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患者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12周后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病理分级疗效及血清胃蛋白酶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理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Ⅰ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R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胃化瘀方可减轻CAG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调节血清胃蛋白酶水平,促进CAG患者胃黏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养胃清热化瘀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养胃清热化瘀方组和胃复春常规治疗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  相似文献   

4.
周淑华  杨欣  吴颂 《新中医》2015,47(11):64-66
目的:观察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治疗组口服养胃配方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胃镜学指标。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胃黏膜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 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采用OLGA分级分期评估系统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行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的逆转腺体萎缩和肠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丸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香砂养胃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并计算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胃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以及腺体数量等表现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50%,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健脾益气化痰的作用,益生菌具有改善黏膜表面的生态失衡等作用,二者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化瘀消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胃黏膜分泌水平影响性。方法:选择1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各93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予柴胡疏肝散联合化瘀消萎汤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疗效、症状评分、病理组织评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等胃黏膜分泌水平等影响性。结果:疗效上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5.81%、总有效率77.42%,研究组临床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89.24%,研究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GAS、MTL显著下降,SS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胃痛、胃胀、胃中嘈杂、饮食减少、面色暗滞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腺体减少或萎缩、肠上皮化生上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更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化瘀消萎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降低胃黏膜分泌水平,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予莫沙必利片,5 mg/次,口服,3次/d必要时加抗HP治疗。观察组予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性炎症、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组织病理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梦梦  陈婷  张伦 《新中医》2016,48(3):44-46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对照组予维酶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5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73.33%,对照组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情况,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中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脾胃虚弱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16例,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1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2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证候疗效及组织学疗效均较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络瘀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益气养阴化瘀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积分、临床疗效、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镜下表现积分、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络瘀血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临床症状、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和硫糖铝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胃黏膜萎缩面积减少2/3以上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脘痛、胃灼热、反酸、纳呆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有助于修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接受标准四联杀菌14 d,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如疗效、症状评分、胃黏膜病理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病理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采用半夏泻心汤,可显著改善症状,改善胃黏膜病理状态,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摩罗丹浓缩丸治疗,治疗组予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征象及胃黏膜组织病理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组胃镜下征象评分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Ⅰ号方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不适表现、改善胃镜下病变征象分级及胃黏膜组织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病理情况,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吴静  张铭 《新中医》2020,52(8):39-42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丸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216例按随时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口服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10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香砂养胃丸;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积分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1 (IL-11)、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黏膜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 (PEG2)含量,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7%,对照组为86.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镜病理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两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MDA、血清IL-11、血清IL-8及TNF-α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胃黏膜PEG2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4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6例,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丸与兰索拉唑合用可改善脾虚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丁文  危贵君  胡奕 《新中医》2019,51(7):136-138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酸抑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联合治疗。记录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与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后2组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胃黏膜炎症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为94.0%,对照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8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以及抗生素抗酸抑菌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更加有效降低胃黏膜炎症,减少Hp感染,更有效保护患者胃黏膜功能,增加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比单独PPI联合抗Hp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加益胃化裁方免煎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给予维酶素模拟剂加益胃化裁方免煎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自拟治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给予自拟治萎汤治疗;并将同期在我院采用西医治疗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病理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胃黏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共有74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仅有32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4.0%,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自拟治萎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唐峰  余舒文 《新中医》2021,53(19):93-97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 例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养阴方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变化、胃蛋白酶原及Hp 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胃镜下征象、病理活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胃镜下征象、病理活检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胃镜下征象、病理活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GⅠ、PGⅠ/PGⅡ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GⅠ、PGⅠ/PGⅡ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p 转阴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疗效突出,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及胃蛋白酶原水平,提高Hp 转阴率,且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李春雨 《陕西中医》2018,(10):1384-1386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胃炎宁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量、胃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抑制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量,减轻病变组织的增殖活性,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