ射线照射后具有防护作用,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TFA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刺蒺藜多糖对遗传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结果证明,刺蒺藜多糖对小鼠无诱变作用,对环磷酰胺诱发的染色体和DNA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骨髓多能间充质干细胞(BM-MSC) 主要造血因子mRNA表达水平,比较人参多糖和人参皂苷对BM-MSC造血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观察人参多糖(20 μg/mL)或人参皂苷(20 μg/mL)作用于大鼠BM-MSC 12、24、36 h时间点造血因子IL4、Csf2、Kitlg、Csf1、IL6、Lif、Csf3、IL11、Epo和IL3等10个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大鼠BM-MSC未检测到IL4和Csf2 mRNA表达,以内参基因Gapdh mRNA作参比, Kitlg、Csf1、IL6、Lif、Csf3、IL11、Epo和IL3等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减弱。Epo和IL3 mRNA表达在人参多糖与人参皂苷作用后各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影响(P>0.05)。人参多糖在12 h和36 h时间点对BM-MSC的Csf1、IL6、Lif、Csf3和IL11等5个造血因子mRNA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在24 h时间点对Csf1、IL6、Lif、Csf3和Kitlg等5个造血因子mRNA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人参皂苷在12、24和36 h时间点对BM-MSC有促进表达的基因分别为1个(Csf3),3个(Csf3、IL6和Lif),5个(Csf3、IL6、Lif、IL11和Kitl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隐丹参酮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NF-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个细胞,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隐丹参酮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F-H、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隐丹参酮在体外可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野罂粟提取物及总生物碱对人遗传物质的毒理效应。方法用微核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来评价野罂粟提取物及总生物碱对人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低剂量野罂粟提取物(1mg)组及总生物碱(2μg、4μg和8μg)组的SCE率、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随提取物及总生物碱浓度升高,SCE率、微核率逐渐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提取物及总生物碱虽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但在正常使用剂量内不会引起人遗传物质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黄素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观察姜黄素联合BMSCs对小鼠行为及体质量变化、结肠黏膜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影响。结果造模组小鼠经治疗,行为改变及体质量变化小,肠黏膜大体形态评分、组织学评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姜黄素联合BMSCs能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变损伤,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鹳草素对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对成骨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加入不同浓度老鹳草素(1×10-9,1×10-8,1×10-7mol·L-1)培养,另设空白组,分别于成骨诱导第7,14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试剂盒测定ALP活性及OCN含量,并进行ALP染色。于成骨诱导第21天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分化过程中钙结节形成数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OCN,ALP,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成骨诱导后第7,14天时,老鹳草素各剂量组ALP活性,OCN含量及ALP染色强度均明显升高(P0.05),成骨诱导第21天时,老鹳草素各剂量组矿化结节数量及OCN,ALP,BSP,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鹳草素能够明显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成骨相关基因OCN,ALP,BSP,Runx2均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在体外微环境诱导分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成血管内皮样细胞的影响。 方法 采用模拟体内微环境的半透膜隔离非接触共培养的方法 体外诱导hMSCs向内皮细胞表型分化, 通过RT-PCR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1蛋白和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后细胞的超微结构鉴定诱导细胞的特征,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细胞CD31表达百分比。 结果 与成熟内皮共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微环境依赖性向内皮分化的能力。细胞培养第2周,开始出现形态学改变,胞体回缩,呈多角形改变。细胞培养第3周,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形态学上呈卵圆形或“铺路石”样改变;在基因水平上,RT-PCR显示经典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vWF、VE-cadherin mRNA的高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免疫荧光染色CD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麻对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体外扩增培养。中药天麻定向诱导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神经原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结果:大鼠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天麻诱导2h后大部分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大鼠MSC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