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与分析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13 (IL-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按照急性发作期与临床缓解期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同时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员的血清IL-13、VEGF、TGF-β 1,并给予肺功能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B组与观察A组相比IL-13、VEGF、TGF-β 1均较低,FEV1及FEV1/FV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B组相比IL-13、VEGF、TGF-β 1均较低,FEV1及FEV1/FV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互相呈正相关性,即三者若其中一项升高,另外两项也随之升高(P<0.05).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与FEV1及FEV 1/FVC分别均呈负相关性,即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升高时,FEV1及FEV 1/FVC降低(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IL-13、VEGF、TGF-β 1与气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与诊断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表现为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有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其发病过程,其中嗜酸细胞(EOS)发挥了主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发病中可能起着复杂的生物调节作用。为了解TGF-β1在外周血中的作用,2003年10~12月我们测定了50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和正常对  相似文献   

3.
罗虹 《医药导报》2010,29(10):1300-1301
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前后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 方法80例哮喘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8、TGF-β1水平,然后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剂(每吸含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分别为160,45 μg)2吸,早晚各一次,疗程12周.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IL-8、TGF-β1 变化情况. 结果 哮喘发作时IL-8浓度升高而TGF-β1降低,治疗后IL-8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TGF-β1较治疗前亦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水平升高,而TGF-β1水平降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剂可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IL-8浓度,并同时升高TGF-β1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叉头框蛋白M1(FOXM1)mRNA表达水平与支气管哮喘(BA)患儿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BA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将110例BA患儿分为急性发作组(n=56)和临床缓解组(n=54)。对两组的血清TGF-β1、FOXM1 mRNA、气道重塑相关指标(T/D、WA)、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EV1/FVC)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急性发作期BA患儿血清TGF-β1、FOXM1 mRNA水平和肺功能及气道重塑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BA患儿急性发作的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与临床缓解组相比较,急性发作组血清TGF-β1、FOXM1 mRNA水平和T/D、WA水平较高,FEV<...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实验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As2O3治疗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致敏及反复雾化OVA吸入激发8周,建立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地塞米松和As2O3治疗组每次雾化吸入前分别给予地塞米松2 mg/kg和As2O34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HE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气道重塑指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的TGF-β1和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经过8周过敏原激发后,肺组织病理学发生了较典型的哮喘样改变;地塞米松组和As2O3组小鼠的肺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为轻,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As2O3组肺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较弱,但仍强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致敏后给予8周过敏原激发可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地塞米松和As2O3治疗均可抑制哮喘的气道重塑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对急性哮喘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A组)和布地奈德组(B组)等3组,每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大鼠模型,通过早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方式对急性哮喘模型大鼠进行干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以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组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分别低于A组和B组,B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较A组下降;A组肺组织P-Smad2/3蛋白表达较C组和B组增高,而Smad7蛋白表达下降。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可抑制急性哮喘大鼠体内TGFβ-1和P-Smad2/3的过度表达及上调Smad7,从而阻断TGFβ-1的胞内信号转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航 《江西医药》2021,56(9):1456-1458,1472
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洛阳石化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BA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在本院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入院当天检测患儿血清VEGF、TGF-β1水平;询问并记录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一般资料及血清VEGF、TGF-β31水平,分析血清VEGF、TGF-β1水平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120例BA患儿,经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后,治疗无效28例,占23.33%;治疗无效组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组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可能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有关,是治疗无效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显示,血清VEGF、TGF-β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5、0.807、0.859,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8.
苏航 《江西医药》2021,56(9):1456-1458,1472
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洛阳石化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BA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在本院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入院当天检测患儿血清VEGF、TGF-β1水平;询问并记录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一般资料及血清VEGF、TGF-β31水平,分析血清VEGF、TGF-β1水平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120例BA患儿,经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后,治疗无效28例,占23.33%;治疗无效组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组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可能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有关,是治疗无效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显示,血清VEGF、TGF-β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5、0.807、0.859,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9.
苏航 《江西医药》2021,56(9):1456-1458,1472
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洛阳石化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BA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在本院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入院当天检测患儿血清VEGF、TGF-β1水平;询问并记录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一般资料及血清VEGF、TGF-β31水平,分析血清VEGF、TGF-β1水平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120例BA患儿,经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后,治疗无效28例,占23.33%;治疗无效组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组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可能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效果有关,是治疗无效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显示,血清VEGF、TGF-β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5、0.807、0.859,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与BA患儿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无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er 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在急性氨中毒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GF-β1在急性氨中毒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15例急性氨中毒18h患者的血清及15例职业性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中TGF-β1的含量。结果急性氨中毒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为(8.32±1.19)ng/l,对照组血清TGF-β1(7.00±1.09)ng/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GF-β1在急性轻度氨中毒患者中含量为(9.45±1.06)ng/L,刺激反应患者含量为(7.90±0.96)ng/L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氨中毒患者发病早期血清TGF-β1表达升高,可能作为氨中毒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腔鼻窦内翻转乳头状瘤(NIP)组织的中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00例NIP患者手术切除的NIP组织和鼻息肉组织中TGF-β1和VEGF的表达.并按病理诊断结果将100例NIP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不典型增生组、恶变组,鼻息肉组为对照组.结果 NIP组TGF-β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0%和3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在不同病理类型组中,TGF-β1和VEGF阳性表达率为:恶变组>不典型增生组>良性病变组(P<0.05).NIP中TGF-β1和VEGF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GF-β1和VEGF与NIP的发生、发展和恶变密切相关.TGF-β1在NIP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NIP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气道重塑是哮喘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不可逆的气道改变,而TGF-β1是对哮喘上皮细胞损伤有影响的细胞因子之一,可直接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药可以通过影响TGF-β1的水平来更好的治疗哮喘,干预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从而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刚  许丽珍 《江苏医药》2002,28(5):332-33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体积,病情的关系。方法:采取酶联免疫法动态测定了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第1,3,7天及14天血清VEGF和TGF-β1浓度。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7天达峰值,峰值水平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密切相关,而TGF-β1学在起病后第,1,3,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至第14天则接近对照组水平,血清TGF-β1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VEGF和TGF-β1与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血清VEGF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死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君蕊  赵宝春  商艳朝 《河北医药》2008,30(10):1509-1510
目的 研究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2类炎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血清值异常变化及变化持续时间方面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于不同时间检测149例2类炎症患者血清各因子含量值共7次,比较各因子血清值变化情况及变化持续时间.结果 2组人群TGF-β1、IGF-1各血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长因子变化趋势、达峰值时间及异常变化持续时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1及IGF-1与炎症的性质及结局可能有内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早期重构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2 mg.kg-1)组和缬沙坦(50 mg.kg-1)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给药组每次雾化前1 h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记录支气管周围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杯状细胞百分比、黏液分泌和炎症细胞评分,测定平滑肌面积。采用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支气管周围Eos计数、杯状细胞百分比、炎症细胞评分、黏液分泌评分、平滑肌面积、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缬沙坦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缬沙坦组Eos计数、杯状细胞百分比、炎症细胞和黏液分泌评分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气道平滑肌面积、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平滑肌面积正相关(r=0.467,P<0.01)。结论缬沙坦具有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和早期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气道内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信号转导分子Smad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等4组,每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化吸入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TGF—目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以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和SIT治疗组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但SIT治疗组与哮喘组相比,两者的TGF-β1浓度则均有所下降;哮喘组肺组织TGF-β1和P—Smad2/3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SIT治疗组增高,而Smad7蛋白表达下降。结论:SIT通过抑制哮喘大鼠体内TGF-β1和P-Smad2/3的过度表达及上调Smad7,从而阻断TGF-β1的胞内信号转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4例、微白蛋白尿组32例、高白蛋白尿组34例,另选3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及尿样,对IGF-1、TGF-β和VEGF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尿素氮和收缩压随尿蛋白增高而增高(P<0.05).高白蛋白尿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微白蛋白尿组和高白蛋白尿组TGF-β和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白蛋白尿组TGF-β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P<0.05),高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 检测IGF-1、TGF-β和VEGF水平能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指导临床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对121例CHB患者进行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通过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DGF和TGF-β1的含量.结果 CHB患者血清PDGF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而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肝衰竭(LF)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LF患者135例,测定血清TGF-β1分析其水平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LF患者血清TGF-β1明显高于健康组,随着肝病基础之肝硬化、肝癌发展,TGF—β1水平逐渐下降(P〈0.05—0.0001);慢性亚急性肝衰竭(SACLF)患者早中期TGF—β1水平低于晚期(P〈0.05);死亡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病情好转者(P〈0.005)。结论:LF患者血清TGF-β1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它们在LF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